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
《学而》笔记(三)

《学而》笔记(三)

作者: 一道 | 来源:发表于2019-01-18 13:27 被阅读49次

    《学而》笔记(三)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在前面的两句话中,孔子提到了两种程度的欢悦,一种是“学而时习之”所带来的“己之悦”,另一种是“有朋自远方来”所带来的“众之乐”。相对而言,如果有可能,每一个人都渴望获得包含着“己之悅”的“众之乐”。因为,如果“己之悦”可以视为一个美妙的音符的话,那么不同的音符聚合在一起,或许可以奏出更加动人的乐章。

    一个人自然可以拥有许许多多的渴望,问题是,这些美好的渴望能否在人间生根发芽,是谁也说不准的。毕竟,拥有渴望和渴望的实现是不同的力量在发挥作用。拥有渴望,主要在己,而渴望的实现,不仅在己,很大一部分也在于自己无法控制的外在条件和力量。或许正因如此,人们才常常感慨:人生在世,哪能尽如人意?能如意者,十之二三而已。

    那么,如果一个人愿望不能实现的时候,遭遇挫折的时候,他应该如何自处呢?比如,“有朋自远方来”确实是人生大快意事,可假如你环顾四望无一朋,也没有朋友自远方来,你如何看待和面对这人生?

    对此,孔子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他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不知”是什么意思?在众人的理解中,它有各种解释。

    比如,有人将“知”视为“智”的通假,如此一来,整句话就变成了:如果别人没有知识,或没有学习的天赋、不聪明,我也不恼怒,会一如既往地教育他,这难道不是君子所具备的品德吗?在这种解释里,可能是把孔子固定成了“先生”,似乎也符合他“诲人不倦”和“有教无类”的职业素养。可是这种解释,实在有些牵强。不说其他,就算孔子在教课的时候,并不总是“不愠”的,至少他曾很严厉地批评过睡大觉的宰予是不可雕的“朽木”,是不可圬的“粪土之墙”。所以,我觉得这将“知”视为“智”的通假的解释可信度不高。

    另外,还有人将“人不知”解释为“别人不知道我”,言外之意是,因为别人不知道我,所以也不任用我。这样以来,整句话就变成了:尽管我很有修养,很有才能,可是别人不知道我,也不任用我,不给我实施才能的机会,对此,我不怨不恨,这不是君子所具备的品德吗?很明显,这种解释很实际,甚至有些功利。因为孔子本人就是一个有修养,有学识,却往来诸侯之间而不被任用的人。但照这样解释,“人不知”中的“人”就很特定了,他们并不是普通的小民,而是掌握着权势的大人。这种解释有一定道理,但考虑到前面论“学”的话,此处突然转向到政治,终感不太协调。所以,个人还是更倾心于第三种解释。

    在第三种解释中,“人不知”的“知”跟屈原《离骚》中的“国莫我知”的“知”具有类似的意义,即:理解。所谓“人不知”,即别人不理解我。这样一来,整句话就变成了:如果我所从事的学业的意义不被别人理解,我不怨也不恨,这不是君子所具备的品德吗?言外之意,哪怕不被别人理解,但只要自己知道所从事的东西是有意义的,那我也会一直进行下去,哪怕我无法获得“众之乐”,至少还可以守住“己之悦”,我可以自得其乐,对那些不理解我的人,我不怨亦不恨。

    相对于前两种解释,我觉得这种解释更合理。我们知道,孔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所谓的已经“礼乐崩坏”的时代,孔子一生所尊崇的西周那一套社会理想秩序已千疮百孔,大厦将倾。可是,这种现实下的孔子,所从事的正是恢复周礼的事业,正是以一己之力对抗他的时代的事业。若以现实言,这当然是“不识时务”,若以宗教言,这几乎是在殉道了。所以,既然他有志于这种事业,相对于被理解,不被别人理解或许才是更经常的现实,相对于幻想中的“有朋自远方来”的快乐,“惶惶如丧家之犬”的孤独和落魄或许才是常态。但即便如此,孔子还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希望别人能够理解我,我渴望有朋自远方来,可是假如都没有,那我也会无怨无悔地走我选择的道路。

    仔细品一品这句话,我们可以发现,在这表态里,似乎已经埋藏了孔子对“时”、对“命”的看法,也能看出孔子“克己”的些许倾向,不过,这些问题还是以后碰到的时候再说。现在要说的,只是他的这种态度。

    谁都知道,《论语》中有很多观点,尤其是针对当时的现实所发的议论,有许多都已经腐朽过时,甚至经常被人批评为“糟粕”,但为什么直到今天读《论语》还是有价值的呢?因为,尽管《论语》有与它的时代俱朽矣的东西,但同时还有一些超时代的东西。只要人还存在着,它提供的某些指导依然会发挥作用。或许某些具体的问题在今天变了样子,但性质还是同样的性质。比如,你今天从事的活动哪怕和孔子不同,不也是常常不被别人理解吗?不理解还好,被刻意误解的情形不也是时常发生的吗?这种困境,只要活在人群中,谁不曾遭遇过呢?回头想一想,当时陷在这种困境中的你,所拥有的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情和态度呢?

    或许,有些人就此沉沦,掉进刻骨铭心的痛苦中再也没有爬出来;有些人如遭雷击,自暴自弃自我毁灭;有些人找出种种方式安慰自己,消融自我棱角,向现实妥协、苟且;有些人寻找平衡的办法,或成功或失败地艰难走下去;也有些人更极端,因为不被理解从而生出怨恨怒气,所以要报复社会……你会发现,面对这同样的“人不知”所触发的问题,上面的每一种反应都不乏现实的例子,甚至有些就发生在我们眼前,或许以后还会发生下去……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不认同孔子的反应和态度,重要的是,你需要在同样的问题中,找到自己的态度,给出自己的答案。

    另外说一下句中的一个名词:君子。或者说,在儒家视角里,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被视为君子?

    但这个问题实在太大了。《论语》里的“君子”和“仁”一样,内容很多,既包括内在的品德,也包括外在的行为和配套的一些生活方式,类似于西方的所谓绅士。因为我们提起绅士,总是既想到一定的物质生活,又想起一套接人待物的方式和生活情趣和品味。所以,目前不妨先将“君子”这个概念当成一座毛坯房,之后在读《论语》的过程中,按自己的理解一点点填充它,装修它。

    单就这句话的“君子”而言,无疑从内在修养方面论述的。需要提前知道的是,在《论语》里,“君子”和“圣人”有所不同。简单的说,在“不语怪力乱神”弱化宗教因素的儒家学说中,“圣人”是一种理想的人格,也是最高的人格,只能无限去靠近,永远不能到达的完美人格。而相对于“圣人”,“君子”则是一个现实的人格,是可以通过学习、修养而实现的人格。依靠修养,我们或许永远成不了圣人,但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君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而》笔记(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uqn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