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你拥有目标的这一刻起,一切都会变得重要起来。你所做的一切不是在使你接近目标,就是在使你远离目标,不存在中间状态。
——博多·舍费尔《财务自由之路》
那个谁,对对对,就是你。
人活三十,钱袋空空。
一年到头,惶惶终日而不知。
年底清算,财务赤字。
出发点在永远在X轴线,只有时间的水平移动,而没有目标的垂直运动,即使令人胆战的跌宕都没有,一条从原点向右的水平线。

我们这代人,总自嘲是“月光宝宝”。一年下来,所剩无几,精打细算成为了过去式。今年年初,做了个人年度“决算”,然后在第二天又做了新一年的财务预算,Excel里冰冷的数据,却激起了内心的燥热。对于我而言,消费滞后,不追潮流不买包,全年花销6位数,并且多项支出超支爆预算。尔后,给朋友发了一条信息“你有想过需要多大的收入才可以承担你的支出”这样的疑惑。同样也是迷之不解。
这大概跌到了很多人的眼镜吧。
夜深人静的时候,试着问自己几个问题:
一年下来,我入不敷出了吗?
我可以养活我自己吗(加点疾病、人生大事等砝码)?
花销的大头在哪里?
这样的生活我要摇晃到几时?
.......

身处杭州,工资水平并身边的也多为普通白领,一年下来,到手10万差不多了。在新时代里,如何优雅地生活、体面地工作、畅快地玩乐,偶尔还要排解下买房、结婚、教育、疾病等的困扰,真真是一件顶顶难的事了。
要么消费结构不合理,要么依靠“救济”,要么超支、负荷前行。诗和远方,是我们穷极一生追求的目标。拿自己举例,有多少是为这两个目标投入的?似乎眼前的苟且都还没能顾上。反说一句“小人物的心酸、无奈谁人知?”
列支的旅游玩乐、文化教养,半数都没完成,倒是淘宝和美团,占了荷包的大头、扛起了流量的大旗。当下,知识经济、知识付费,我们常为找一篇免费的论文或者摘录而上下求索,但是腾讯、爱奇艺的会员账号倒一个也不少。为买一本书,想想不看浪费,衣橱、房间却堆了很多没用的东西。
谈到出行,总是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理由:工作没空档、花销太高、人挤人没意思、商业化后的古朴已不复存在......还没攻略或者刚刚起步,又预设了大大小小的障碍。总之,提脚太难。更甭提提笔和“阅卷”了。远方真成了远方。

“2019年可能会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虽然这不能成为我们对大趋势的判定,但是有暖春,也必有寒冬。
这两年里,对不少白领来讲,大小平台暴雷的惊心动魄尚未安定,原本就紧缩的日子加上不大美丽的大环境,更要做好抵御寒冬的心理准备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的消费会有所升级,支出范围会逐渐扩大,当然,作为乐观主义而言,必然也会对自己的收入坚持发展动态的观点。但是最难过的不是未来,而是当下和最近几年。可以把收入和支出的增长形象的比喻为两列相向而行的列车,当你的支出速度超过收入增长时,它俩还没相遇,而你要么破产、要么负债,见面时,你已内流满面,远方的美好和期许也已不再。
周六,北京的一场初雪,瞬间在盆友圈走红,也悄悄画上了Novmnber的句号。
2020,正慢慢向我们走来。你,做好御寒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