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么读书的呢?从上学开始,老师教给我们的读书方法就是:把书逐字逐句的读下来,遇到有启发的句子就画线或者摘抄下来,读书的过程就是不断记录新知识的过程。可是,应付完考试后,很多知识又都还给老师了,根本就没记住。我们都以为是我们的记忆力太差了,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我们的读书方法是低效的。阅读+画线/摘抄的方式是把一本书拆成了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而理解和记忆这种孤立的信息可不是大脑擅长的高效行为。
英国的莱斯特大学做过一个实验来研究人类是如何记忆的,结果证明:大脑的记忆,靠的是将信息与旧经验联系起来。
记忆宫殿法就是在这种原理基础上发明的记忆方法。这个记忆法的原理是,构想一个熟悉的场景,把需要记忆的事情放到已经熟悉的场景中。让你的信息和场景中的物品联系起来一起记忆。
这让我想起了英国记忆大师多米尼克.奥布莱恩写的书《我最想要的记忆魔法书》中提到的“路径记忆法”,奥布莱恩是8次世界记忆大赛的冠军,并多次大破世界记录。“路径记忆法”是他非常重要的记忆方法,也是凭借这个方法多少次赢得冠军。
方法是:首先建立一个20个(数量可以自己定)记忆点的路径,你必须非常熟悉这个20个点的顺序,比如说:从家到学校的路线上的20个点(家门口--邻居家--车站--停车场--商店等),之后将你要记忆的信息和这些记忆点产生联系,做这个联系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图像化或者动态化的形式,或者编一个故事等,画面越离奇古怪,大脑记的越清晰。这两种方法背后原理都是一样的,都是利用自己本身熟悉的东西去关联新的信息。这种方法是非常高效的。
那么你用已有的旧知识,去关联新知识,也是对这种方法的模仿。把新的知识加工处理一下,转换成大脑更加容易高效记忆的形式。这种方式比起画线/摘抄的方式要高效的多,也高级的多。
所以说,你记不住东西,不是因为你记性太差,而是方法不对。想一想你们班级里总会有这样的同学,平时学习比谁都努力,但是一考试就排在后面,还有一些同学“非常可恨”,平时也看到他们怎么用功学习,该玩玩,该闹闹,整天嘻嘻哈哈,但是每次考试都能进到班级前几名。当时可能会认为他们记忆力太强了,或者太聪明了,其实,他们是用对方法了,所以学起来既轻松又高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