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从小就脸皮薄,尤其怕向别人借东西或是要东西,就是张不开嘴。
1970年我十四岁,在北京铁三中上初一,那年夏天,我们到北京顺义县北小营支援“三夏”。所谓“三夏”,就是夏种、夏收、夏管的简称,我们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帮着村民收麦子。
那次老师派我负责班里的后勤保障工作,买菜、买油盐酱醋柴,安排伙食什么的,还请了一位农村大嫂给我帮忙。
有一天快到中午了,大嫂发现做饭的木柴没有了,让我到村里的木材厂要点碎木头烧火用。她特别嘱咐我:“你告诉木材厂的人,说你们是来帮我们收麦子的,让他给你点碎木头就行,没问题,他们肯定会给你。”
我拿着筐在木材厂门口转悠了大半天也不敢进去,心想:“怎么能张嘴管人家要东西呢?人家不给怎么办?”
后来我就自己给自己鼓劲,嘴里不停地练习着:
“叔叔,我们是来帮着收麦子的,给我点碎木头吧,我们烧火做饭用。”
“叔叔给我点碎木头吧。”
一边念着一边往厂子里走,等走到人家跟前,一开口却变成:“叔叔,卖我点碎木头吧!”
那人看了我一眼,瓮声瓮气地问:“你干嘛用啊?”
我说:“烧火做饭用”
那人说:“八分钱一斤,要多少?”
我说:“要一筐。”
结果,我把妈妈给我的零花钱全交给人家,扛着一筐碎木头回来了。
唉,爱面子的人总是要付出些成本的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