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兄弟的盛名,即使是不常看电影的人,也都有所耳闻。
《盗梦空间》、《星际穿越》以及《蝙蝠侠之黑暗骑士》等,诺兰的每部电影,几乎都是炫技又烧脑的佳作。
故而影迷常说,诺兰出品,必属精品。
高票房,好口碑
暌违三年,诺兰的新作《敦刻尔克》终于上映。
7月,《敦刻尔克》在北美地区上映两周,蝉联票房冠军。全球狂卷5亿美元票房,烂番茄新鲜度93%。
除了高票房之外,好口碑也不容忽视。
诺兰的这部新作,被誉为是十年来最好的战争片。
独特的非线性叙事
《敦刻尔克》讲述的是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快速攻下荷兰、比利时等欧洲诸国。近40万英法联军拼死抵抗,最终被逼退到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故事。
这场代号“发电机”的行动,被看作是“奇迹般的营救”。原本丘吉尔计划解救的3万人,在短短9天的时间内,最终救出了33万人。
如此传奇的故事,诺兰选择了最为熟悉的非线性叙事结构。
《敦刻尔克》采用陆海空三条线交织的叙事结构,而这三条线的时间跨度也互不相同。
陆地——防堤波的1周
敦刻尔克的海边,年轻的英国陆军士兵汤米试图撤退。他和刚结识的士兵吉布森乔装医护人员试图登船。之后,又搭救了遭遇沉船的士兵艾利克斯。
三人想方设法逃离敦刻尔克,却困难重重。
海洋——民船上的1天
英国船主道森先生的民用船受到政府征用。他和儿子彼得,以及助手乔治,开着自家的民用船只,自发前往敦刻尔克救援。
天空——飞行的1小时
英国空军法瑞尔和两名队友,前往敦刻尔克援助撤退。他们要在只够1小时的燃料燃尽前,从空中狙击敌人的飞机。
大量的平行剪辑和画面的跳接,让整部电影的悬疑感胜过了战争的场面。
画面和声光的结合
最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台词极少。诺兰身兼导演和编剧于一体,据说刚开始诺兰甚至打算不写剧本,即兴临场拍摄。结果被制片人老婆一票否决。
最终诺兰只写出了76页的剧本,还不及正常电影剧本的一半长。
如此少的对白,意味着电影只能依靠画面和声光来推动。
《敦刻尔克》中,诺兰依旧启用了老搭档——汉斯·季默。汉斯是曾为《狮子王》配乐,并获得过奥斯卡最佳电影配乐奖的配乐大师。
诺兰找到他的时候,用自己的怀表录制了一段声音,让他以此来编曲配乐。
因此,从影片开场的第一秒,就可以听见怀表滴答滴答快速向前行进的声音。而这种紧张的声音,也不停提醒观众真正的敌人不是德军,而是时间。
与时间赛跑,才能救出更多的生命。
IMAX胶片摄制
熟悉诺兰的人都知道,他对胶片的执迷甚至到达了固执的程度。
在他看来,胶片可以展现电影最本真的质感。
《敦刻尔克》全片的75%基本采用了70毫米的IMAX胶片摄影机拍摄。
这可以保证观众完全的沉浸在画面中,感受到坐在沙滩上这群士兵的绝望,体验到驾驶舱内飞行员前往救援的紧迫感。
诺兰做到了。他告诉所有人,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不一定要依靠3D的眼镜,4D的座椅,2D同样也可以做到。
除了对胶片的坚持,他还喜欢实拍,尽量避免使用高科技。
影片开头沙滩上的士兵们在排队等候,突然飞机略过上空,开始轰炸。其实技术上完全可以黏贴复制一些人形,但诺兰坚持请来了1500名群众演员。而且是真的投掷实弹爆炸。
影片中,有许多空战的画面。通常许多电影都会采用绿幕摄制。但诺兰为了追求真实与极致的视觉效果,费了好大劲找来了一架旧飞机,还将笨重的IMAX摄影机绑在飞机的侧翼上,完成空战的画面。
战斗还是撤退?
当然,任何一部影片,尤其涉及到历史,都会引起很多争议。这或许也是该片在豆瓣评分不高的原因之一。
有许多人质疑诺兰在美化当年英军撤退的历史,把逃亡艺术化,描绘成英勇的战争英雄。
且不管有没有美化,首先诺兰本人认为自己拍的根本就不是一部战争片。整部电影压根就没有敌我双方厮杀的大场面。也没有特别燃情的个人英雄主义。
影片中所有的人都是在逃命,不停的逃离。
如果电影都必须有主题,那么这部电影的主旨就是恐惧。
战争给人带来的恐惧,是难以消弭的。
电影一开始,陆军士兵为了逃命,早日回家,假扮成抬伤兵的医护人员,试图蒙混过关。
经历过沉船的军官,在获救后,也没有雄赳赳、气昂昂的要回去继续战斗。相反,他只是满脸恐惧的瑟瑟发抖,躲在甲板的角落里。枪炮声一响,他的第一个动作就是低头抱住身体。
诺兰曾和参战的人交谈,才知道战场真实的情况就是混乱无序。大部分时候是恐惧,你没有支援,也不知道指挥在哪儿。不知道去哪儿,也不知道身处的境地究竟是怎样。
你看不到敌人,也摸不清动向,身边只有子弹呼啸而过,随时随地你都可能死亡。
没有比恐惧本身,更恐惧的东西了。
战争中诱发出的人性,没什么能比求生更重要。
电影中有一处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
为了能让搁浅的船只浮起来,众人决定减重,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人扔出船外。一群英军要把一个法国士兵扔出去,因为他们不是一个国家的。随后甚至威胁要把一个维护法国人的英国士兵也扔出去,因为他和他们不是一个团的。
虽然这不公平,但战场之上哪里还有公平,只剩下恐惧、贪婪与自私。
诺兰是这样解释的:最终在战争当中发生的事情是非常随机性的,不是有逻辑的,它不是有诗意的,我会尊重这种人类寻求生存的本能,而不是说真正的英雄主义。这种本能一部分来自于自私,另一部分是来自于求生存的欲望。
个体在宏大的战争之中是如此的渺小,形同蝼蚁一般。
但微如蝼蚁的人,为求生存所迸发出来的力量,却叫人震撼。
电影最后,丘吉尔首相在议会的讲话也颇为振奋人心。
我们必须十分慎重,切不可将这次援救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赢得的。而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次援救却孕育着胜利。
我们将不惜一切牺牲捍卫我国本土,我们要在滩头作战,在登陆地作战,在田野、在山上,在街头作战……
我们在任何时候决不投降,即使整个英伦岛或大部分土地被占,我们饥寒交迫,我们所有由英国舰队武装和保护的海外帝国也将继续战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