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间隔了四年,等到四十年的时候,我们都还在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6796752/09361a3b0bb356d9.jpg)
也不是淡如水
也不是冷冰冰
也不是捂了这么多年也捂不热
是我走了神
坐在这里,看不到落日,因为背对着它,迎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可是在这里却可以看到很多很多的东西:被余晖淡淡照着的教堂十字架、不停奔波的汽车、一次次起身用力投向篮筐的身影,还有一阵阵从大烟囱里飘出的居无定所的云……也许会有你。
生命中的每个阶段似乎都会遇到不同的人来装点我的生命,他们各不相同,各自精彩,如果说以他们来定生命各个阶段的主题,想着就微微一笑,真好,他们每个人。有时候是快乐,有时候是忧伤与难过,却足以让人回味。
我掰着手指头一一数着他们,包括你。
![](https://img.haomeiwen.com/i6796752/f98e0b0da3506d6d.jpg)
那时的我一直称你为迷一样的女孩,每句话,每一天,每一周,每一学期都想着什么时候才可以弄懂,才可以明白,你的与众不同,你的特别性格、气质。
我觉得那时的你好美好,我向往着,努力着。
忘了墙上的那幅字写了什么,只记得那几个字是你写的,每天中午放学,我一个待在教室最后走,静静地描摹着手中的字帖;你说你会弹古筝,我说“好想能听你谈一次啊”,此后再无机会,那时的手机里下载了好多好多古筝曲,都是在电脑的QQ音乐里批量下载的,然后再传在手机上,有时一弄就是一个下午;动漫是你们一群聊得开心地一个主要主题,我便也跟着看过些,《飒漫画》《长歌行》《Another》,还有些忘了;你读的书总是和别人不一样,但凡你和我提到过的,我都在课后补上了,莎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暴风雨》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等,想着读完就可以和你聊天了……就是这样亦步亦趋,一步步地跟着你。
初中毕业,我尝试以自己的经历写一部主角是你的小说,后来没写多少就停笔了,不知为何,我一直记得开头,那是一个四月柳絮飘飞的季节,操场上一个女孩在不停地转圈,我走上前去。
“你一个人转,不觉得孤单吗?”
“没有啊”
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这段简单地对话,也许就像我早已忘了你记得的一样,没关系。那一天,我突然明白,也许每个人对事物的感知与感受都不同。
就是这样,与你中间的无形的距离让我一边努力,一边思考,保持冷静。
![](https://img.haomeiwen.com/i6796752/04d2b64d7573428f.jpg)
昨日,我们并坐在长椅,躲在建筑的阴凉里,看着暖阳照着的地方,边冷一边热,我说,“我们之间只隔了四年的距离”,你说“隔了一个世纪的距离”。
我逐渐将你放下,去接纳另一个陪着我的人,也曾有过思念不止,一个冲动冲出教室去找你,读徐志摩的诗,总觉得你是属于南方的,因为一种忧郁的气质,并逐渐地视之为朋友之间渐行渐远的必然趋势:你悄悄地放下,不轻易拿起,认为君子之交淡如水,不拘世俗,不在意时间与距离的冲击,还会偶尔地想起,还会偶然的思念。
你有交谈的冲动,相信这世间的知己;我习惯自我咀嚼,并信奉这世间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有时觉得你我是一个世界的人,都在用文字自我安慰,有时又觉得不是,我们没有那种情到深处的激动。但我喜欢安静,安静的自己,或者安静的你,安静的环境以及安静的交谈。
初中不知天高地厚,在某一年给自己的信中写着“非北大中文系不念”,高中的一次心理课上我说“希望在未名遇到更好的自己”,大学和中文系的同学通电话,隐约中有种说的是我的专业的感觉,我喜欢文字,最终没有念中文系,我们都在自己的道路上不断迷失自己,不断找寻自己,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
从夕阳西下,一直写到华灯上了好久,不知道现在的你在干嘛,我正在坐在窗前,写下对你的文字,不知道写了些什么,想在哪里就写在哪里了。期末备考期间受到你的来信让我异常的惊喜,也许我们之间的关系存在,不以我的方式,也不以你的方式,我们在文字里不断摸索。
谢谢你亲口告诉我,当初的那个小女孩也曾那么重要过,也谢谢你曾装点过我彩色的梦。
也不是谁的过错
只是可能对一个人来说
是生命之源的东西
对别人来说就像马桶套一样
因为大家都是局外人
因为是在不同的地方出生
走着不同的道路长大的局外人
一起走吧,安静地走,傍晚,抑或是未来。是局外人,但不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