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欲以观其徼。
徼。
《释义》:非耳目口鼻之徼。乃生死存亡出入必游之徼。所关甚重。所系非轻。此其徼也。
徼,jiào。
耳目口鼻是什么?是七窍。《黄帝内经·灵枢·脉度》:五脏常内阅于七窍。故肺气通于鼻。......心气通于舌。......肝气通于目。......脾气通于口。......肾气通于耳。
《内经》中的七窍是:耳目口鼻舌。吕祖说的没有舌,至少吕祖说的耳目口鼻是七窍之一。为什么这里要用耳目口鼻来比喻?
《四圣心源·卷八·七窍解》:耳目者。清阳之门户也。
看来吕祖以“耳目口鼻”,非常形象的告诉我们“徼”大概跟门户差不多的感觉。但是这个“门”非常重要,是生死存亡出入的必游之门。
这就很有意思了,“生死存亡”是人的两个状态,对于人来说,除了生死无大事。一是说这个门的重要性。二我猜,这个“门”可能与人穿越生死有关。
王弼注:“妙者。微之极也。徼者。归终也。”字典里:徼,边界。
有欲。无欲。
《释义》:吾若有欲。而身不得道之之妙。从世欲中出入。此亦徼之门也。
如果“有欲”那就是一个凡人,体会不了“道之妙”。凡人从世欲中出入,在世欲中出入的“门”就叫“徼之门”。
我觉得凡人还未得道,在世欲中通过“徼之门”一样可以体悟“道”。从下面一句看,就是这个“徼”对凡人有很多限制,凡人无法随心出入 当然就比较辛苦,能真正体会到“道妙”的肯定很少。
《释义》:吾若无欲。而心领神会。得道之妙。皆从此道之妙。而求其道妙之徼。任其出入关闭。皆由於我。而不由於徼之督令自专之权柄。这就是在明明德。而止於至善之道。吾方能常常去有欲之心。以观吾道之徼。
如果“无欲”那就是得道之人,得道之人可心领神会“道之妙”,那么不管什么门,得道之人都是以“无欲”领悟的“道之妙”来出入于这些门,即便是世欲中的徼之门,他们出入也当“道妙之徼”。
那么得道之人,出入世欲之徼门时,是自由的,不会受这个门的限制和管辖。而这个时候的“徼”,对于“无欲”的得道之人来说,也是“道之妙”的门。
这才是你们说的“在明明德。而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如果能这样,我们就可以经常去掉自己的“有欲”之心,而去观自己的“道”的门了。
以下内容查“在明明德”的笔记。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德”?《史记·五帝本纪》:“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虞帝就是舜,也许舜用一生来说明什么是明德,而具体是什么恐怕也是要体悟的。
“在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彰明,昭示的意思。
如果“明德”自虞帝始,那“明德”就是为君之德。《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可见“在明明德”是对帝王说的。为什么帝王有了“明德”要昭示呢?
《荀子·正论》:“主者。民之唱。上者。下之仪。......唱默则民无应也。仪隐则下无动也。”可见帝王“明德”需要昭示的必要性。
“在亲民”,帝王在昭示“明德”之后,还需要“亲民”。“亲”像是帝王需要对下的态度。无论“亲”,还是“新”,都一样。
“在止于至善”,如果“止”,是应该要做到的,那么“至善”又是一个只能体悟的境界了。
感谢你看到这里。这些是我的笔记,做给自己看的,别人看起来可能不知所云。O(∩_∩)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