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星光简道重温经典
重温经典:吉檀迦利24

重温经典:吉檀迦利24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0-04-04 08:31 被阅读0次
重温经典:吉檀迦利24

那次泰戈尔的中国之行,传达着诗人对东方传统文化的看法,在当时中国激进狂飙的新文化背景下,这位亚洲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诚挚坦率地表达了自己对东方文化的独特见解,这些观点放在21世纪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之下,诗人以东方精神文化补就西方偏重物质的不足来达成世界和平的独到见解,联想到此后的重大事件,意味深长。

重温经典:吉檀迦利24

泰戈尔强调说:“今世界障害文化之恶魔势力如猛兽者甚多,排除责任,在于青年,排除方法,不在武器,当以道德势力,精神势力,相团结,发挥伟大之感化力,以贯彻人类和平亲爱之主旨。近世文明,转尚物质,并不为贵,亚洲民族,自具可贵之固有的文明,宜发扬而光大之,运用人类之灵魂,发展其想象力,于一切文化事业,为光明正大之组织,是则中印两国之大幸,抑亦全世界之福也。”显然,他认为东方文化的精神,可补救西方偏重物质的不足,达成世界和平。

重温经典:吉檀迦利24

印度诗人的话语,借助中国杰出诗人徐志摩的表述,让观众们沉醉了。当天体育馆里聚集了中外人士六七千人,有些校外的农夫、工人也来了。虽然这些人多半听不懂英文,他们还是蜂拥而至,一睹传说中的大诗人的风采。那天由于现场人太多,还发生了一个意外正当泰戈尔讲得痛快淋漓时,忽然场内发出扑嗵一声巨响。原来体育馆楼上横板因超载过多开裂,几乎坍塌。好在,没有人员受伤,演讲很快就继续进行。

重温经典:吉檀迦利24
87
在无望的希望中,我在房里的每一个角落找她;我找不到她。
我的房子很小,一旦丢了东西就永远找不回来。
但是你的房子是无边无际的,我的主,为着找她,我来到了你的门前。
我站在你薄暮金色的天穹下,向你抬起渴望的眼。
我来到了永恒的边涯,在这里万物不灭——无论是希望,是幸福,或是从泪眼中望见的人面。
呵,把我空虚的生命浸到这海洋里罢,跳进这最深的完满里罢。让我在宇宙的完整里,感觉一次那失去的温馨的接触罢。

☞对永恒的探索与追求,一直是诗人反复表达的重要主题,“我来到了永恒的边涯,在这里,万物不灭——无论是希望,是幸福,或是从泪眼中望见的人面”。他在对立统一中窥见永恒的奥秘:无望的希望,空虚的圆满,残缺的完整,甚至包括丟失的寻找,无边无际的边涯……许多学者在《吉檀迦利》里发现了最深邃的思想和最神秘的东方哲学,如同在宇宙中看见璀璨的星光及其背后的黑洞。(安居士/海滨20200330)

88
破庙里的神呵!七弦琴的断线不再弹唱赞美你的诗歌。晚钟也不再宣告礼拜你的时间。你周围的空气是寂静的。
流荡的春风来到你荒凉的居所。它带来了香花的消失——就是那素来供养你的香花,现在却无人来呈献了。
你的礼拜者,那些漂泊的惯旅,永远在企望那还未得到的恩典。黄昏来到,灯光明灭于尘影之中,他困乏地带着饥饿的心回到这破庙里来。
许多佳节都在静默中来到,破庙的神呵。许多礼拜之夜,也在无火无灯中度过了。
精巧的艺术家,造了许多新的神像,当他们的末日来到了,便被抛入遗忘的圣河里。
只有破庙的神遗留在无人礼拜的,不死的冷淡之中。

☞破庙里的神,遗留在无人礼拜的不死的冷淡之中,诗人不止于一味的礼赞,“七弦琴的断线不再弹唱赞美你的诗歌。晚钟也不再宣告礼拜你的时间。你周围的空气是寂静的”,他对现实世界中人们对信仰本身的不虔诚也提出尖锐的批判:“精巧的艺术家,造了许多新的神像,当他们的末日来到了,便被抛入遗忘的圣河里”。诗人不仅批判现实,也同自己的内心作斗争:“我曾把充分的时间,用在理欲交战里,但如今是我暇日游侣的雅兴,把我的心拉到他那里去;我也不知道这忽然的召唤,会引到什么突出的奇景”。他不再高调地礼赞诸神,“从那时起我轻声细语。我心里的话要用歌曲低唱出来”,这正是《吉檀迦利》充满无尽的变化的魅力之所在。(安居士/海滨20200330)

89
我不再高谈阔论了——这是我主的意旨。从那时起我轻声细语。我心里的话要用歌曲低唱出来。
人们急急忙忙地到国王的市场上去,买卖的人都在那里。
但在工作正忙的正午,我就早早地离开。
那就让花朵在我的园中开放,虽然花时未到;让蜜蜂在中午奏起他们慵懒的嗡哼。
我曾把充分的时间,用在理欲交战里,但如今是我暇日游侣的雅兴,把我的心拉到他那里去;我也不知道这忽然的召唤,会引到什么突出的奇景。

长按赞赏码,感谢您的鼓励支持!

重温经典:吉檀迦利24

相关文章

  • 重温经典:吉檀迦利24

    那次泰戈尔的中国之行,传达着诗人对东方传统文化的看法,在当时中国激进狂飙的新文化背景下,这位亚洲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

  • 重温经典:吉檀迦利1

    《吉檀迦利》是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佳作。英国画家威廉·罗森斯坦说它是“一种崭新类型的诗,是神秘主义高水平的伟大...

  • 重温经典:吉檀迦利4

    那些已逝的青春岁月里,因为有了这样诗性阳光的照耀,而使我产生了“泛灵论”的思想念头:大自然的虫鱼鸟兽、花草树木,仿...

  • 重温经典:吉檀迦利6

    泰戈尔凭借《吉檀迦利》获得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这也是我重温经典的原因之一,这本薄薄的诗集深藏了一个人的青春,从...

  • 重温经典:吉檀迦利13

    在世界趋向一体化的进程中,同质同构的艺术品愈来愈多,极易引发人们的审美疲劳,消磨人的创作灵感,批量化的生产流水线更...

  • 重温经典:吉檀迦利8

    许多年过去了,彼时在一家军工企业的露天电影场看《流浪者》的时候,印度的种姓制度造成的后遗症,流浪汉拉兹和法官的女儿...

  • 重温经典:吉檀迦利10

    在我有限的阅读经验中,还能隐约记得孩提时代的漫长暑假,除了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削土豆、剁猪草,或去田...

  • 重温经典:吉檀迦利14

    多年以前,当我迷恋这部作品,并深受其影响,悄悄写下最青涩稚嫩却又最清澈纯粹的散文诗的时候,我并未像现在这样从比较文...

  • 重温经典:吉檀迦利2

    多年以后,记忆里那个遥远的金色十月,依然闪耀着诗意的光芒,飘荡着丝丝缕缕的桂花清香,更难以忘怀的是泰戈尔的《吉檀迦...

  • 重温经典:吉檀迦利7

    彼时阅历尚浅,但记忆力和悟性不错,“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恰似好友需要更多时间相处与交流,从整体到局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温经典:吉檀迦利2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kvc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