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老师的文,总让人意想不到,看题目和第一节,我以为这个主角一定是我的婶婶,也就是叔叔的媳妇儿,读到后面才发现是我的同学。
我没有考上大学,父亲就厚着脸皮让我去跟着叔叔学医。当学徒的我,看到了同学孟喜喜的母亲,想起了那个早早被辍学的孟喜喜。
孟喜喜就是老师同学眼中叛逆的代表,学校不让干啥,她就干啥,烫头、穿高跟鞋等,走着与众不同的美,吸引着我,也吸引着我的男同学们。我为了接近她,给她送了一串葡萄。她把葡萄一粒一粒摘下来,扔给男同学。我虽然嫉妒、吃醋,但是又自豪。
但是这件事情在老师眼中是沙子,老师批评孟喜喜,问她葡萄哪里来的,她说是我的,但是她抢过来的,老师不信,孟喜喜却一口咬定这就是事实。老师问我,我支支吾吾承认是她抢过去的,胆小的我居然不如一个女孩子。
孟喜喜成了男生们女神,后来在大树下跟年级主任相遇,不知道年级主任说了什么,孟喜喜就退学了,学校给的解释是作风不正。
到此为止,我的一段回忆结束。现实里,孟喜喜的母亲洗鱼头经过我叔叔的医院。我又想起了与混混厮混的那些日子,遇到孟喜喜,她完全一副做那事的派头,我鄙视她,看不起她,可是心里又很心疼她。但她和母亲却过的风生水起,引来很多人的鄙夷,好在我的父亲还帮他们说话,人间还是有点真情在的。
我的第二段回忆结束了,再次见到孟喜喜,她来我叔叔的医院看病,可以看得出来她很痛苦。但是,叔叔刚要给她看,就被孙大娘的娘给插了队。好不容易给孙大娘做完手术,又来了个炸出眼珠子的马奎,我叔叔又去处理马奎的伤。就这样孟喜喜一直一直在等。
终于,她坚持不住,永远闭上了眼。
她的死就像一个疙瘩一样卡在心里,叔叔是故意不就她,还是别人真的比她急呢?这样的结尾有了余音不绝的效果,却像一块石头压在我心头。
孟喜喜和母亲靠自己活着,如果美本身是一种错,为什么我们还要去追求美。我们嫉妒别人的美,尤其是女性的美,就要把这种美跟肮脏联系在一起,是不是说明人性本来也是丑陋的呢。
这篇写美人的文,通篇却读不出美,只有人们嫉妒到扭曲的丑陋,人们肆意剥夺他人生存机会的冷漠,对女性的深深地不公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