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769584/13fabf25501c194a.jpg)
楞 严 经 讲 记
净界法师
叹 德
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这段经文古德分成二段来说明:
一、赞叹阿罗汉自利的功德;二、赞叹利他的功德。
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赞叹自利的功德。
佛子是指他的功德是怎么产生的。佛子简单讲就是佛法之子,它的功德是从佛跟法引生出来的。
譬如《法华经》上说什么是佛子呢?
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少分。
也就是说这个人他本身是没有功德的,但是他听闻佛陀的说法,把这个法加以如理思惟消化以后,就产生内心的一种戒定慧的功德。这功德是怎么来的呢?是从佛跟法的薰习而产生的,等于是从佛法所生之子称之为佛子。这是说明功德的由来,以下说明功德的相貌。
住持,住持就是摄受的意思。
他这一念心能够把心中清净的戒定慧摄持不失,因为摄持戒定慧的关系,就能够善巧的超越三界二十五有的果报。
基本上我们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有二种情况,对我们的生命产生二种效果:
第一、当我们心跟境接触的时候,外境会给我们一种感受,可能是快乐的感受,也可能是痛苦的感受,那么这感受会刺激我们产生一个想法,这就是妄想,因为由感受引生的想法就是妄想。
当然我们的内心没有戒定慧了,就心随妄转,就跟随妄想去做了,我要做什么,我就去做什么,一般人经常都是跟着感觉跟着妄想而走,那他内心当中生死的业力就很强大。
说你怎么知道这个人生死业力很强?
这个人经常跟着感觉走,这个人来生要了生死很困难,要往生极乐世界也非常困难。因为他内心当中那个无明缘行,那种生老病死十二因缘的力量太强,他没办法突破。
第二种是他本身也有妄想,但是他将佛陀的戒定慧经常的摄持在心中,所以当他接受刺激产生感受妄想的时候,他那戒定慧现前,观察妄想是缘生缘灭的,是毕竟空的,这时候他就能不随妄转,这时候他就慢慢趋向还灭门,这个人的生死业力慢慢淡薄,慢慢淡薄。
所以我们一个人跟外境接触的时候,外境会给你很多很多的感觉,而你对这种感觉,慢慢慢慢的你不再理它的时候,就表示你的生死业力慢慢慢慢的轻薄,那系缚你的十二因缘的力量,已经没办法把你带动起来了。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心念,从你起心动念的状态,就可以判定你这个人的生命未来是往哪里走,大概就会知道。
这段后面佛陀会说,怎么样从你念头来判定你的来生。这地方只是个大判,你若是心随妄转你就是随顺于流转门,你若能不随妄转就随顺于还灭门。
这些阿罗汉的特色就是他能住持戒定慧,所以能够善超诸有。这是赞叹他自利的功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