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杂文小品故事散文
散文:我们年轻时——那间小平房,那个幸福的小窝

散文:我们年轻时——那间小平房,那个幸福的小窝

作者: 曹会智1965 | 来源:发表于2020-11-07 06:07 被阅读0次

    文/曹会智

    1988年到1997年期间,我和妻在一间小平房里生活。那间小平房,是我们第一个幸福小窝。

    01 住进小平房

    1986年7月,我大学毕业,选择留在家乡洛阳,被分配到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工作。到拖厂组织部报到后,单位把我安排到东方饭店暂住。后来,我搬到拖厂四号十八单身宿舍居住。

    1987年10月,我与妻登记结婚,妻学校分我们一间小平房。我找厂里要了一辆卡车,回到老家诸葛乡西马村,把父母请木匠做的大立柜、写字台和大床拉到洛阳,搬进这间小平房。

    我们的小平房在这一排十五间房的中央。这排小平房的北边,是学校的一栋四层楼房,两栋建筑平行,相距五六米远,中间种植着一排高大的杨树。这一高一矮两栋建筑,错落有致,构成一个独立的小院。小院四周均有界墙,与别的院子隔开。小院西边的界墙开有一个大门,门外是南北走向的青岛南路,大门对面是王府庄村。门前青岛南路这一段是个缓坡,呈南高北低之势。顺路北下不远处,是洛阳市最繁华的上海市场,而南上不远,过了防洪渠,就是孙旗屯村。

    当年,为了赶上这批分房,妻屈尊连夜步行到单身宿舍找我,说她们学校要分房子,需要有结婚证,而我刚刚到了国家法定结婚年龄。后来,妻子有时想显摆一下她的高傲,说我们恋爱时,她当时并有没看上我,是我追的她。我就打趣她,说是她去找我结婚的,惹得她一阵子嗔怪。

    有人说我结婚早,其实都是这间小平房闹的。若不是赶着要房子,我可能不急于结婚。我刚参加工作时,每月工资只有50多元,买了一辆拖厂自己生产的东方牌26自行车就花掉了178元,还是拖厂组织部开的介绍信,享受的优惠价。可以说,当年结婚时,除了我年龄够结婚条件,完全没有结婚的经济基础。

    “当时还有一样家用电器呢!”

    “什么家用电器?”

    “ ——手电筒呗!”

    这是小品《昨天今天明天》里的一段经典幽默。我结婚时的家用电器,其实也多不到哪儿,除了学校房间配好的那一根日光灯和一盏白炽灯,别无长物。

    得知我准备结婚,父母资助了我700元钱,我们才又买了一张圆形折叠餐桌,四把折叠椅子,一个衣架等。但是,等到我给妻买衣服时,已经捉襟见肘,钱不够了,西服和棉袄只能让妻子选择买其中一样,这件事现在提起来,妻还多有怨言。

    结婚典礼就更省事了。1988年2月,立春节气前的一天,我和妻等六对新人参加了她们学校的集体婚礼,简单而隆重。从此,我们步入婚姻的殿堂,小平房就是我们的洞房了。

    02 小平房的生活

    小窝没有家电,基本上是一穷二白。结婚后,我向同事借钱凑了520元,才买了一台虹美牌14吋黑白电视机。再后来,我们慢慢攒钱,先添置了一台星球牌收录机,后在上百大楼买了一台香雪海牌193升电冰箱,找同事用三轮车拉回家。家里的第一台洗衣机,是一台单缸的,是我花50元买的二手货。

    妻子有时揶揄我说:“跟你过日子,穷死了。结婚大床上没铺席子,只铺了一条粗布单子,床板潮湿,粗布单子都发霉了。买一个832型节煤炉开火做饭,吃饭时才发现家里没有买筷子,还是邻居把人家的筷子送来两双,我们才吃上饭。”

    夏天的时候,小平房里很热,我买了一个吊扇装上。再热一点,实在没办法了,我们就在地上铺了席子,席地而睡。

    1989年秋天,我们添了一个千金,变成了三口之家。妻歇完产假,就把女儿带到她们学校的哺乳室里上班。我们自己带孩子,我很感谢妻的辛苦付出。

    小平房没有独立卫生间,只有这一排平房西头的一个公共厕所,还是个旱厕。女儿小的时候,经常仰脸看看对面的楼房,然后转过脸来两眼瞅着我问:“爸,我们啥时候才能住上带卫生间的房子啊?”

    有一年夏天,妻回了娘家,我下午下班回家,掀开门上的竹帘子,发现门开着,心中暗叫不好。进屋一看,大立柜门大开,朝南的窗户开着,窗户框里竖立的钢筋被拉开,应该是有小偷拉开钢筋钻进房间了。家里也没啥金贵物品,但母亲送给我女儿的一套银饰品(银项圈、银手镯等)丢光了。当时我们虽然也报了案,但没啥用,只能请人把窗户上的竖钢筋用横撑焊牢固,门口装上防盗门。直到现在,我心里还有阴影,有时还会梦到这间小平房,梦到被撬开的窗户。

    当然,小平房里也有很多欢乐。那时候,除了正常上班工作,我们没有下岗失业的担忧,日子虽然清苦,但生存压力不大,所以整天乐呵呵的。

    起初那几年,政府还有冬储白菜供应,我就在小平房门口的杨树之间挖个大坑,储藏大白菜。我在门口空地上垒个台子,弄了一块水泥板放上去,就成了我们的露天餐桌。左邻右舍,有时会端了饭菜过来一起吃饭,互相尝尝饭菜手艺,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我在平房门口种了一棵葡萄树,搭了架子,让葡萄藤爬满架子,把水泥台都给遮住了。夏天,我从屋里扯了根电线出来,接上个大白炽灯泡,挂在葡萄架子上,晚上照得院子里一片通明。我们一帮人吃完晚饭,围坐在水泥台边上打扑克,六个人挤三家,旁边还有观众,七嘴八舌吆喝着,甚是热闹。等葡萄熟了的时候,我把葡萄剪下来装筐,召集院子里的一帮大小孩子们过来一起开“葡萄会”,让每个孩子表演节目,奖葡萄吃。孩子们争着表演,大人们在一旁开心地陪着。

    后来,我自己把小平房向前接了一小间。门框和窗户是弟弟和堂弟蹬着三轮车从西马村大老远送过来的,房顶的大梁是我找的一根枯树干。我找来石棉瓦,和弟弟爬上去一块块铺上,再铺一些油毡遮盖,油毡上压了砖块,防止油毡被风吹跑。门是我自己用木板拼合钉成的,刷了红色的油漆,装上最简单的门鼻,挂了明锁防盗。

    03 小平房时的奋斗

    当时,我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不管风吹雨打,无论严冬酷暑。有一年夏天,早上下暴雨,我骑着自行车去厂里参加防汛,走至西苑路,雨水顺着马路流得很急,我只能推着自行车走。到了拖厂大门口,那里也堵了沙袋,积水很深,水淹到了大腿。

    1989年,女儿快出生的时候,岳母提前来洛阳帮着照顾。有一天,为了赶工作,我一天一夜没回家。岳母不放心,让妻骑车到单位找我,看看我咋回事。女儿出生时,我正上夜班。我晚上上班,白天去医院,没有请过一天假。妻生产后,我回到家里休息。白天,岳母做好饭,催我起床去医院给妻送,我困得眼睛都不想睁。

    记得有一年春节过后,妻在娘家还没有回来,我一个人要上班,就把女儿托付给邻居,让她白天去邻居家。我早上上班走的时候,搬了个小凳子,让女儿坐在邻居家门前,等人家起床再进去。女儿很懂事,规规矩矩地坐着,和我挥手再见。那天中午我下班回家,听说邻居忘了这茬事,她们很晚才起床,我女儿就一直冒着寒风,坐在邻居家门口。我听邻居说了,心疼极了,一把抱起才两岁多的女儿回到小平房,把她紧紧地搂在怀里,泪往心里流。那是一位父亲的心酸,是深深的愧疚和自责,我感觉亏欠了女儿,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

    小平房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着,有清贫,也有幸福,有心酸,也有希望。

    04 搬离小平房

    九几年,妻学校集资盖房时,我们没有钱,硬是东拼西凑了16000元交了首付。新房子在青岛南路北面,离上海市场更近一些。

    1997年,新房子盖成,简单装修一下,我们就搬过去住了,小平房又交回了学校。我们的新家终于有了独立卫生间,可以随时洗澡,女儿也有了她的一间闺房。

    再后来,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我买了一辆汽车,除了代步上班,还能开车陪妻子回娘家,接岳母来洛阳住。有一次,妻子坐在车里对我慨叹:“没想到,我跟着你还能坐上汽车。”

    是啊,我们住在小平房里的时候,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所以,我们不怕生活的艰难,努力工作,自己挣钱,慢慢改善生活。用劳动改变生活,我们很安心。

    时代在发展,我们辛勤地劳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幸福的日子已经在不经意间悄然而至。

    05回望小平房

    人都会怀旧。后来,我也曾陪着妻女回到小平房看过,寻找我们的岁月记忆。我看到小平房上加盖了二层楼,成了社区办公室。前一段时间,我再去看,小平房已经进不去了,那个小院被挡板围了起来,准备拆除搞开发。

    站在新修的青岛路上,凭栏向下回望即将被拆掉的小平房,我的心里有诸多感慨,岁月悠悠,往事已如云烟。不过我能想得开,毕竟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小平房那里或许会盖起更高更多更漂亮的房子呢!

    今天,我们已经有了更宽敞的住房,但小平房的奋斗史却已经铭记在心,并且历久弥新。我知道,无奋斗,不青春。有付出,就一定有回报,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散文:我们年轻时——那间小平房,那个幸福的小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ct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