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国境之南
你不必万事俱备,只需放下手机1
前段时间要签一个号,因为缺少作者,所以要求很低,只需要开通、注册帐号,达到规定粉丝数就可以。
为了达到这个粉丝数,我和群里的一个小伙伴像是入了魔,一天到晚都在忙着互粉,这样两天下来,粉丝数量达到了,可是我们两个却累瘫了。因为一直放不下手机的我们什么事也没做好,更不用提效率。
粉丝数凑够的我,慢慢开始关注阅读量。
每天会在上面发布作品,然后时不时的看阅读量,我觉得这样很累,还控制不住。作为一个已经写了两年的作者,再去关注这些没有意义的数字,真的是很荒唐,可是我却乐此不疲。
有些人说,现在这个社会,想要毁掉一个孩子,就送给他一个手机就好了。
其实这句话还不完全正确,因为不止是孩子,就连大人,如果想要毁掉他,就送给他一部手机,让他使劲玩,没过多久,这个人就会彻底垮掉。
2
前几天,我看到这个软件上有一个浏览时间的计算,我看后吓一跳,原来,我每天打开这个软件的次数竟然达到了五十次之多,可有用的信息却一点也没有关注到。
我一边怀疑这些数据的真实性,一边反思自己的行为。
是呀,当作品发布以后,相比内容,我关注更多的是数据,如果没有阅读量,我会急,想想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如果阅读量上去,我也不住的看,想着破百、破千、破万。因为这样的焦虑,我在图书馆一个小时的时间,竟能拿起许多次。
我患了手机依赖症了。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其实特别多,计划晚上看书,于是下班以后,先刷微博,再刷微信,最后聊天,转头看看墙上闹钟已经指向十一点,算了,明天吧;
计划一周去健身房两次,于是周末的时候,先打车,再到健身房,先将自己捯饬一番,然后给自己拍出“很努力”锻炼的样子,然后开始修图,等到朋友圈上传完毕还是跑步的时候,健身房已经接近下班;
计划丰富自己,给自己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万事俱备,只差一个手机,于是你高兴的带着手机去上课了,前脚刚到,后脚约会、逛街、看电影的电话就来了,算了,还是去玩吧、玩吧。
后来,你不再给自己做计划了,因为你告诉自己,我已经尽力了,但是收获很少,你也告诉自己,这样的努力,真的没有意义,还不如刷刷微博,看看朋友圈来的实在。
你不必万事俱备,只需放下手机3
你熬着最漫长的夜,敷着最昂贵的面膜。
你告诉自己不是我不上进,是身边的环境不好。
其实,你有时间,也有精力,计划也很得当,脑子也够聪明,你少的只是放下手机。
据不完全统计,十几亿中国人,使用微信的用户已经达到九亿,而成年人每天打开微信的次数大概在四百次。
有这么一句话很形象:我本来准备拿出手机看看时间。等手机拿出来的时候我顺便翻了一下朋友圈,然后又看了微博和头条,回复一条信息,再把手机放回口袋,最后我想起了还没有看时间。
你看,这个时代最不缺乏的就是分散注意力。
我们总在强电碎片化阅读,在强电利用手机上的软件给自己的丰富知识和经验,可是扪心自问,当我们真正在上面学习的时候,又有几分专注?
4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最不缺乏的就是资源的获取,身边触手可及的是资源,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处于一个懵懂的、琐碎的、不系统的状态,而我们也并没有合理的利用这些资源。
前不久我加入了怀左的蜕变群,其实真正干货性的知识分享的很少,取而代之的是浓厚的学习氛围,而在放假前我们被要求读的最后一本书的《深度影响》,也是从这本书中,我明白了,其实在这个时代,我们最不缺乏的就是资源,最缺乏的是专注力。
之前我定义自己是一个还算专注的人,直到那天,我关上手机,只是半天时间,我就写出了六千字,也对文字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之前计划一星期才能完成的工作,只是在一天时间内疚完成了,我才知道自己一直是一个“伪努力者”。
你不必万事俱备,只需放下手机5
其实,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需要的是放下手机,而不是做一个只会感动自己的人。真正高效的工作,需要我们做到的是如下几点:
在学习前,整理出一张只有学习资料的桌子,没有任何电子产品,同时拒绝任何人的叨扰,营造出一种近似于图书馆的氛围。
设定番茄时钟法,每五十分钟起来活动一次,培养自己形成高度专注的能力。
有计划的将待办事情分类,分清紧急与不紧急,重要与不重要,分清主次,做事条理化。
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希望你的改变,能在下一刻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