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爱情故事
唐代是一个诗人辈出的时代,也是一个上演美好爱情故事的时代。
大明宫有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的“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经典爱情故事,京城有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唯美爱情传奇,扬州有杜牧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处处留情,我却独喜欢那位爱一人便至白首的无题诗人李商隐。
一 收获爱情
838年,25岁的李商隐遇到了王晏媄。
王晏媄是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儿。王茂元欣赏李商隐的才华,邀请他到甘肃泾川做自己的幕僚。
李商隐是个没有童年的人,父亲在他9岁时过世。身为长子的他,担负起养活一家老小的责任。
少年时代,他靠舂米和抄书补贴家用。
成年后,他就开始四处奔波求职。
受聘于王茂元的工作,无意间成就了他一生的姻缘。
王晏媄是个与众不同的名门闺秀,她欣赏这个清贫书生的满腹才情,丝豪不在意世俗上的门当户对,一心一意要嫁给他。
常年寄人篱下的生活,让李商隐敏感而自卑。王晏媄像阳光照进了他的世界。
“当年常听到人们谈论天上的仙子萼绿华,总觉得太遥远了,好似相隔天涯,哪知道此时此刻,我竟然也成为座上宾客,得以窥见神仙般的容颜。”
这是初见王晏媄的内心喜悦......
闻道闾门萝绿华,
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阁,
偷看吴王苑内花。
这是李商隐的一首无题诗,他的诗作朦胧缠绵,正是本人性格的写照。
后人推测,这首诗描绘的是他与王晏媄初见时激动的心情。
收获了爱情,李商隐对人生充满期待。
二 史书评价
《旧唐书》对李商隐这样评价:此人没有操守,恃才傲物,因此被当权者鄙薄,终身仕途坎坷。
《新唐书》与《唐才子传》竟然也一致认为李商隐忘恩负义,没有品德。
李商隐究竟做了什么让天下人不齿的事情呢?
“感恩你如此礼遇我,锦茵象榻,石馆金台,我又岂能不全心全意效命。乐籍女子一事,实在是因为我早年曾经学道,又经历这多年坎坷,渐渐参悟了玄门奥义,对于男女情爱之事,已然没有任何追求。”
这是李商隐在妻子去世后,拒绝上上司柳仲郢的言辞。
李商隐声名不佳,很少有雇主愿意聘请他,他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却也坚定的拒绝了柳仲郢的好意。
三 为爱牺牲
一个无权无势的书生,怎么会招致天下人的非议?
竟然是因为他和王晏媄的婚姻。
李商隐生活的唐代晚期,大厦将倾,朝中大臣忙于派系斗争,史称朋党之争。
当时,主要有牛党李党两派。李商隐16岁的时候,曾跟随一位叫令狐楚的文学家学习,令狐楚给予了他很多创作上和物质上的帮助。
令狐楚正是牛党中的一员,而李商隐的岳父王茂元则属于李党。
这样一来,他相当于受过牛党的恩惠,却要做李党的女婿。
在政治和爱情之间,李商隐义无反顾的选择了爱情。
“以往诗中,虽有南国妖姬,歌台妙妓,那都是文思遐想。我实非风流之人,希望您能听到我恳切的愿望,收回之前赏赐乐籍女子的决定。”这也是李商隐拒绝柳仲郢的原话。
世人对李商隐误解很深,说他忘恩负义,说他风流轻佻。
事实上,他只是个简单的人,奈何遭遇时代的洪流。
诗人掉进政客的世界,注定是一场悲剧。
四 所有的风雨都抵不上“我懂你”
为了赚钱养家,李商隐再次参加授官考试,结果他考上了秘书省校书郎,又受牛党排挤,外调做地方的小县尉。
十几年间,他四处求职讨生活,夫妻聚少离多。
面对生活上的落差,王晏媄没有丝豪怨言。
每当李商隐遭遇不公正的待遇,王晏媄都会写信劝慰他,鼓励他,让他继续充满希望。
“夫人寄来的书信,绵绵长长,一腔殷切之情,我都能想象的到,你细细的眉毛微微蹙起的样子。你劝我说,可不能像那弹起的棋盘,起伏不平啊!”李商隐的心理世界真实而动人。
再大的风雨,都抵不过一句“我懂你”。
王晏媄恐怕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懂他的人,她珍惜丈夫赤子般的天真,一点点帮他抚平创伤,还要引导他适应现实的生存法则。
五 除却巫山不是云
清贫而操劳的现实生活让王晏媄的身体不堪重负,婚后的第12个年头,王晏媄先走一步。
从她离开的那一天起,李商隐的人生下起了秋雨,再无停息。
终其一生,李商隐没有再娶。
他拒绝柳仲郢并非真的一心向道,而是再也不会有第二个王晏媄。
客居在四川的日子。一个秋日雨夜,李商隐幻想妻子还活着,还在盼着他回家。写下了《夜雨寄北》
......
生者和逝者在诗歌里重逢,他想告诉妻子:
对不住,我这一生太不成功。谢谢你,人生如一场秋雨,但至少我还有你,化作微光温暖我。
写出“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元稹最终另有新爱,而留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却践行了“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忠贞不渝。
如果回到唐朝,李隆基、李商隐、元稹、杜牧……谁会是更女子喜欢的知心爱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