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待朗诵文章(周卫英老师专用)
(1034)读《华杉讲透论语》21:学问的境界

(1034)读《华杉讲透论语》21:学问的境界

作者: 静迎 | 来源:发表于2023-02-15 23:13 被阅读0次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释义:

十五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孔子是讲他求学上进五十五年的进步感受。

五十五年的求学生涯,孔子说他走过了六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十五岁开始有志于求学。

第二个阶段,是三十而立。“立”不仅是自立,还是立志。十五岁有志于学,又过了十五年,那志才立住。可见立志很难,要有定向才行。

第三个阶段,四十而不惑。又修了十年,对事物当然之理,表里精粗,了然明白,无所疑惑。外界一切言论事变,都知道它怎么回事,对其深刻处、究竟处、相互会通处,我都晓得。就像今天这社会,发生什么事,谁说什么话,它怎么回事,你都一眼看明,这叫不惑,俗称“明白人”。到四十岁成了明白人。

第四个阶段,五十而知天命。还是讲守志之难!四十岁成了“明白人”,但内心还是不够强大,你越往前进,遇到的困难越大。所以就得知天命,给自己注入天命的“原力”。

天命,是人生一切当然的道义与职责。即天命在我,我是听天所命!这就是王阳明说的“致良知”,平定宸濠之乱后,在暗无天日的朝政,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他凭着天命良知,“我心光明”一往无畏,战胜了所有困难。

第五个阶段,六十而耳顺。大风大浪过来了,见多了,外界的一切相反的意见与言论,一切违逆不顺的反应与刺激,既然我自己能立,能不惑,又能以天命处之,所以都不觉得刺耳。我知道它是怎么回事,能心平气顺地去帮助它、教化它。

第六个阶段,“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了。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如果越了规矩法度,他自己就不舒服、不得劲、不安心,马上自动会调整过来,人生进入自动巡航,无论处理什么人、什么事,不用勉强自己,自然就能做到恰到好处,分毫不差!

此时就能知行合一了。

感悟:对照孔子走过的人生阶段,我不由地想:开始明白似乎有些晚,但是没有耽误“四十而不惑”,还是渐渐明白些了。

关注修身、修心,努力学习,坚持写作,规划人生,还好没有虚度。虽不及圣人先贤,却也能慢慢困醒。

这得益于虚心学习,读书进取。如此,也越发爱上读书写作。不是所有人都把写作当作一种生活,但是我觉得它就是生活,不仅如此,它还是我雷打不动的信仰。

相关文章

  • (1034)读《华杉讲透论语》21:学问的境界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释义...

  • 好书记录v20190217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华杉讲透论语》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 《华杉讲透孟子》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

  • 《华杉讲透论语》

    《华杉讲透论语》 ...

  • #华与华书房#五个儒家论【1】忠

    前天写完了《华杉讲透大学中庸》,完成了我写儒家经典注解的计划。《华杉讲透论语》去年已经出版,《华杉讲透孟子》今年三...

  • 这5本书,今年读透1本就了不得

    一,华杉讲透论语 论语是国学经典,排在首位毋庸置疑。然而原著比较难懂,找一本好的论语解读书很难,而《华杉讲透论语》...

  • 华杉讲透《论语》感悟2—孝悌即为仁之根本

    华杉讲透《论语》感悟2—孝悌即为仁之根本 今天继续读经典—华杉讲透《论语》,学习了学而篇中的孝悌是为仁之根本,原文...

  • 2018-08-01

    昨天,朋友送了我们家一本华杉讲透《论语》,惊喜,因为正在得到里面听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平实的语言,还原了...

  • 254

    最近打算好好读一读《论语》,先是找了好几个讲论语的书,比如《论语别裁》、《孔子的智慧》、《华杉讲透论语》、《孔子传...

  • 反思:正心

    《论语》读完了,今天开始读《孟子》,还是华杉老师的《华杉讲透孟子》,全书开篇第一章就是大家熟知的孟子见梁惠王,原文...

  • 《华杉讲透论语》·孔子学问进阶的六重境界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华杉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034)读《华杉讲透论语》21:学问的境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ae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