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规矩,开始学习新编程语言的第一步,来个hello world咯。
要对得起go的名声,就来个web版的hello world吧2333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net/http"
)
type Hello struct{}
func (h Hello) ServeHTTP(w http.ResponseWriter,r *http.Request) {
fmt.Fprint(w, "Hello World!")
}
func main() {
var h Hello
http.ListenAndServe("localhost:2333", h)
}
$ go run main.go
浏览器打开localhost:2333,Hello World!
标新立异不是你的错,可长得丑就是你的错了
每一个go程序都是包,这里导出包名为main
package main
导入包,fmt用于输入输出,net/http用于http服务
import(
"fmt"
"net/http"
)
命名一个结构体
type Hello struct{}
为Hello结构体类型添加方法,实现了ServeHTTP接口
func (h Hello) ServeHTTP(w http.ResponseWriter,r *http.Request) {
fmt.Fprint(w, "Hello World!")
}
入口函数,先声明h,再启动http监听服务
func main() {
var h Hello
http.ListenAndServe("localhost:2333", h)
}
看完上面这一小段程序,现在的你什么想法?
反正我敲完hello world,是被丑哭了T T
变量声明
包管理还算中规中矩,可声明变量的语法,,,你看看
声明一个int
var i int
初始化
var i int = 1
或
i := 1
声明一个int指针,最后一种方式会由编译器进行自动推导类型
var p *int 或 var p *int = &i 或 p := &i
是的你没看错,类型是放后面,和C系语言是反着来的
Golang发明者说,这样做是因为C系语言的变量声明方法不好,哪里不好了呢,拿函数指针举了个栗子
声明一个简单的C函数指针
int (*fp)(int a, int b)
不难理解吧fp是一个函数指针,接受两个int参数,返回类型也是int。这里将fp插入声明的类型中去,很直观。
可是如果复杂一点,第一个参数也是个函数指针呢
int (*fp)(int (*ff)(int x, int y), int b)
将int a 替换成 int (*ff)(int x, int y)就是了,已经有点难以直接看懂了是不是。当然可以省略变量名试一下
int (*fp)(int (*)(int ,int), int)
上面这样还是算可以瞄一下看懂的,可是万一,这个函数指针的返回类型也是一个函数指针呢,,,,
int (*(*fp)(int (*)(int, int), int))(int, int)
谁能一下子看懂我就服了,会出现这样难以阅读的问题,是因为C的函数指针声明,将变量名字插入声明类型本身中去了。这样你就要一会从右往左读一会又要从左往右读
那如果是Go的话,会怎样声明呢
f func(func(int,int) int, int) func(int, int)int
变量名字和类型本身分开了,变量名字放前面,类型在后面,从始至终由左往右读。func表示这是个函数,括号开始,接下来func表示第一个参数也是个函数,这个函数参数是两个int,其返回类型是int,也即func(int ,int) int,接下来还有个int参数,括号结束。然后是这个函数的返回类型,返回类型为func(int, int) int,即这个返回类型是接受两个int参数返回一个int的函数。
嗯,,,看起来不明觉厉吧,我是觉得这真是品味问题,不关可读性的事,C系语言的声明方式挺好的,除了函数指针这一块有点绕之外,没其他坏处。而var i int = 1,这也太丑了点吧=。=
你的 { 放哪里
这也是个个人品味问题了吧。爱放哪放哪,
见过的大概三种
int main()
{
if(,,,)
{
,,,,,
}
else
{
,,,,
}
}
int main()
{
if(,,,,,) {
,,,,
}else {
,,,,
}
}
int main() {
if(,,,,,) {
,,,
}else {
,,,
}
}
项目中肯定要统一,但是语言不应该强求程序员要用哪种,Python强制缩进都骂声一片了,go更作死,所有 { 必须在行后,不可以另起一行!否则编译都不让过。幸亏我早习惯了google编程风格那一套,对我没影响,可是就是不开森。用哪种是一回事,能不能自由选择又是另外一回事。我觉得Google Golang开发团队有点将个人喜好强加给其他开发者了。
没有类,只有接口
回过头来看hello world
http.ListenAndServe("localhost:2333", h)
这一句做了什么呢?它绑定了一个端口,请求交给h处理,那h是个什么东西呢?是我们刚刚声明的类型Hello,只要Hello实现了接口ServeHTTP,就能作为参数传给http.ListenAndServe。
在package http中,这个接口是这样定义的
package http
type Handler interface {
ServeHTTP(w ResponseWriter, r *Request)
}
然后我们为Hello 实现这个接口,http.ResponseWrite和http,Request由http.Handler负责传入,我们只要将"Hello World!"写入ResponseWrite中就好了。
func (h Hello) ServeHTTP(w http.ResponseWriter,r *http.Request) {
fmt.Fprint(w, "Hello World!")
}
如果你写过其他语言的类似http服务,就会知道这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东西啊。。。丑不丑见仁见智咯。
关于Golang系列
最近在学Golang,想把所学的整理出来成为一个系列,这是第一篇。hello world入门级别。
语法不会细说,主要写Go的并发处理。这也是Golang的主战场。
感觉Golang作为工程语言是合适的,尤其在后端开发,高并发的应用场景很是适合,加上编译完成就是二进制包,不需要像python或者java那样另外装运行坏境,部署方便。而且性能也是6666的,Golang = C++的性能 + Python的开发效率,毕竟Google是它爹啊。而对于语言本身呢,除了并发原生支持那一块,就乏善可陈了,离学院派很是遥远。可是可是,又有C++的性能,又有Python的开发效率,颜值是低了点,可还是能让人喜欢上的哈哈哈哈。
先挖坑在这里了,如果有想看的,点个赞我尽快写哈 =。=
原文转自谢培阳的博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