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性乐观派: 一部人类经济进步史
原作名: The Rational Optimist:How Prosperity Evolves
作者:马特·里德利(Matt Ridley)
译者:闾佳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书籍简介
20世纪60年代人口爆炸和全球饥荒令人忧心忡忡,70年代资源枯竭甚嚣尘上,80年代酸雨来了,90年代轮到瘟疫。21世纪初,全世界为全球变暖集体焦虑。可是,这些恐慌(除了最后一个)全都来了又走了。人类只是运气太好吗?
主流的悲观论调宣称情况正在越变越糟,但他们已经这么说了整整两百年。
再看看实际情况。食品供给、收入和人均寿命步步走高,疾病、儿童死亡率和暴力事件轮番下降;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确实变得更便宜了;继亚洲摆脱贫困之后,非洲也跟上了它的脚步;互联网、手机和集装箱运输前所未有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生活实际上越变越好,全球皆然。
本书不光阐述了情况怎样越变越好,还解释了原因。繁荣来自人人为人人效力。始于十多万年前的交换和专业分工习惯,创造出加速改善人类生活水平的集体大脑。
这本大胆的书涵盖了人类的整个历史,从石器时代说到互联网,从旧制度的积重难返讲到蒸汽机的发明,从新近的人口爆炸谈到气候变化可能的后果。天灾人祸固然必不可免,但多亏了人类发明创造的无穷能力,21世纪必将实现巨大的经济繁荣,最可能发生的不是气候的灾难性变化,而是中国人、印度人、非洲人,都过得像美国人那样欣欣向荣。
笔记
《理性乐观派:一部人类经济进步史》的作者马特·里德利是英国牛津大学博士。本书的核心观点是,现在的世界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好,并且未来还会更加美好。所以我们应该理性地保持乐观。
一、人类繁荣的起点和动力
作者梳理经济进步史,找到了一个起点,一个很简单的动作:交换。
-
1.交换与互惠
交换这个概念很容易与互惠混淆。
互惠指的是,在不同时间给对方一种相同的东西。交换指的是,同一时间给对方不同的东西。 -
2.交换是人独有的本能
一个是达尔文的例子。1834年,达尔文在火地岛碰上了与世隔绝的土著,他在笔记上写道,这些人明显地表现出他们对以物易物很有概念,达尔文给了他们一枚钉子,尽管没有表现出任何索要回报的表示,但对方还是立马用长矛挑起两条鱼递回来。现代人和原始人之间不需要任何语言,就理解了对方达成的交易。
动物身上就看不到交换的现象。作者举了第二个例子,有位动物学家在家里养了一只幼年大猩猩,陪伴自己的女儿。动物学家惊奇地发现,猩猩宝宝从来不会跟别人交换食物,而她的女儿却很慷慨,似乎分享食物给她带来很大的快乐。这说明人类在幼年时期就有交换的冲动。 -
3.交换如何带来繁荣
物物交换:它衍生出来的社会分工和贸易,是人类繁荣的第一种动力。
社会分工导致的专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社会平均劳动时间。贸易最大的好处是,让我们得以消耗他人的资源和劳动。
知识交换:知识有溢出效应,会带来科技创新。
有用的知识永远不会被忘记,存储在人类外部不断扩容的集体大脑中;知识的相遇、融合、交流、变异,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创新。创新让我们得以享受他人的发明成果。
二、悲观论者的解决方案
悲观者层出不穷的原因有三个:
- 第一个原因是,悲观基因比乐观基因更加常见。
- 第二个原因是,损失厌恶心理导致坏消息更受关注。
同样的消息,从悲观角度来讲,就比从乐观角度来讲,留给我们的印象更加深刻,这就导致了好消息不是新闻,而坏消息才吸引人。 - 第三个原因是,沉锚效应。
它也是一个心理学术语,说的是,人们在做判断和决策的时候,思维往往会被过去的信息局限,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
悲观者面对未来的答案
-
停止发展
悲观者面对未来的第一个答案是停止发展。人类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要及时喊停。但是发展是遏制不住的,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遏制不住的,市场经济背后的力量是资本,资本的本性是扩张,所以停止发展几乎不可实现。 -
寻找替代
第二个答案是,寻找替代。化石燃料污染大,就用清洁燃料,化石能源不可再生,就用可再生能源。这个办法听起来靠谱一点,其实继续推理下去就会发现,还是有问题。因为在制造清洁能源的过程中,本身就已经消耗了大量的不清洁能源。
化石能源就现阶段而言,还没有一种很理想的替代品。既然停止发展和寻找替代都不是办法。悲观主义者的解决方案都不是人类未来的出路,那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未来呢?
三、理性乐观派的解决方案
- 1.资源和环境问题
把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因为它们都是由化石燃料导致的,资源短缺是担心化石燃料不够用了,环境污染是担心燃烧化石燃料对大自然造成破坏。
理性乐观派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继续发展,让创新解决问题。资源是随着人类知识的演进而变化的。今天我们因为资源的枯竭而发愁,是否只是因为我们的知识还不够呢?如果安全可控的核聚变研发成功并广泛应用,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不就都迎刃而解了吗?
- 2.贫困问题
有人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亚洲摆脱了贫困,这很好,但是非洲怎么办呢?作者认为,解决非洲的贫困问题,不能只靠政府自上而下的援助,而要靠自下而上的贸易。
政府减少对贸易的管制,确立可靠的产权制度,有助于发展贸易。
新技术也有助于非洲发展贸易。移动电话和互联网这些新技术,降低了非洲进入国际贸易体系的门槛。
总结
- 人类繁荣的起点和动力
- 起点:交换
- 动力:
物物交换:它衍生出来的社会分工和贸易,是人类繁荣的第一种动力。
知识交换:知识有溢出效应,会带来科技创新。
- 悲观论者的解决方案
-
悲观者层出不穷的原因
悲观基因比乐观基因更加常见;
损失厌恶心理导致坏消息更受关注;
沉锚效应:做判断和决策的时候,思维往往会被过去的信息局限。 -
悲观者面对未来的答案
停止发展
寻找替代
- 理性乐观派的解决方案
-
资源和环境问题
继续发展,让创新解决问题。
-
贫困问题
发展贸易,减少贸易管制,新技术降低贸易门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