重读《灿烂千阳》后的思考

作者: 小吏晓说 | 来源:发表于2022-11-20 07:43 被阅读0次

    同事看到我在读《灿烂千阳》,惊讶地说:“这本书你不是前几年才读过吗?”

    我更惊讶地反问:“啊?什么时候?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啊?这可是我才买的书啊!”

    同事指出了具体的年分,还说我不时读完后跟她分享感受,称书中的两个女人“太惨了!”。看到同事主出了确凿的证据,开始自我怀疑:难道我真的曾经读完过此书?为何看完三分之一的我,对书中的所有信息完全没有任何印象?

    也许有些我曾读完过的书,确实不太记得了,但我酷爱读小说类的书籍,别说是这类名著,哪怕是一部不起眼的网络小说,读完后我也总能记住某一个人物的名字,或记下某一个场景的描写,再或者记得故事的框架,断然不会对已读过的小说完全忘记。

    为了证明同事亲眼见我读过此书,在剩下的阅读中,我一边品尝故事和人物,一边在记忆里搜索,但是越搜索我就越失望,书中的人物、情节、景物、战争、苦难……没有任何一样能在我的记忆里找到。

    我不再搜索和寻找,不管以前是否读过,反正这次已经捧在了手里正在读,而且被故事和人物吸得死死的,肯定会一口气读完,至于以产有没有读过,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舍不得睡觉,一页又一页、一字不落地看啊看,看到莱拉带着玛丽雅姆准备逃出“魔爪”,在汽车站找到一个相貌善良的“可靠对象”时,我的记忆一下复活了。

    我放下书,思考着后面的情节,我对自己说:如果接下来的情节和我“想象”中的一样,那说明我之前真的读过此书,如果接下来读到的文字,表达的内容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那就说明是同事记错了。

    我“想象”中的是那个“善良的男人”收了莱拉的钱,却出卖了莱拉,以至于莱拉一行三人逃跑失败了,遭受到了更加恶毒的待遇……

    我再次拿起书,迫不及待地往下读,故事的发展和我“想象中”一模一样!至此,我才确信这本书我之前真的读过。我希望在接下来最后的三分之一书页里,能找到一些更多熟悉的情节和场景,但是,直到我把整本书都读完,再也没有出现第二个我可以“猜”到的内容了。

    我带着深深的悲悯和好奇,连夜读完了《灿烂千阳》,久久不能入睡,为书中的两位可怜又可敬的女性,也为自己的记忆和曾经读书的状态。

    对于书中女主角儿的命运,我会另外再写一篇读后感,在写读后感之前,我迫切想表达的是:我曾经的读书状态,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状态?与之前相比,我如今的读书状态又是怎样的?正好借此“震惊之际”,做一个读书的复盘。

    从小就喜欢听故事的我,一直都喜欢看小说,记忆里的第一本小说是《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在那本书里,我知道了美国,知道了曼哈顿,那是上初中的时候。

    再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小说看,身边也没有读书的人,学校也同有图书馆,家里,更没有任何小说。

    等上班以后,又开始读一些小说,只要看到小说,只要自己能开口借,只要自己有能力买,便一定会借来、买回读完。这样断断续续读了莫言的所有长篇,读完了余华的几部经典,还读了一些中外名著,《飘》、《小妇人》、《红与黑》、《武则天》、《狂人日记》……

    对于国外的一些小说,尽管记不住人物的名字,但只要读过的小说,像《灿烂千阳》这样只记得一个情节的,实在是少之又少,我不禁回忆之前读书时的状态。

    在去年设立读书计划之前,我只读小说,一本小说可以读好几天,读完了会回味小说的情节和人物,但从未写过读后感,也从未联系实际去思考小说表达的意义,只是单纯地觉得小说好看,看小说的时间过得好快。

    如今有了读书的目标,读完了几百本不同的书籍后,再回头开始读经典,不仅会读故事情节,会解读人物关系,会思考人物性格,还能把自己想象成书中的某一个人物,会问自己:如果我生活在那样的年代,如果我是那个人,我将地怎么做?

    有了这样的思考后,我会更回清晰地认识到现在社会的幸福,更回深刻地体会到小说里人物的苦难!所以,从去年开始读书计划后,我读过的每一书,都不会像第一次读完《灿烂千阳》那样,感觉自己从未读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通过之前读完《灿烂千阳》几年之后忘得一干二净的事实,更加证明了这句话的道理。

    但是我庆幸现在的自己,不仅有了明确的读书计划,还能在读书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有学习,有思考,有坚持,未来又用担心什么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读《灿烂千阳》后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db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