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掌控自己的情绪

掌控自己的情绪

作者: Dr方木 | 来源:发表于2021-12-01 23:55 被阅读0次

【Day121】

一个成功的人必定是有良好控制能力的人,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面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对手,有时候采用何种手段已不太重要,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至关重要。

当然,控制情绪并不是说要把自己改装成没有情绪逆来顺受的怂包,过渡压抑只会适得其反,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良好的控制自我就是不要凡事都情绪化,任由情绪发展,而是要适度控制,懂得把脾气调成静音模式,不动声色地解决问题。

有一次,著名作家哈里斯和朋友在地摊买报纸,朋友很礼貌地对老板说了一声谢谢,但对方却面无表情,一语不发。

“那家伙的态度可真是太差了!”哈里斯愤愤地说道。

朋友回道:“他总是这样的”

“那你为什么还对他如此客气,还每天买他的报纸?对于这种不礼貌的人,我们大可不必如此。”

朋友却说:“哦不,我可不要让他来决定我的情绪。”

对于一个心智成熟的人来说,总是会将自己的情绪掌控在自己手中,而不是把它交到别人的手里,为别人的错误代言。只有这样,才不会因为情绪失控而做出失去理智的事。

1960年,著名心理学家瓦特.米歇尔在斯坦福大学的幼儿园进行了这样一个实验:

一群儿童依次走进一个空洞洞的房间,在房间最显著的位置,米歇尔为每个孩子放了一颗软糖。

接下来,测试老师对每一个孩子说:“谁能坚持到老师回来时还没把这颗软糖吃掉,谁就可以得到另一颗软糖作为奖励。但如果老师还没回来你就把糖吃掉的话,你就只能得到这一颗软糖了。”

实验结果发现:有些孩子自我控制力差,老师不在,受不了糖的诱惑,就把糖吃掉了。而另外一些孩子,则牢牢记住了老师的话,认为自己只要坚持一会儿,就可以得到两颗糖。于是,他们尽量克制自己。他们并非不爱吃糖,却努力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有的唱歌、有的蹦蹦跳跳、有的干脆离开座位不去看那颗软糖,一直等到老师回来。就这样,他们得到了奖励——第二颗软糖。

研究者把孩子分成两组:能够低档住诱惑、坚持下来得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和不能坚持下来只能得到一颗软糖的孩子,并对他们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查。

结果发现,长大后,那些只得到一颗糖的孩子普遍没有得到两颗糖的孩子取得的成就大。也就是说,凡是小时候缺乏控制力的,无论他的智商如何高,其成功的几率都很小;反之,那些小时候就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尤其能够通过转移注意力来控制自己的孩子,往往能够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由此看来,在决定人生成败方面,人的非智力心理素质的作用常常超过智力因素。一个高情商的人,是一个能够成熟地调控自己情绪和情感的人,同时他也就具备了调节别人情绪的能力。

相关文章

  • 掌控情绪,掌控自己

    看完了有关胡鑫宇经证实的报道,除了惋惜生命的逝去之外,更多的是心痛。他内心累积的不愉快、不舒服,以致最后和整个外部...

  • 内心强大需要哪些能力

    自我掌控能力 掌控自己选择做什么,让自己下决策的能力。 其中也包括掌控自己的情绪的能力,情绪是一种指标,情绪出现的...

  • 自己掌控情绪

    看到消息,本来有一点悲伤。 可是打开网络,铺天盖地的报道。人民自发地送行,跟着灵车跑,一起说一路走好。 我瞬间泪奔...

  • 掌控自己的情绪

    生活中总会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也总会有着自己的情绪,若处理不当甚至会影响到身边的人。 我们都要学会把控自己的情绪,...

  • 掌控自己的情绪

    有人这样定义幸福:“幸福不是拥有你想要的,而是想要你已经拥有的。” 我们常常把幸福看作一种生活目标或一个物品,当我...

  • 掌控自己的情绪

    【Day121】 一个成功的人必定是有良好控制能力的人,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面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对手,有时...

  • 掌控自己的情绪

    1.永远不要被任何人左右你的情绪。你在意谁的看法,你就成了谁的奴隶。 2.永远不要想着和谁建立多么深厚的感情,你这...

  • 掌控自己的情绪

    我越来越觉得一个人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那么这个人才是自由的,才能有幸福感可谈,才不会被眼前所受到的一点小小的刺激而...

  • 掌控情绪,方能掌控自己。

    今天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在我小时候,家里对我呵护有加,乱发脾气是我的常态。发脾气...

  • 自己的情绪自己掌控

    在我的身边有很多脾气暴躁易怒的人,包括我自己。 印象中打小就不喜欢别人说自己的不是,每次父母或家人批评,便会心生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掌控自己的情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ge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