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认知天性 + 刻意练习

认知天性 + 刻意练习

作者: 晓忢 | 来源:发表于2019-06-11 22:54 被阅读0次

认知天性 + 刻意练习

轻松的学习是无效的,耗费心血的学习才是深层次的,效果也更持久。如果感到学习非常吃力,那说明你正在学习非常重要的东西
反复阅读,集中练习,是效率最低的一种方式。 -- 熟能生巧 -- 填鸭式 不会产生持久记忆,不能达到真正精通(学以致用)
检索式练习 -- 抽认卡 -- 回想事实、概念或事件 -- 间隔练习 -- 强化神经回路 -- 深度学习 -- 长期记忆
快速频繁的集中练习,只会产生短期记忆

学习后立即参加1次自测,一周后的回忆率从28%提升到39%。 立即参加3次自测与1次没有区别,对遗忘产生了免疫
一件事情中间有间隔,中断期间会有生疏感,多件事情穿插在一起做时,检索难度会更大,觉得收效不佳,实际上会让学习效果更持久
在别人教给你答案前,先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哪怕犯下些错误,效果会更好。犯错误并改正错误,是在搭建通往高层次学习的桥梁
创造性源于不设限的学习
在没有被教导的前提下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被称作“生成性学习”,在生成答案,而不是在回忆答案,生成就是试错。

自以为掌握了所学,是元认知欠佳的一个例子。 所谓元认知,就是指我们对知识掌握情况的理解
已知的已知,已知的未知,未知的未知。 -- 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

细化知识,可以无止境的学习下去。细化知识就是理解新知识的过程,细化的方法就是用知道的语言把新知识表达出来,把它和已知联系起来
每当学到新东西时,大脑会发生改变,虽然每个人天资不同,但可以通过学习,通过开发心智模型来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主动检索 -- 考试 -- 强化记忆

记忆力与创造力并不矛盾,对知识掌握的越好,就越能用有创造力的方法解决新问题
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创新也只是空中楼阁

学习的本质:知识链和记忆结

学习的三个步骤

编码 大脑把感知到的东西转化成化学与生物电形式的变化,形成一种有意义的心理表征的过程。 人类目前还不能完全理解
这种表征称为记忆痕迹,是短期记忆
巩固 把心理表征强化为长期记忆的过程。
大脑重新演练学到的东西,将新知识与过去的经验知识联系关联起来,理解的前提是具备已知(长期记忆)。
检索 把资料与不同种类的线索联系起来,将短期记忆重新编码并巩固成长期记忆。
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检索知识与学习本身同样重要

刻意练习

检索练习 间隔练习 穿插练习 多样化练习促进知识的活学活用
善用练习组合带来成长性思维

  • 间隔练习 时间不能太短而变成了重复练习,要足够出现有一点儿遗忘,又不能时间太长变成了重新学习,也不能忘掉太多东西。 至少间隔一次睡眠
  • 抽认卡 对掌握情况不同的卡片的练习频率也不同,掌握的越好的,越不用经常练习。掌握的越不好的,经常弄错的,越要频繁练习。不能作弊走捷径,感觉明白了就不练习了。
  • 穿插练习 不能是完成一个科目的全部练习再跳到下一个科目
    穿插练习提高了对异同的辨析能力,这样就可以把学习资料编码,形成更复杂、更微妙的心理表征。
  • 多样化练习 有助于学习者树立更开阔的心理模式,能够评估不断变化的条件,并调整应对方式进行适应。有助于超越暂时性记忆,步入更高层次的概念性学习

从经验中学习 从不从经验中学习的区别是"反思的习惯"(检索发生了什么?我是怎么做的?怎样才能有用?) 辅以细化加强(下次 我要采取别的什么方法?)

合意困难 在学习时故意给自己制造的麻烦,会使学习难道提高,学习效果提升
如果没有相应的背景知识或技能来顺利处理困难,就会变成不合意的,比如无法克服的困难。

欲求新知先忘与此有些矛盾的旧知,被忘掉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能让你找到并检索这些知识的线索。
如果你搬过几次家,可能就记不起来20年前的住址了,但如果是住址的选择题,应该可以轻松选出答案。记忆并没有消失,只是弄丢了打开记忆柜子的钥匙。
如果全情投入地撰写自己的往事,把早年接触的人和地方描绘出来,记忆就会像潮水一样涌现,遗忘很久的事情会被再次想起来。

心智模型

  • 元认知 对自身思维的审视
    误导人的: 感知错误、认知偏见、记忆扭曲
  • 人的两套分析机制
    1. 没头脑的自动机制 无意识的、直觉式的,瞬发式的
    2. 爱自省的受控机制 有意识地分析与推理过程,过程较慢
      导致2种分析机制判断误入歧途的方式:认知偏见,感知错觉,失实的叙事,记忆扭曲,未能意识到该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
      人们有极强的天分说服自己接受自己想看到的结论,同时否认那些不合自己心意的真相
      我们喜欢的都是那些可以完美解释自身情绪的叙事

学习风格

每个都有许多资源,表现为天赋、先验知识、智力、兴趣,以及主观能动性,这些资源塑造了我们的学习风格,以及我们弥补自己短处的办法。
语言流利与阅读能力的水平差异都是决定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有些人阅读能力较差,只能逐一辨析句中单词的意思,而抓不住文章的主线,这就是阅读障碍症。
阅读障碍症无法被治愈,但患者在帮助下可以学着解决或绕开出现的问题。
阅读障碍症患者对焦点视野中的信息理解较差,但他们解读周边视野中信息的能力远高于常人,有超出常人的大局领悟能力。

相关文章

  • 《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

    都说《认知天性》这本书是《刻意练习》的进阶版,在看过《刻意练习》后,我紧接着就开始着手看《认知天性》,结果我发现我...

  • 认知天性(后刻意练习)

    认知天性(后刻意练习) 这本书能和终身成长和刻意练习组合阅读,主题阅读,这本认知天性也是三本中给我带来帮助最大的一...

  • 认知天性 + 刻意练习

    认知天性 + 刻意练习 轻松的学习是无效的,耗费心血的学习才是深层次的,效果也更持久。如果感到学习非常吃力,那说明...

  • 刻意练习——读书笔记

    这一个星期将《刻意练习》与《认知天性》这两本书都听了一遍。人们都说《认知天性》是后现代的《刻意练习》。而且却认为在...

  • 好书

    认知天性、刻意练习、爱因斯坦传、万物皆数、孔子传

  • 刷刷小认知

    《刻意练习》里边最主要倡导的是勤奋而重复的练习,没什么捷径。昨天听《认知天性》我觉得可以把他做为《刻意练习》的升级...

  • 认知天性 阅读收获

    认知天性阅读收获 1、明白自己的学习误区 2、学会打造自己的心智模型 3、学会后刻意练习后刻意练习 大...

  • “后刻意练习”时代的到来

    认知天性之所以被叫做后刻意练习,主要原因其在《刻意练习》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加符合脑科学规律的学习方法。即间隔练习、...

  • 《认知迭代》:一个大脑实验小白鼠的自白

    文|翌汐 认知科学的书近期读了不少,比如《刻意练习》《认知天性》等等,原以为《认知迭代》这本书也是比较学术的认知科...

  • 自我提升&职场胜出的最优答案4——坚持深度工作

    回顾 具备远见是职业发展与自我提升的前提,而刻意练习与认知天性则是我们在提升过程当中非常必要、有效的方法。刻意练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天性 + 刻意练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kh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