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龄球效应源于保龄球运动,实质上和保龄球没有什么关系。
保龄球效应说的是正面激励与负面激励的不同效果。
在一个保龄球馆里有两名保龄球教练,他们各自训练着自己的队员。队员们的表现差不多,大家都是一球击倒7个瓶,然而两个教练的态度却不同。
甲教练称赞道:″非常好,你们打倒了7个瓶″。他的队员们听了很高兴,有动力继续练习,争取下局10个全中。
乙教练很生气,冲队员吼叫:″你们怎么搞的!还有3只没打倒。″队员们听了教练的指责,心里很不服气,暗想,你咋就看不见我们已经打倒的那7只呢!
结果,甲教练训练的队员成绩不断上升,乙教练训练的队员打得一次不如一次。
跟在甲教练身后的队员得到正面激励,成绩越来越好;跟在乙教练身后的队员得到负面激励,成绩越来越差。
跟对位置是成功与否的关键。找准自己的定位,然后努力的去往自己的方向行走,往深里钻研。
是草原就会敞开绿色的胸怀,是雪山就会喷涌洁白的浪花,是雄鹰就会永远盘旋在蓝天,是儿女就会永远眷恋着妈妈。
定位决定人生,定位改变人生。一个人怎样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最好的做法是根据社会需要、个人特长、人生目标等综合因素作出选择。
有人曾向世界歌坛的超级巨星卢卡诺·帕瓦罗蒂请教成功秘诀,他每次都提到自己父亲的一句话。
从师范院校毕业后,痴迷音乐并有相当音乐素养的帕瓦罗蒂问父亲:我是当教师呢,还是做个歌唱家?
他的父亲回答说,如果你想同时坐在两把椅子上,你可能会从椅子中间掉下去,生活要求你只能选一把椅子坐上去。
巴尔扎克曾经不顾家人的反对,立志从事文学创作。虽然,期间他遭遇到初期的创作失败,又为了维持生活,不得不投笔从商,受尽欺骗,欠了不少债务,以至于警察局下通缉令要拘禁他,但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创作梦想,隐姓埋名、严肃认真地进行写作,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高产作家。
只选一把椅子,锁定一种努力的方向,可以决定和影响我们的一生。
人生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人生定位。只有这样,你才能创造一个完美的人生。
7岁的时候,普通的孩子都在非常平凡的家庭中生活着,有着普通娃娃该有的功课,父母也有着和其他人一样的生活烦恼,孩子们在社会环境的教导中,都有一个看似非常正确和高大上的理想。
这些家庭当中,有些对孩子的管教比较放松。例如有位小男孩,每天都玩两个小时的电子游戏。在13岁以后,为了升学,每天还要去上培训班,所有时间都被课业塞的满满。
还有位女孩子,由于父母非常重视教育,因此,从小对她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她在小学中学大学,成绩都非常优异,她就是传说当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在大学毕业后,孩子们找工作并没有想象的那样,想做检察官的孩子,最终只能在咖啡店做一名服务员。想出人头地的女孩,只在航空公司当了一名小职员。
最终得到内心安定的孩子,却是那位成绩一般,只能做咖啡馆服务员的孩子。因为他发现,脚踏实地的研究开店,做好一家店铺,原来就是自己喜欢的事情。
接纳孩子,悦纳生活,让孩子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就是不平凡。
人生七十古未稀,有人到了七十岁便不思进取,消极无趣;有人却重新找到位置,活出新的意义来。著名的胡达·克鲁斯太太从70岁到95岁,二十多年里凭着坚强的信念和毅力,登上了好几座世界有名的高峰。
杨绛先生于92岁高龄撰写的《我们仨》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写成的回忆录。
杨绛的一生是成功的,出生于律师家庭,良好的家教,不平凡的经历,做过教师,写过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游戏人间》等,做过翻译,写过小说。
给自己定立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然后在不同阶段围绕怎么实现该期目标而开始工作、生活,你的世界就会走向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