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五莲村名由来之十二:崮寺头

五莲村名由来之十二:崮寺头

作者: 等待戈多0619 | 来源:发表于2017-06-15 07:54 被阅读0次

       崮寺头(叩官镇):明初,王姓由江苏海州迁此立村,以村西崮顶上有尼姑庵得名崮寺东头,后简称今名。

       崮寺头村坐落于齐鲁佛教名山——五莲山东南麓3公里处,东、南、西三面丘岭环绕,北面由两条河流交汇淤积而成数百亩洼地良田,远看呈一个硕大的U字型风水宝地。在这个村里,祖祖辈辈流传着一首民谣:“三岭鼎立二河淌,寺庵坐在崮顶上,天塌下来岭支撑,安心农桑生活畅。”

       崮顶是西岭向东北方延伸出的突立之地,三面悬崖陡峭如削。崮北、崮西是一望无际的沼泽洼地,汪水相连,芦苇片片,凸处古树参天。再往北是从九仙山南麓汇流而成的崖头河。崮东有从花山顺流而下的清溪长流。崮顶平展硕大,土肥地沃,坐落着一尼姑庵,名曰崮寺庵。

       相传,南宋末年,安阳城中一豪富家的小姐阿秀同两个佣女,因家中亲人尽失,面对朝廷腐败堕落,便生遁入空门、皈依佛门之念。她游遍九仙山一带山水,选定崮顶结茅建庵,取名崮寺庵。没几年工夫,寺庵由茅屋小院发展成墨墙黛瓦、丹青缭绕的四合院,正殿内祀金身菩萨慈容端坐,气轩眉宇,仪态昂貌,引来香客云挤,香火旺盛。左右厢房玲珑,重轩三阶,禅房周通。因庵处岭环水绕,茂林苍郁,芦翠蓁青,绿草如茵,故又称翠薇庵。身为主持的阿秀取法号惠善,身着尼装同众尼姑诵经念佛,潜心修身养性,因而香火繁盛,佛事盛旺。惠善法师常往来于九仙山侔云寺、马耳山隐龙寺交流佛事,讲经阐教,法名四扬,时有“山前三寺”之誉。

       村西那口古井距庵咫尺,传为惠善法师石围庵泉。小井在王姓立村后砌成深5米,内直径1.2米,井口呈方形,井台用4块巨石铺成。井底是用4块栗木做成的井字形木框,铺在井壁石头底下做基木,栗木在水中至今不腐,坚固如初。井水清洌甘甜,泉涌如注,即使遇有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也足够全村人畜用水。村民都喜欢用这井水泡茶,历称上乘沏茶用水。现时,许多农户虽在院内打了压水井,但常饮茶者,或家来客人,都来这井挑水,烧沸冲茶。这井源于惠善,故称“通神井”。虽庙毁佛去,但村里不少人在每年的大年初一端上供品,带上烧纸和鞭炮,到井边敬神佛,乞求赐福,保佑一年风调雨顺,大吉大利。

相关文章

  • 五莲村名由来之十二:崮寺头

    崮寺头(叩官镇):明初,王姓由江苏海州迁此立村,以村西崮顶上有尼姑庵得名崮寺东头,后简称今名。 崮寺头...

  • 五莲村名由来之十二:庄沟

    庄沟(户部乡):清末张姓迁此,后吴、杨、夏等姓迁入,散居两崖看山,1956年合为一个行政村,以东崖巨石形似拴...

  • 五莲村名由来之十五:北山

    北山(叩官镇):清乾隆四十五年,一高姓道士和师傅来此化缘,看此地风水好,高姓道士还俗在此立村,取名大耳村,1...

  • 唐朝贡品一由吾藕

    唐朝贡品~由吾藕(西施莲) 出费城西15公里,有由吾崮,崮下有村,叫由吾村,这里四面环山,三面绕水,形成天然的小盆...

  • 五莲村名由来之二十二:井家庄

    井家庄(户部乡):明初,井姓立村,故名。后井姓他迁,明正德十三年,王姓迁入,村名依旧。 沿村中央的...

  • 三月赏花六月摘杏,还有比于家崮子更好的去处吗?

    在五莲,提到杏花,大家可能首先想到驼石沟,鲜少有人知道叩官镇于家崮子村那漫山遍野的杏花。虽然有公众号推送过于家崮子...

  • 五莲村名由来之三十:丹土村

    丹土村(潮河镇):清康熙年间,王姓从叩官崮寺头迁此,居现址东北角,取名东北楼,同时刘姓迁入居西南角,取名棘...

  • 五莲村名由来之十七:少山村

    少山村(户部乡):明崇祯年间,李姓从今槎河迁此立村,以姓氏取名李家庄子。1981年地名标准化处理时,因与许孟...

  • 五莲村名由来之十九:上沟

    上沟(户部乡):清康熙年间,邱姓和许姓迁此立村,当时树木茂密,且居龙潭沟上游,取名上林村,后演变为今名。 ...

  • 五莲村名由来之十三:庄沟

    庄沟(户部乡):清末张姓迁此,后吴、杨、夏等姓迁入,散居两崖看山,1956年合为一个行政村,以东崖巨石形似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莲村名由来之十二:崮寺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ky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