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旧约·约伯记》说:人生在世必遇患难。
没错,苦难是我们每个人都想要避开却难免遇到的。面对苦难时我们仿佛经历了一场大爆炸。自我怀疑,自我放弃,一切负面情绪都涌了出来,心里两个声音不断战斗着:坚持住,会过去的!算了吧,我好累!
苦苦挣扎不一定能立刻走出来,但放弃一定会掉进深渊。尽管明知如此,尽管平时乐观积极,在面对苦难时我们却也难免想要放弃。就如同再恩爱的夫妻,一生中也会有100次想离婚的念头和50次想掐死对方的冲动。
我们为什么这么容易动摇呢?这个现实一直存在,但生活的匆忙却让我不曾扪心自问过。很显然这不应该,毕竟苦难还会再来,早解决才能早受益。
机缘巧合下,我读了《活着》这本书,并因此找到了答案。在苦难之中人之所以极易动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你看不到苦难为你带来的真正财富!
2
《活着》这部作品红遍全球,获得无数国际大奖,被翻译成英文、德文、意大利文等多种文字,张艺谋也曾将它拍成电影。作者余华以其独特的冰冷和理性,近乎冷血地展示了主人公福贵的苦难一生。
主人公福贵经历了内战、三反五反,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在此过程中,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父亲被他气死了,母亲在贫困中病死,妻子得了软骨病。儿子被活生生抽干了血。女儿生产时大出血死亡。女婿死于吊车事故,而孙子吃了福贵煮的豆子后不幸撑死。最后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其中一个有趣的地方是:大家都因主人公的故事感到沉重。影评书评里充斥着大量同情色彩,甚至引出自己的悲伤往事。但作者在序中却写道:“在别人看来或许福贵只有苦难,但对于福贵而言,更多感受到了幸福。”
抛开悲剧总是容易震撼人心的原因,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福贵的幸福呢?而且其实幸福还挺明显。
苦难来临前,福贵还是个浪荡的富二代,吃喝嫖赌,打老婆又欺负丈人。苦难之后,福贵变成一个疼老婆爱孩子的好男人,一家人相濡以沫,共同奋斗。这不仅是幸福,还是放大版的幸福,福贵的转变让整个家庭都有了温暖。
这是因为我们的评价体系出了问题。尽管福贵收获了最宝贵的品格——脚踏实地,拥有最真的感情——爱情和亲情。找到最勇敢的精神——活着!但福贵依然是个穷困潦倒的人,远远没达到很多人对于幸福或成功的物质标准,于是他的幸福就不那么起眼了。
同一套评价体系在生活中很常见:一个姑娘结婚了,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男方有房有车又高薪,这个姑娘就是嫁得好。反之,就是岁数大了随便找个人凑合过。完全忽略了婚姻的好与不好中,物质基础只是一小部分,还要看夫妻之间如何相处,三观是否匹配,有没有共同爱好等各方面因素。
你评价他人的方式,就是你对待生活的方式。用这样的价值观生活,生活真的能幸福吗?
我们总是把幸福、成功这些东西和物质挂钩,却忽略了许多无形的财富,因此我们也难以感受到幸福或者成功,因为现实总匹配不了物欲。
而在苦难之中,这个问题又被放大和凸显,我们更加意识不到我们的财富所在。因收获财富而产生勇气,进而愈发坚强勇敢地面对苦难这种行为也就无从谈起了。
3
前一阵子出了个《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闹剧。先是众人转发刷出10万+,引发全民焦虑后,一些意见领袖看不过眼,出来写文扭转价值观。然后众人继续转发,又刷出了几波10万+ 。
价值观流于物质,不仅让你容易被他人的价值观绑架,某种程度而言,也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表现。
而在苦难之中,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会让人更加迷茫不安。有的人会到处求建议求指点,但今天A这么说,明天B又那么说。等到花费时间精力跟着别人的建议走了一圈,又发现都不适合自己。
只有意识到你所拥有的真正财富,以及苦难能够给你的财富,你才有了真正脱离苦难的可能。因为在此基础上,你才能真正地产生斗志,不再轻易动摇,懂得坚持并敢于直面困难。
你拥有的其实比你想象的更多,比如健康的身体(尽管这句话很烂俗,但它是真理)。
而苦难能够给你的财富往往是品质类的(如果你懂得发展它的话),你甚至可以主动选择它。关注品质的发展会让你更好地获得成功,因为每个人成功的内容和形式或许不同,但成功者的品质大多相通。
比如俞洪敏老师在接受访谈时说道:“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变成百折不挠、屡败屡战,勇敢走向理想和目标的英雄。这种人物是如何练成的呢?我认为在他们身上主要有五个比较共同的特征——坚定的信念、强大的意志力、良好的人生态度、宽广的胸怀、充分的自信。”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希望大家都能坚强勇敢地面对苦难,构建自己满意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