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深度学习,深度工作,深度思考。
昨天我一个大学学长来找我盖章,做个陪标合同。经营一家工装设计公司,团队几十人规模的那种,总之是个技术宅型,设计做的还挺不错。许久不见,盖章完送完资料,他主动留下来跟我交流了好多关于设计的建议:
1,团队共同进步,每周个集中的时间,集中开分享会。可以分享自己以前做过的案例,并且提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有哪些新的改善方法,也可以分享一个大师不同时期作品,通过对比不同时期,洞察分析大师自己在岁月打磨过程中,都有哪些变化和提升。
2,多关注卖资料微信号里面提供的最新资料信息,或者他们的微店铺,多浏览收集里面的设计元素,平面图,一些细节图,或者有趣的场景,新工艺、新材料的用法。作为平时的知识储备,设计灵感靠积累。可以不买,但是要经常关注最新动态。
3,针对浏览资料卖家信息,搜索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详细了解项目的所有资料。针对性研究,分析,为自己新项目提供新思路。
另外,昨天看了一期朗读者,不知道大家看过没?我以前看过几次,昨天忽然特别想看,这期邀请的嘉宾,其中大数学家邱成桐,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梦超老先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他们一个是为了人类科技进步贡献自己毕生经历的美籍华裔数学家,祖国的科技进步繁荣发展离不开这样的科学家。一个是18岁开始从马来西亚回国,参与抗日战争支援前线医疗的医生,拯救过成千上万个命悬一线的生命,目前95岁高龄,依然每周最少上2次手术台。一个不图名利,拒绝华尔街10倍薪水诱惑,坚持专心搞科研,只为了能够为全人类多做点贡献。
我想,我们的社会正因为有了许多这样的灵魂,才越来越美好,老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不管社会有多少黑暗,都抵不过这些光芒。
每当这个时候,我也在反思,我们的工作又何尝不可造福人类呢?我们可以帮助一个家庭更有尊严,更幸福的生活,也是一种精神。好比梦想改造家,全能改造王里面的设计师那样,让普通的家庭普通的房子,在设计师的巧妙设计下,让客户感激涕零,让老人家安享晚年,老有所乐。让孩子更健康快乐成长,让疲惫的顶梁柱享受属于自己的专属时间和空间,让家人之间的关系更和谐。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大爱和情怀呢?
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我需要继续努力,好好钻研,争取每一次设计都能带给客户一家更好的生活!
其实,做到这点,并不难。让设计伴随我们生活点滴,成为一种习惯和本能反应。前几天回老家用了半小时,为亲戚家的留守小孙女规划了一个让她幸福感暴增的女儿房。留守儿童是最需要温情关心的群体~一个旋转书架,一张宽大的书桌,一把精美的椅子,一盏护眼台灯。为小姑娘开启一扇求知的大门,承载她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有时候,奉献,大爱,利他,随时都可以!深度思考,深度工作,学以致用,真正做有温度的设计师~
设计师·小溪
2018.07.3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