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与书评自由人 的 阅读笔记读书
一生可以是什么样——《奇特的一生》读后感

一生可以是什么样——《奇特的一生》读后感

作者: 小熊猫在成长 | 来源:发表于2016-05-03 09:15 被阅读53次

1916年1月1日,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如现在流行的许下新年愿望一般,有一个26岁的青年,被某种神奇的力量抓住,想知道自己的时间都花在哪些地方了。“从今天起,我要记录时间”。青年默默的许下心愿。于是,从这一天起,他开始不折不扣的记录,一天都没有中断过。做研究要记,写札记要记,写回信要记,出外考察要记……不管在战争年代,火车上,医院里,每一件事都清楚的标上地点,花费时间。这些记录平淡无奇,千篇一律,没有情感。

比如1964年4月7日和8日 的日记:

“乌里扬若夫斯克。1964年4月7日。

分类昆虫学:

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3小时15分;

鉴定袋蛾——20分。

附加工作:给撕拉瓦写信——2小时45分。

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2小时25分。

休息:给伊戈尔写信——10分;

《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10分;

列夫.托尔斯泰的《塞瓦斯托波尔纪事》——1小时25分。

————————

基本工作合计——6小时20分。”

“乌里扬若夫斯克。1964年4月8日。

分类昆虫学:

鉴定袋蛾,结束——2小时20分。

开始写关于袋蛾的报告——1小时5分。

附加工作:

给达维陀娃和布里亚赫尔写信,六页——3小时20分;

路途往返——30分。

休息:剃胡子——10分;

《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15分;

《消息报》——10分;

《文学报》——20分;

阿.托尔斯泰的《吸血鬼》,66页——1小时30分;

听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沙皇的未婚妻》。

————————

基本工作合计——6小时45分。”

这个青年叫柳比歇夫,是一位学者。至于是哪方面的学者,没几个人能说得清。有人说他是生物学家,有人说他是科学家,有人说他是昆虫学家,还有人说他是哲学家。他是一位真正的杂家。总之,他之后的人生就这么“精确”的走了五十六年。每天晚上临睡前,都坐下来计算,今天把时间花在什么上了,每个任务上花了多少,最后做一个总结,看起来再简单不过。

每个月月底做一个小结,画一些统计图表。到年终,再根据月小结做一份年度总结,列出一览表。之后每年结束,又会对每年的时间做一个对比。

就是这样,捉摸不定的时间被他轻轻的一一装瓶贴上标签,变得清晰可见。这是柳比歇夫一生的武器——时间统计法。

凭借着这个武器,他发表了七十来部学术著作,包括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

五百多印张的论文和专著,讨论地蚤的分类、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

写过回忆录,追忆许多科学家,

他是老师要讲课,当大学教研室主任兼研究所一个室的负责人,

跑过许多地方考察集体农庄,实地研究果树害虫、玉米害虫、黄鼠。

甚至于看了许多的话剧,

参加了许多的运动,

从不开夜车,

睡了充足的觉。

初读时,我以为这仅仅是一个人的时间管理术,最多是史上最牛的时间管理术或成功学。后来发现远远不止。柳比歇夫珍惜时间,没错,但他同时“浪费”了很多时间。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认认真真回复别人的信件上,这些信件的内容稍加整理都可以当做很好的论文或书籍出版。但他没有,他凭着一颗赤诚之心真诚的回答这些问题,毫不计较成果是否会被人窃取,寄出的信件是否会有回应。他还毫不在乎名誉,虽说只要他愿意凭着这么多的成果,随便申报一下也可以拿到一堆头衔,获得优越的物质条件。但他又没有,他觉得时间不应该花在沽名钓誉上,物质条件有基本的就已经足够了。

柳比歇夫对待时间的态度已经上升到了道德层面。这不仅仅是术的问题,而是人生追求,不过通过时间统计法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遍遍的翻看《奇特的一生》后心情越来越复杂。这本书打开了我的世界,让我相信了一个平凡人的时间究竟可以利用到何种地步,仿佛灯塔一般让我相信了积累的力量,我开始跃跃欲试,尝试记录时间。但在惊叹、羡慕、向往这种生活的同时,心里竟还生出了连自己都有点惊讶的些许憎恨:

我想到了大把大把曾被浪费掉的时间,想到了多少次努力的想抓住时间却发现它倏忽而过,多少次回头想想却想不出过去发生的事情,甚至于因为太费脑筋不愿意去回想。时间的洪流呼啸而下,只剩下无力的挣扎和“痛恨时间”的呼喊。时间一直是敌人站在对立面。

但现在,有这样一个人出现了,他与时间仿佛盟友一般,他珍惜时间,小心翼翼的利用时间,虔诚的利用和记录每一分每一秒。与此同时,时间也给予了他格外的优待,在用时间统计法越来越纯熟的过程中,柳比歇夫的创造力如泉涌一般,著作越来越多,效率越来越高,对时间的把握也越来越精确,以至于到后期不用看表都能知道每一事项花费的时间。

他的时间仿佛是一道光无情的照耀在大多数人混沌又黑暗的生活里。

“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耶稣如是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柳比歇夫日复一日的坚持已让他的行为笼上了一层神圣的光环。

但柳比歇夫绝非圣人,他只是一个有生有死的凡人。在记录人生56年,也就是82岁时柳比歇夫逝世,在死神来临之前的最后几天内他仍在记录和工作。

习惯的阀门一旦打开其力量必然是无穷的。

柳比歇夫记录人生的56年里,留下了数不清的札记本和册子,透过这一本本的记录,不仅他自己,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看清楚他的时间。他不求留下什么丰功伟绩,只想踏踏实实的过完每一天,每一分钟没有虚度每一分钟都有意义,直到过完美好的一生。

这不正是平凡人所追求的终极幸福人生吗?

相关文章

  • 如何有效利用时间

    Photo by Aron Visuals on Unsplash 这是一篇读后感,书名是《奇特的一生》。 在读李...

  • 《奇特的一生》读后感

    《奇特的一生》读后感 2020年第一次听说《奇特的一生》,被柳比歇夫的神奇时间感知功能所吸引,因为那个时候我...

  • 一生可以是什么样——《奇特的一生》读后感

    1916年1月1日,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如现在流行的许下新年愿望一般,有一个26岁的青年,被某种神奇的力量抓住,想知...

  • 读书笔记201923:《奇特的一生》

    本周读书记录: 《奇特的一生》 《极简思考》(已读完导读部分) 《奇特的一生》 1. 全书结构与内容 《奇特的一生...

  • 我们应该向柳比歇夫学习什么

    看完《奇特的一生》只需要2个小时,践行《奇特的一生》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做到。《奇特的一生》是一本工具书,它为你提供了...

  • 2018-08-14

    奇特的一生 柳比歇夫 读后感 1,时间不可把控,但是他的密不可分的伙伴事件是可以把控的,通过把控事件来把控时间 2...

  • 管理好时间,赢得人生掌控权

    今日分享《奇特的一生》 本书不仅讲的是柳比歇夫传奇的一生,更重要的是分析出他奇特的一生是源自于对时间的管理。 这本...

  • 高效时间管理,一个记账app就行

    前言 看完《精进》、《把时间当朋友》,都提到一本书——《奇特的一生》。让我们看看主人翁奇特的一生是如何奇特法: 柳...

  • 《奇特的一生》读后感

    近来读本书《奇特的一生》,讲述的是一个苏联的柳比栔夫个不平凡的一生,柳比契夫著作等身,学识渊博,有很多崇拜者...

  • <奇特的一生>读后感

    这本书买了有一段时间,才抽出时间读,是源于小强时间管理那本书才知道此书的,我接触时间管理的算是比计较晚的了,从20...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生可以是什么样——《奇特的一生》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wl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