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月的群岛大会开始,准确从三月底写小路BP开始,商业模式,四个字就开始进入脑海中,最近几天,劲草导师升级会,与投资人深入交流,加上将近60的老爸开始捣鼓微店,尽职调查的材料整理等事宜交杂在一起。晚上十点的地铁有位置坐着,脑袋也开始对商业模式,生意、商业、创业等,进行了一连串的思考。回到家中十一点,还是拿出电脑,把脑海里的这些思考写下来。
商业模式,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应该是2014年小路报名参加了社企的比赛,那个时候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就是如何所做的产品\课程,有人愿意买单。在2016年年底,很多人都问自己小路的商业模式是什么?作为一家社会企业,如何实现自我造血。那段时间,我一直觉得,所谓的商业模式,就是扯谈,如果我已经知道小路所谓的商业模式在哪里,我干嘛还要去申请资金,要去融资呢?去参加各种培训呢?那个时候对商业模式一词是排斥的,而且感觉没有所谓商业模式而言。最近,因为要考虑小路的融资方向,也在一遍遍思考小路的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
【一】母亲节,从妈妈的杂货店学习到的商业模式
在聊商业模式之前,想起几年前我曾咨询过一位企业管理的专家,我一直想不通一件事。为什么只有几万人的小镇(镇上也只有1万人,另外几万是镇的各个村子的),能够有那么多杂货店可以活下来,而且只有妈妈一个人照看的杂货店,每日营业额基本上2000-3000不等,最少也有1000,到过年过节有时候有四五千的营业额;而在魔都,朋友开的一个咖啡馆,营业额每天达到1000元,就已经很不错了,有时候一个月的营业额都不足2万。那个时候小路的营业额一个月也就3万,但是我们员工是4个人。最神奇的是,小杂货店基本上是回头客,大部分的顾客光顾了十多年,每天都会来杂货店买东西,有时候是2元一包的盐,有时候是五毛的葱。老妈经常会冒出『你们家是不是要买酱油了,上次买的应该差不多用完了吧。』每当这个时候,我都在老妈是如何记住别人家上次买酱油是什么时候,因为每次她推荐的时候,对方往往都会说:『对哦,差点忘记了,来一瓶吧!』被咨询的那位老师是这样子回答我的:『我猜你妈妈一定人缘很好,而且经常会和别人聊天,虽然她没有用电脑去记录每个用户信息,但是在她的脑袋里,已经自动录入了客户的信息。这就是她能够有那么多回头客的重要秘诀。』那个时候我还不太能够理解这句话,今天突然想起,却发现很有道理。
将你的用户始终都放在你的脑海里,你是用心去对待你的每个用户,也只有这样子,才能够更好去为用户服务。这个道理很简单,只是我发现自己在做小路的时候,远远比不上妈妈在做杂货店的时候的用心。
在谈商业模式、产品之前,还是要回到''为谁要解决什么问题,创造了什么样的价值''的思考上。杂货店里卖的都是生活必需品,生活易耗品,从地理位置来说,处于菜市场的入口处,对于很多人来说很方便,最主要是我家杂货店的门口,永远都会放有五六张凳子,因此顾客买完东西,年迈的阿姨叔叔都喜欢坐在店门口,和妈妈聊上半小时。因为杂货店是自家的店铺,因此走廊也很大,所以买菜的人的电动车摩托车也会喜欢停在杂货店前面,然后买菜回来就谁带买点日用品。
杂货店,日用品、蔬菜、柴米盐油酱醋,甚至连装鸡鸭鹅的篮子,厨师做红烧排骨自制的调味料,妈妈牌的自制腌菜都有,也会有少部分的蔬菜,这些蔬菜基本上本地的,因为老妈不愿意去批发市场进货,更喜欢与村子里自家种的菜农买菜,有时候还会有农村家里的鸡蛋。因此,虽然杂货店很多,但是妈妈的杂货店提供的商品有特色,而且地理位置方便,甚至还有增值的附加服务,所以能够生意都还不错。
回到自然教育课程产品,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去解决用户的问题,特别是现在小路专注为那些要做自然教育的机构提供服务,我们如何能够更好为客户提供好的产品,为他们解决什么问题,这个需要好好思考。
之前,我一直觉得,小路的产品的用户与客户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客户是那些希望获得自然教育课程产品的机构,而用户是C端。直到最近,我才发现,这样的思维是不全面的。其实小路的客户也是用户。既然我们确定了我们是为B端服务,那么我们就要保证我们的产品是给B端的,例如一个农场购买了小路的课程输出、人才培训体系,那么我们要保证农场能够获得并可以使用拿到的课程产品,并且能够培养出农场能够使用这套课程的自然课程的引导者。而不是一直把重心只放在,这套课程是不是对亲子家庭适用;因为哪怕这套课程再好,如果我们的客户不能够,没有掌握带领这套课程的技巧与能力,那么这套课程对于C端的亲子家庭来说,也不会一个好的产品。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就如同杂货店卖的蔬菜,蔬菜是很好的蔬菜,但是如果没有客户来买,买了后不会用这个蔬菜做菜,那么这个蔬菜品质再好,那也不能成为一个商品,一个真正能够解决用户需求的商品。
因此,在考虑小路的商业模式之前,真的要重新思考小路提供的产品到底是什么,这些产品到达主要是为谁提供价值,如何提供价值的。脑海里出现了两个思路:
1.小路的产品,用户是亲子家庭、孩子的话,小路目前的商业模式里的B端客户,只是一种销售推广执行的渠道,小路主要还是为C端去做服务。
2.小路的产品,用户是B端机构,那么,研发出来的C端的课程,其实是我们为B端客户提供的一种服务而已,人才培养也是一种服务,课程设计也是一种服务。
这两个思路都可以形成一个经营模式,只是两个的重心与着力点是不一样。而我们目前不管选择哪一种,都可以,但是一定需要明确;在过去,其实是不够明确,会导致在面对B端客户的时候,我们做得还不够,没有从B端用户去思考。在未来,希望能够刚好去服务B端的客户,小路能够将自然教育理念,产品卖给他们,他们能够影响他们的C端用户,会更多。
杂货店,给我的不只是商业模式的思考,更多的是重新去思考用户是谁?为谁主要提供产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