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很迷恋一个人行走和思考,这是习惯了孤独还是寂寞呢?用刘同的话来说,应该是习惯孤独吧。因为在想分享的时候,最终选择一个人时,是因为孤独;而想分享却找不到分享的人时,是因为寂寞。
喜欢刻意留出长长的时间,去走一段路。
开始时,你会发现有几个同行者,你们的方向大体一致。你以为你走得很快了,但每次在等红灯时,都会发现:咦,那个穿红色衣服的人怎么又走到前面去了?倒也不会气馁,因为你们的目的地是不一样的,所怀心境也是不一样的。
走在主道上,行人还是很多,尤其在等红灯间隙,不一会儿就聚集了一大群人。
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要做的就是不要迷失自己。有时,一大波人从对面走过来,你只能侧身通过,还只能走在边沿,因为他们已经走成了一支队伍,因为他们刚刚从地铁出来,奔赴自己的工作岗位。走不了几分钟,又会遇见同样一波人,还是从地铁口出来的。对于地铁,我是能不坐就不坐吧,因为地铁在地下,总会给我一种不确定的感觉,沉闷、压抑,每个人都行色匆匆,每个人都手拿手机,在听歌,或在刷视频。更何况,从地铁口出来,一般还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才到地面。虽然地铁很接地气,但也许是太接地气吧,我还是喜欢地面上的风景,看得到建筑,看得到行走的人,看得到花草树木。
所经过的地方是再熟悉不过的地方,可是,这里已经没有了HS亭,完全看不到任何关于HS的字眼了。但它就不存在了吗?不!这世界上所有的麻烦到了最后,要么被转化,用另外的样态存在,要么用另外的方式接受。回想这三年,我们一直在对抗,一直在清零,一直在封闭,但是现在,我们学会了妥协,学会了认可,学会了接纳,学会了共存。大家的心不再紧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小区、公共区域的关系也不再需要用一个标记得以放行。我们可以放心的行走在大街上,行走在公共区域里,没有了猜忌和防备,路是通畅的,心是通畅的。
所以,当一个麻烦来临,尤其是新的麻烦来临,我们解决它的最佳方式,先学会共存,学会接纳,彼此之间才不会别扭,不会造成伤害。身为教师,当看到学生身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时,不是去追责,不是行驶居高临下的教育权力,而是想着接纳,与之共存,再慢慢去寻找化解的办法。
走到一段风景迷人的路上,湖光山色,芦苇荡,一边是茂密的树木,一边是稀疏的云杉,树叶缝隙间看到蓝蓝的天,虽然不那么澄明,但用手机滤镜看去,这地方还是蛮好的。
是的,当有些事自己不想看的时候,就用上一层滤镜吧。滤镜,虽然有些失真,但可以提升你的好感,可以不让自己那么难过。
这样走的时候,是身体内耗,也有些精神内耗。但有人说:精神内耗其实是在寻找自己。
姑且这么认为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