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不夜雪千里
——咏雪古诗词赏析(五)
王传学
宋代的咏雪诗,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样,留下了不少佳作。
北宋大诗人苏轼的《雪后书北台壁二首》,观赏雪景,抒发感慨:
其一
黄昏犹作雨纤纤,
夜静无风势转严。
但觉衾裯如泼水,
不知庭院已堆盐。
五更晓色来书幌,
半夜寒声落画檐。
试扫北台看马耳,
未随埋没有双尖。
其二
城头初日始翻鸦,
陌上晴泥已没车。
冻合玉楼寒起粟,
光摇银海眼生花。
遗蝗入地应千尺,
宿麦连云有几家。
老病自嗟诗力退,
空吟冰柱忆刘叉。
北台,即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县)的北面。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苏轼由杭州通判改任密州知州,十一月到任,正是寒冬季节,这两首诗即作于此时。
第一首写从黄昏到第二天天亮,彻夜雪飘的情景。
黄昏时节,淫雨绵绵,入夜后不知不觉转而为雪。诗人只觉被褥无一丝暖意,有如水泼在上面,而不知道庭院里已雪积成堆了。“堆盐”,即堆雪。用盐喻雪,出自《世说新语·言语》,后世诗人都喜欢效用,如白居易《对火玩雪诗》:“盈尺白盐寒。”
“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一联,世称咏雪名句。“五更”,据北宋费衮《梁溪漫志》卷七“东坡雪诗”条,“此所谓‘五更’者,甲夜至戊夜尔。自昏达旦皆若晓色。”则“五更”应总指分为五更的一整夜。庭院里的雪光反射在帷幔上,明晃晃的,诗人因寒冷未能安眠,加上“知庭院已堆盐”,所以一整夜都迷迷糊糊,误以为天将破晓。直到天色放明,借着雪光,看见了垂挂在房檐下的冰溜子,这才省悟,原来是雨转为雪,所以有这“半夜寒声”。上句写地面上积雪的反光,下句写房檐下雪水凝成的冰溜,都紧扣“雪后”的标题,且又与末二句意思连贯。
尾联“扫北台”、“看马耳”,是天明以后所为。马耳,山名,在北台的南面,“上有二石并举,望齐马耳,故世取名焉。”(《水经·潍水注》)诗人早茶起来扫除积雪,登上北台,观赏雪景,只见一片银白世界,唯有马耳山尖尖的双峰高峭兀立,没有为雪所封。原本应首先被雪覆盖的高山顶却“未随埋没”,可见这双峰如马耳一般陡直,连雪花也无法驻留其上了。
第二首继写在北台观雪景的所见所感。
太阳已升起,虽然前一晚下了一场大雪,但第二天却是冬季里难得的一个晴天。往上看,天空中一群乌鸦开始活跃起来,绕着城墙,上下翻飞;低头瞧,小路上渐渐融化的积雪被来往的车辆辗来压去,变成了稀泥,粘糊在车上;放眼望,在阳光照耀下,积雪的原野上屋似玉楼,地如银海,冻得人皮肤起粟,耀得人目眩眼花。这四句皆是白描眼前实景。诗人另有《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说:“玉楼已峥嵘。”《雪中过淮谒客》说:“万顷穿银海。”其“玉楼”、“银海”皆系实写。
颈联则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计的关切之情。大雪灭蝗,麦子得雪覆盖则来年会长得茂盛,眼前这场大雪预示着来年的丰收,在观赏雪景时,诗人没有忘记这一点。诗人十分希望把自己对来年丰收的希冀和祝愿,把这场瑞雪所引发的种种感受一一用诗表达出来,但他既老且病,诗力大不如前,只得空自磋叹,以吟诵唐代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诗人刘叉的《冰柱》诗来自慰了。刘叉是唐代诗人。韩愈善接天下士,他慕名前往,赋《冰柱》《雪车》二诗,名出卢仝、孟郊二人之上。此时诗人虽年仅三十九岁,但退出朝廷已三四年,心境不佳,且古人四十叹老亦为常事,诗人此时感叹自己年老,亦是心境使然。
元朝诗论家方回评苏轼这组诗曰:“才高气雄,下笔前无古人。”(《瀛奎律髓》卷二十一)虽有些过誉,亦道出了此诗写景“气雄”的特点。
宋代诗人张元的《雪》,想象奇特,颇为壮观:
五丁仗剑决云霓,
直取天河下帝畿。
战罢玉龙三百万,
败鳞残甲满天飞。
“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这漫天飞雪,就像被天兵天将杀败的无数条白龙身上脱落的鳞甲 ,在空中飘降。这两句诗,用三百万败阵“玉龙”的“败鳞残甲”写降落中的雪,设想奇崛,富于神话的浪漫色彩。毛泽东主席在《念奴娇·昆仑》里曾化用此两句,写为“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南宋诗人陆游的《夜大雪歌》,富有神话色彩:
朔风吹雪飞万里,
三更蔌蔌呜窗纸。
初疑天女下散花,
复恐麻姑行掷米。
诗人把雪花飘落比作天女散花、麻姑掷米,想象奇特,富有神话色彩。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观雪》,生发奇想,饶有情趣:
坐看深来尺许强,
偏於薄暮发寒光。
半空舞倦居然嬾,
一点风来特地忙。
落尽琼花天不惜,
封它梅蕊玉无香。
倩谁细橪成汤饼,
换却人间烟火肠。
诗起首的“坐看”两字领起全篇:大雪纷纷扬扬,地上积雪已深一尺有余,在这黄昏时分,更是散发着缕缕寒光。雪花在半空中舞到疲倦,显得轻柔无力;然而一缕微风吹过,又翩然起舞。上天浑然不怜惜,让琼花似的雪落尽,将梅蕊封存在冰雪之下,花香全无。最后诗人突发奇想:有谁能将这厚厚的雪做成汤和饼,来满足人们充满人间烟火的肠胃呢?
全诗由坐看雪花飞舞到感叹雪封梅香,再生发奇想,想象用雪代替米粮。前后连接自然,想象丰富,别有情趣。
再看南宋诗人黄庚的《雪》的前两联,写得极有气势:
片片随风整复斜,
飘来老鬓觉添华。
江山不夜雪千里,
天地无私玉万家。
“江山不夜雪千里”,写大雪千里飘飞的壮丽景象,极有气势;以“玉万家”比喻大雪纷飞,家家户户的屋顶都盖上厚厚的雪,像晶莹剔透的美玉,抒发了诗人对冬天的喜爱和对雪的赞美之情。
南宋诗人姜夔《钓雪亭》,抒发了孤独寂寞之情:
阑干风冷雪漫漫,
惆怅无人把钓竿。
时有官船桥畔过,
白鸥飞去落前滩。
据《吴江县志》记载,宋宁宗嘉泰三年(公元1208年),吴江县尉彭法在县境“三高祠”旁建亭,因其地名“雪滩”,又据唐柳宗元《江雪》之诗,而取名为“钓雪亭”。姜夔写此诗时已经四十八岁。
据宋人林至的《钓雪亭记》,亭东“面水波之冲,湖光之景”,“江湖一色,群鸟不度,四无人声。”姜夔这一首绝句又为钓雪亭增添了一层凄冷的气氛。
诗的开篇就把人们的视野投射到了风雪寒江的雪亭上。漫漫,无边无际。亭本名钓雪,又当此风雪交加的寒夜,独倚阑干。四顾无人,自然使人联想到柳宗元的著名绝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苙翁,独钓寒江雪。”如果这时有一位钓雪的蓑笠翁,也可稍慰诗人的寂寥之感,然而此时此地,却“无人”在寒江上风雪之中“把钓竿”,这使诗人倍加惆怅。有了这“惆怅”二字,使人感到诗人已把自己溶入这钓雪亭的风雪之中。
三四句分写官船与白鸥。诗人运用相互的直陈语式,没有描写,没有藻饰,却使官船与白鸥形象如画,船浮鸥落,并没有静止在这画面上。这突入画面的官船与白鸥是不是为风雪寒江增添了生气而稍稍慰藉了诗人的“惆怅”呢?恰恰相反。为公事而过往的官船绝非往日喧呼跃的游船画舫,独落在前滩的白鸥也绝非往日群鸟的争鸣翔集,这是一个虽在运动但却冷寂无声的场面。官船与白鸥的出现,为寒江钓雪亭更增凄寒之色,为诗人倍添惆怅之情。 这是一种反衬手法,船与鸥之动更显出诗人心境之冷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