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回归教学常识》。
本章节依然说的是“学科阅读课”,强调的是教学要回归常识性的东西,那就是:
一、课堂教学要围绕核心问题进行
课堂教学要围绕教学目标设置教学任务,教学任务不宜过多,关键任务有一个即可。
二、对教学材料的研究要到位
教师对教学材料研究透彻,才有办法简化教学;教师对教学内容了然于胸,才能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
三、拓展材料的提供要有分寸
首先,提供的材料要有价值,要有助于目标的达成。
其次,要预见到资料提供后可能出现的后果。学生是否有时间读这些材料,提供的材料对目标完成是否有用,材料会不会影响学生的自主思考……这些都是要提前预设的。
还有,教师不宜多讲,要给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
这样看来,我认为作者强调的确实是常识性的问题:要备好课,备好教材,了解学情;课堂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而这样看来,“学科阅读课”和我们进行的名著“整本书阅读”有许多相同之处。原本我对如何上“学科阅读课”很是迷惑,读了本章节心里倒是有了几分底:可以借鉴曾经上过的名著阅读课,做好文本材料的研读。老师少讲,让学生用学习过的阅读方法去读,重在增广见闻,带着思考去梳理知识。让学生有切实的收获,促进他们的语文学习,这其实也是我们平常就进行着的教学常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