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安静地在家里看书,佳楠的《有些未来,我不去想》。

佳楠是个上海姑娘,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美国艾奥瓦作家工作坊创意写作硕士。她是一个《不吃鸡蛋的人》,她说,《人只会老,不会死》。
彼时,电视上重播《等着我》,杜小龙在外漂泊十八年,终于在寻人团的帮助下找到 了自己的爸爸。这个曾经睡在大桥下,银行门外的小伙子曾多次被拐卖,从小被打骂,被人贩了家逃走,在东莞打工,他不放弃自己的信念,他希望能找到自己的家,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的爸爸和爷爷。他如愿以偿,全场为他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我也眼泪潸然。有的人寻身体上的家,有的人寻灵魂上的家,一个安然温暖的地方。
佳楠在决定申请艾奥瓦作家工作坊求学时,无疑也是走了一条非常艰难的路,她放弃了事业编制,还选择了文化上的流浪,三年的时间里,每周只留给自己半天的时间读中文书,为的是让自己用一种不熟悉的语言写作。孤独、抑郁、焦虑,会在不经意间袭来,她会用更多的阅读、写作、调研、采访来对抗,这也让她有了更多思考,思考文化、地域、现实与道德,思考地越深入,自己的路走得更坚定。
一个写作者最重要的是真实、真诚,她坦言自己情绪低沉,当她说转不动了,她还在积极救赎,她一直在自修。人没有特别伟大与特别渺小之分,只有特别努力与听之任之之分。
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当时光悠忽而过,四季轮转,当我真正踏入人生的下半程,忽然发现人生的很多事情要等,要有耐心,要接受,要去做,有耐心且积极地做任何事情。
每个人要为当前而活,只有当前最有意义的。
有时候,我也会感觉转不动了,不知道如何开启新的一天,多年的习惯,朋友的支持和关爱,还有内心深处的不服输。
收集能量,开机重启。
照例河边跑步的时候,扫路的保洁阿姨大声喊着,“闺女,你坚持得很好。”我也回以问候和微笑。还有一位年纪相仿的姐妹,每天跑步,还有一些不认识的晨练者,即使不打招呼,也知道彼此是同路。河边还有一个优雅的老妇人,每天都在那个椅子上读报纸,是真的。大家在酷暑中,做着当下自己认识最值的事。

人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一场孤独的旅程,唯一的慰藉或许就是一路上的邂逅和至交,真正的朋友,心有灵犀。
有些未来,不用去想,也许走着走着就到了,希望走到的时候,模样不至于太狼狈,又想多了。当我们质疑希望的时候,也许苦难正在瓦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