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12
那一期考试,秋秋只报考了会计实务一门课,秋秋当时已有几年的工作实践,因此这门课没有悬念的顺利通过了。高等数学秋秋没报考,因为没找到老师,疑难问题一直没得到解决。
转眼进入了了94年,秋秋10门单科文凭在手,只差高等数学1门课就可以拿到全科文凭了,还是没找到辅导老师。也是,天天上班,没有多余时间外出寻找。报纸上也没此类广告。经过几年的复习,一般的难题秋秋早已会做,秋秋想求助解答的,都是些高难度的题,秋秋闵思苦想,终于想到了本单位的教学老师。
秋秋所在的单位是一所体育中专学校,秋秋找到最高年级的数学老师,求他们给讲讲数学题。遗憾的是,高难度的题他们也解答不了。因为他们毕竟不是教大专的。那时,但凡遇见秋秋认为是交际广的人,都会问对方:您认识高数老师吗?或是:您有朋友认识教高数的老师吗?回答永远令秋秋失望。
前面提到的,秋秋单位参加高教自考的另外两个同事,她们也是会计,只是三人分别在不同科室。其中一个同事考了几门以后放弃了,理由是考试太难,身体又不好,抗不下来拼死拼活的看书,改走了其他上学的路子。
另一位同事,就是比秋秋早几年起步自考的那位,也是几次没考过高等数学,就剩这一门了。她的情况与秋秋一模一样,也是积攒了多年学习上的疑问无处问询。秋秋与同事意向一致:花钱聘老师补课,说什么也要找到一个,能详细辅导自己的好老师。
转眼又过了一年,进入了95年春,考期临近,老师还没着落,秋秋都快绝望了。这么拖下去,什么时候是头啊?因为撒下的网多,终于有一张网捞到鱼了!
秋秋的妹妹晨练太极,内有一位老者,是位高级工程师,这位老者的大学同学是教授,正在北京工业大学教数学。经过曲折的牵线,秋秋终于在北工大的教师宿舍,找到了那位教授的家。
教授是个老太太,胖胖的,带着高度近视眼镜。秋秋与同事进门寒暄后,掏出了多处划有疑问标记的教材,虔诚地请求指教。老太太带的眼镜片比瓶底还厚,接过书来,竟放到了离镜片2厘米的距离,书将面部全部遮住。秋秋的同事见状由不得想笑,秋秋用手悄然止住。
老太太浏览了一下教材目录说:你们的教材与我教的在校生的教材不一样,像这章、这章,还有这章,她指着目录说,我还是在七、八年前教过,已经好几年没教这部分内容了,生疏的厉害,恐怕辅导不了你们。
秋秋和同事听了面面相觑,不约而同露出了失望的神色。老太太见状起了同情心,和蔼地说:你们这么大岁数,拉家带口的还这么上进学习,真不容易,这么着吧,我再给你们介绍一个我的中学同学,他现在正好教你们高教自考生的数学。
秋秋听了,如同盲人见到了光明,乐的合不拢嘴,连声说:太谢谢您了!您可帮了我们大忙了!老太太给秋秋写下了她同学家的地址,又记下了秋秋的电话,答应与她的同学联系好之后,再给秋秋回话。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