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八零、九零甚至零零后很少有人不曾听过宫崎骏的名字,如果说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那么我想如果全世界有动漫的地方就有宫崎骏。很多人提高畑勋的时候必然会说他挖掘了铃木敏夫的制片才能,挖掘了宫崎骏的导演才能,挖掘了久石让的音乐才能。这三个日本在世界动漫影坛上的响当当人物全是高畑勋挖掘出来的,所以这高畑勋的动漫才华显得黯淡无光了。这让我十分的遗憾和难过,因为这么多年似乎很少有人关注到先生做人的严谨于心,做事的至臻至美。如果说世界上有人能够离十全十美最近,我想大师就是最近的那一个之一了。
不灭的萤火虫,永远的高畑勋
如果你能看到我的世界里那些渐渐消逝的美好,你就能体会到现在所拥有的幸福。有一种态度是:如果知道会失去,宁愿不曾拥有。高畑勋却说,如果你能看到我的世界里那些渐渐消逝的美好,你就能体会到现在所拥有的幸福。因为很多人生活在阳光照耀的地方,便不曾明白曾在阳光背面生存过的人内心对于它炽热光芒的热爱和感动。就像我无法体会已经八旬的爷爷对于为了节约一块钱而宁愿走上数个小时。因为不曾经历,便曾不觉得重要,比失去更难过的是你还需要重新笑着面对生活,即便一无所有。
金庸和宫崎骏代表着理想和浪漫,梁羽生和高田勋代表着现实和理性。人们往往追逐浪漫化的理想而回避理性下的现实。在大众声誉、媒体传播的大背景下,梁羽生先生儒家君子情怀的武侠,高田勋顺势而来的国情忧思都抵不过浪漫而又色彩饱满的身心愉悦。并非说宫崎骏不关注社会,动漫低俗而无营养,也不是说金庸的武侠次于梁羽生。只是觉得时代有几分辜负于,一直匠心精神的踽踽独行之人。毕竟,很少有人一生不负初衷,砥砺前行。
最喜欢高畑勋大师,动漫的世界没有之一。但我并未全部看完他的作品,背不出他每一个作品里的每一句话。以前我觉得很好笑,有一群人很喜欢金庸便PK金庸作品中的句子,人物,深入研究每一个人的武功,似乎每一本书都铭记于心,信手拈来之时才算是真爱。而我觉得整个读书生涯最不能理解的一件事就是我们必须知道每一个作家、诗人、名人的出生年月日,祖籍何处却并不曾真正的去关注这个人本身如何。
提及武侠我喜欢梁羽生,因为他是真正的君子,无论是作为丈夫、作为作家、作为大师,他曾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与浪漫、风月无关,只是忠于内心。
提及动漫我喜欢高畑勋,因为他是真正的匠人,无论是作为职员、作为朋友、作为大师,他都值得人信任、尊敬和学习,与理想、追崇无关,只是忠于自己。
铃木敏夫的《乐在工作》
原本还想贴上一张书的封面图,可惜找不到图片。原版的书籍被我借给表姐阅读一直未曾归还,这本书算的上是今年来读的最享受的一本书了。它介绍了吉卜力的开始,介绍了围绕着高畑勋等人的一系列小小事情。整本书看完,有一句话和一件事始终不能忘。
一句话:“我实在是不太明白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总是事情只做一项准备。”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确实是个好习惯,但是狡兔三窟,多准备几把伞以防万一不是更好吗?而且你明明有时间、有精力为何不更加努力一点?迪士尼曾说吉卜力是始终压榨着人最后一滴劳动利用价值。我想整个日本都在极力的向所有工作生存的人榨取最后一滴劳动能力吧,这个民族有一种极端的创造力和制造力,小小岛屿却总有世界震惊的成绩。我觉得能够在二战挣扎中还费尽周折跑去偷袭珍珠港的让人匪夷所思行径,这个小小岛屿总是会有令人惊奇的作为。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国界。艺术无国界,艺术家有国界。这是让人遗憾和难过的事情。我喜欢高畑勋,因此我喜欢日本,喜欢这个民族所有美好化的事物,也因此极度厌恶有人动辄得咎便扣上汉奸的帽子。我想唯一值得自责的便是,我不曾经历战乱,欺辱的那段历史,不曾有过屈辱和卑躬的黑暗岁月,我所享受到的是美好、和谐的战后时代,所以不具备资格去评论曾今苦难里的血腥和狰狞。可我还是相信,人类社会所有战争和不幸的缔造者,总是由那么几个人开始的,如果没有对欲望追求的始作俑者,便不会有悲剧的起始结束。伊塔洛-卡尔维洛在《树上的男爵》尾章中提及一战结束后,俄国军官礼貌而又的同柯西莫交谈,却又在转瞬之间枪杀了毫无反击能力的逃兵。很多事情在开始时便已经自相矛盾,所以无论后续如何,始终存在让人诟病的地方而这往往在人的自私本性中留存着愚昧和不耻的借口。
为何要提二战这敏感而又惹人口舌的地方,只是看够了一些人对《萤火虫之墓》的歪解和羞辱。我实在是不能理解为何总有人把爱国两个字放在脑门上,然后开始对一切事物指手画脚,大放厥词。亦如我看不懂这部动漫从哪个角度开始成为高畑勋与我国敌对的军国主义思想?如大师所说,他想表述的只是希望让所有人都真正认识到这场战争所带来的不幸。
这种致力于顺势而为下对现实的投射往往是引起争议和抵触的爆发点。就像所有人向往美好拒绝阴暗,而先生总喜欢逆势而为,越是拼命粉饰的越是向着深处挖掘。如果说非得给人文情怀一个已定义,我相信这便是其中半句话的注解,剩余的半句话,留给所有人自己以余生解读。
一件事,高畑勋先生要离开公司准备自己成立工作室前做了一个鼓舞人心的演讲,会后宫崎骏十分气愤高畑勋这种言行不一的行径,明明自己都准备离开不景气的公司,却激情蓬勃的鼓励别人留下来继续奋战。我当初看到这段时也觉得这位先生实在是——不太厚道。
高畑勋先生慢条斯理的回答:我只是始终忠于自己的指责而已,此刻我还没有离开仍属于公司的管理者,理当为公司的利益负责,因此我仍需要鼓励我的职员们继续努力。至于,我自己选择离开这是属于自己个人的决定,不存在损害任何人或者不负责的动机。
同一句话,出自不同的人其效果完全不同。放在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身上,我相信谁都感觉不到这个人是个有节操的人,可放在高畑勋身上,你就会真的明白什么叫做有始有终。
斯人已逝,于我何悲?
铃木敏夫谈及初次拜访高畑勋时,内心忐忑不安,恶补了大量的知识唯恐先生一个不高兴拒之门外。当时铃木敏夫认知里的高畑勋是一位拒绝与一切肤浅、庸俗的不学无术之人打交道,非常的严肃、较真的铁面人物。虽然初次会面,铃木敏夫并未被拒之门外,却也深刻的感受到自己临时抱佛脚中的大量漏洞,回去补习了更多。
看到此处的时候我总是会想起陈演恪先生,这位游离于政治、俗世之外真正的学者。虽然两位从外貌,性格中无一丝想像,却总有种让人觉得神交的错觉。我想很难再有那么几个人永怀稚子之心致力于研究的一切。
“你来之前,也有人邀请我到北京做演讲,但是我拒绝了。理由就是我前面所讲到的。你们没有必要来日本聘请我们,你们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既有深厚的传统,又有丰富的经验。还是不要从只知道挣钱的日本请人去得好。所以我只说“我尊敬中国动画电影的实绩”,拒绝了,我不掺合。”
高畑勋拒绝来中国演讲,他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你们已经有足够优秀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所以根本不需要听他讲关于动漫制作的技巧、要领等。无所谓国家过往、无所谓名誉声望,简简单单的一个做动漫者心声。你可以说这是自谦为不敢班门弄斧,也可说这是一位对艺术的真正尊敬。在今日,为声名奔波的,为利益奔波的,来来往往,形形色色皆具。想来见多了粉墨登场,见到了衣着俭朴的反而更加惊奇。有一种无知叫做,不懂得大音希声却装作自己听的是阳春白雪。
逝去的匠者,不再有人如逝者一般逆势而为把对时代的关怀放入作品中,让人以批判和反思的精神审视动漫和聆听对时代哀叹声里的惋惜。我相信,真正推动世界发展的始终是那么几个忠于初心,砥砺前行的人。
永远怀念高畑勋,不灭的萤火虫,像您一样,所有美好是因为经历过伤悲更加珍惜拥有的幸福和努力的拥抱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