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释义》
能虛心。只知飽食煖衣。除此之外不生一點雜念。實我之腹。弱我爭盜之志。疆我體而守我鼎。養後天之藥。以補我先天之靈。
读书笔记
我读的不是《道德经》,而是纯阳真人的《道德经释义》。所有《道德经》的注释和释义,都是注释作者对《道德经》的理解。
纯阳真人(吕洞宾)的这本《道德经释义》,是纯阳真人对《道德经》的理解,我认同他的角度和观点。
道家追求“冥心湛然”(《道枢·玄轴篇》),《道德经》这本直接出自老君的书,又怎会仅仅只是说治国安民的世俗凡事呢?
如《释义》第一章里说的,《道德经》所说的“道”,“非寻常日用五伦之道。非治国安民之道。非天地化生之道。非阴阳顺逆之道。”
“非”是指不可简单的将这些具体的“道”就当做是《道德经》所要说的道,当然这些种种“道”也都是“道”,因为“道”是“万物之母”,它们由“道”中生,自然也就有了“道”之“性”,也是“道”,也不是“道”。
无论从什么角度,什么观点来读《道德经》,只要能落在某个具体的面上,也都只是“管中窥豹”。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刚刚在读这句时,又多了一些理解。天地之始前,道无名,但不代表道不存在,恰恰无处不在。当有了万物时,就需要有名将万物区分开,而道也就有了叫“道”的名。一定要说“道”是什么?是“万物之母”。
这是《道德经》的第三章,接第二章的内容。从句式与内容上看,这两章句式相同,内容也紧扣“静”与“无为”。虽为两章,倒是可以合在一起看。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侵。音声相和。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离。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弗去。”
抄完这段,感觉多读读这些文字,执着自然也就放下了。“惟弗居。是以弗去。”那还有什么好执着要有呢?
舍,得。得到,得道。
按这章在《释义》中讲的,当到了“极”的境界,便知“静”,关键在这个“静”上。知“静”,看到的一切便没有了分别,因为所有的分别都可以相生,相成......如果这样,它们谁又是谁呢?又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觉得有区别,也许还不知“静”吧。这个境界不知道是什么,用想象也想不出,只能高山仰止了。
如何能做到知“静”?圣人的做法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怎样才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呢?接下来便以万物为例来理解。
“万物作焉而不离。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这里的万物,也许是指没有人为干涉的万物。如果有人为干涉,放在一个更大的环境中,更久的时间里,或许也是“作焉而不离。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的吧。
最后总结说,“夫惟弗居。是以弗去。”
这章讲了这么多,都在讲要知“静”。这里讲的“静”,在最初的阶段,也许跟时下正流行的正念差不多吧。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从《释义》看,这章具体讲了要做到知“静”的基础,“安炉立鼎”嘛,就是最基础的基础。
三点基础:“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这就是圣人之治,要治的是猿马之心,知“静”就要先“降伏其心”。
接下来讲了具体怎么做?总算写到今天的内容了。前面写的,在前面几篇里都已经写过了。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这句具体什么意思?怎么做?
《释义》这样写:“能虛心。只知飽食煖衣。除此之外不生一點雜念。實我之腹。弱我爭盜之志。疆我體而守我鼎。養後天之藥。以補我先天之靈。”
这个安炉立鼎的鼎是什么?从这里看,我们的身体便是这个鼎,用来炼的恐怕就是内丹了。
要炼内丹,先“安炉立鼎”,然后“养后天之药”,用“以补我先天之灵”,看来这内丹与“先天之灵”有关了。
这是在教如何开始修炼“冥心湛然”啊~
就是从“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开始,这样心便能静下来了。
关于“冥心湛然”,《道枢·玄轴篇》里写得很清楚,读完后一声叹息。
当下时代所推崇的基本都是“与道背驰”,在相反的道路上,做再多的正念也是枉然。
看见这么多人对正念如此向往,却不知道自己的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了。可惜了!可惜了!但是这也跟我们的东西不传世有关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