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两篇文章里我按照网上的资料知识,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测量结果,推算出了自己的每日消耗热量估算值(参考《减脂/增肌该吃多少?这基本只是一道计算题》中)。后来在进一步学习和实践时发现,原来的推算逻辑其实有些问题…… 所以这次再根据最新所得修正下原来的总结。果然,想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营养&热量摄入之路可是并没有那么容易的。
对每日摄入热量的误判
之前我算出自己的基础代谢值约为1565,然后乘以1.55的运动强度(按照月训练计划),预测自己3月份的每日消耗总热量会达到约2426大卡。到这里并没有问题,但后面我出现了两个误判:
错误估算了运动日的热量消耗
之前我估算自己在锻炼日的热量消耗是700大卡,但后来再次查看iphone中的“健康”下的“活动能量”数据时才发现,原来我心率表的App在上传数据时有很多重复数据(更新后已修复),这导致了计算不准,现已根据最新数据重新算出均值应为600大卡。
按照运动消耗来推算营养摄入
计算摄入时不应加上运动消耗热量,因为2426这个结果已经是根据计划的运动强度得出的均值结果了,如果再按2426+600去计算摄入,那一定会导致摄入超出实际所需。
各种计算三大营养摄入量公式的本质
控制饮食,首要的就是算出三大类营养类物质每天应该摄入多少质量【蛋白质(4大卡/克),脂肪(9大卡/克),碳水化合物(4大卡/克)】。网上有不少方法,主流的有两种,都是以每日消耗总热量为被减数来计算的:
- 利用“脂肪摄入量=减脂系数×0.3、蛋白摄入量=不同情况系数×体重”,先得出这两项的摄入量,再由减法得到碳水摄入量
- 利用“蛋白摄入量=瘦体重(磅)×需求函数、碳水摄入量=每日总热量×0.5/4”,先得出此两项量,再由减法得到脂肪摄入量
总之,假设需摄入蛋白x克、脂肪y克,碳水z克,使4x+9y+4z=每日消耗总热量×[合适系数] 就是这些公式的本质了。
从营养质量反推具体食材:其实是一种排列组合
比如我按上面公式二,得到每日应摄入蛋白94g,碳水249g,脂肪65.3g,那么之后怎么推出自己该吃什么东西呢?也不难。首先我们知道自己三餐可以吃的范围,然后再借助于薄荷网,就能知道可选的食材具有多少这三大类营养物质,再进行一些排列组合就可以了。
写在最后
计算摄入是一个精密、琐碎的工程,只有你自己才能将其完成:不断在网上各式各样的食物卡路里热量和统计表中,选择一个作为参考依据,记录下自己吃的每一顿食物和热量,不断尝试和实践检验,慢慢培养自己对食材热量的敏感度,就能最终产生一杆“心中秤”(不再怎么需要真实的物理秤)。到那时,我们就能在更高的层面上享受到另一种选择健康食材的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