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引言
闽南地区有句老话「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这句话或许放在以前可以解释很多现象,在以民国时期福建地区为背景的很多电视剧里,一个从年轻时候就勤俭持家、辛苦打拼的小伙子,到后来就摇身一变成了一方富甲的套路屡见不鲜。
但是时代是鳝变的,如果每一位出身平凡的人都对这样的话深信不疑,除去那些不可抗力,恐怕将来仍不可避免地亲身经历一回父辈的无奈——自己的努力得不到更多尊重,身边「不务正业」的亲戚反而飞黄腾达。
探究这其中的原因、并初步使自己在认知上跳开这种怪圈,正是我参加《跃迁》共读活动(严格说是领读)的动机,也是书写本文、分享个人收获的原因。2017年8月6日始至今,我想把自己到目前为止对本书、本次活动以及相关种种之感想都写下来,作为共读的一次「锚点」,以激励自己继续前行,摸索跃迁的门路。
一、读书感受
我目前的理解力水平并不算高,所以在阅读《跃迁》这本书时一直为两个问题所困扰:一是不能像大牛那样飞快地获得全书的结构,二是就算读完全书,也发现自己能读通绝大部分句子却不完全明白全书各元素间的关联。
第一个问题,是在读到P63幂律分布时意识到的。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连这本书本身也是一个「世界」——假设这本书只能供全人类读一个月,同一时间段内不同的人阅读这本书的速度和效果,不正满足很多《跃迁》提到的规律吗?然,理解力是长期刻意训练的结果,追求所谓的高速其实也是低水平勤奋。
对于这一点并不气馁,只是对于自己没办法像月晓、柠檬佳、卢埃拉(luella)三位以及其他同学那样更早读好本书感到有些可惜而已。从成长型思维看,在此书中习得的结构概念正是下次阅读时改善现状的好法宝呢。
第二个问题,从直播时老师提到的情况看并非偶然(当然也有自身原因),古典老师大概是太想让这本书见世了,所以书写本书时除了错别字偶现( ̄︶ ̄),在全书结构上也有些隐晦(・・///),这或许就是畅销书的通病吧。
但我更想说的不是其瑕疵,古典在序言XXVIII(28)也表示此书不是终点。全书自上而下始终贯彻「系统」的思维模式,而且相比纷繁复杂的元素和概念,本书强调得更多的是显眼或不显眼的「结构」——
第四章本身就在介绍结构,不赘述。
第一章侧重于时代趋势和现实背景,强调个人在新时代下对待知识应更关心「结构」式调用、对待思考更关心思考结构的独立和联机式的思考、对待新兴科技应与其形成协作结构,把陈述性知识外包给机器、把程序性知识留给自己,以及更重要的,学会利用优质的内部和外部结构,助力实现三种跃迁。
第二章侧重于战略,从全球出发,自上而下,形成了一个结构若隐若现的复杂系统。在这个系统里,要达到投入产出的非线性,利用好幂律分布和头部效应必不可少;在资源和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想做好一个领域,专注才能让你不退步,可复制的迭代才能让你持续前进。
第三章侧重于战术,强调比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统摄知识背后的结构:以问题树为学习中心,抓住源头学习,及时赋予所学知识以晶体结构,同时别忘了让知识为我所用——用输出分享,和别人互淘思想、联机学习。
第五章侧重于从系统角度倒推为人处世之道:基于世界固有的结构所展现的功能,修炼开放和专注;基于世界结构之复杂,修炼迟钝和有趣;基于人际间的多重博弈关系,修炼简单善良和可怒,因极致的聪明而极致的善良。
全书仿佛一根麻绳,帮我拉开了眼前世界背后的帷幕,让我初步窥见了投影背后的光源。虽然以上只是我个人结合自身经历和参与易仁永澄老师直播时所作笔记产生的理解,但这第一遍过还算是不虚此行吧。
二、活动参与感受
其实参与活动的起因相当简单——《跃迁》共读相当于是《思考,快与慢》社群的番外活动。这两本书,一个畅销、一个深奥(其实也畅销),但高度都摆在那里,远远望去都似乎可望不可即,学到「皮毛」都对生活有莫大的帮助——至少在认知上。
起初参加《思考快与慢》时,也是因为对「谬误」好奇,希望在阅读过程中理解自己常犯的判断错误和决策错误出现的原因、并在今后尽量避免这些谬误。《跃迁》谈的则是在结构的角度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两本书看似没有关联,然而还是有的——
前者是对后者第二章《高手战略》、第四章《破局思维》的很好的补充资料(跃迁P317也提及了前者)。
而后者对「结构」的阐述应用到读书上时想必不能更爽。张五常先生的读书方法,基本上不就是用「结构」导向读书的写照么!
除了书本身和原先共读活动有关联和互补作用,活动本身的质量也是我得以持续跟进的原因——毕竟很早就跟着幸进了,总得有些成绩做得出来吧。
活动过程最大的感受,就是时间把控上的高质量。易仁永澄这位「时间管理的行家」自然不用说,关键是大咖们在直播上也体现了他们之所以为大咖——对时机的精准把握、对内容的一丝不苟、对分享结构的清晰把控,没有这些能力,大概也谈不上跃迁。
读书本身是不创造任何价值的,改变陈旧腐败的认识、进而改变自己在关键事项上的选择才能体现本书的使用价值。参与该活动后,下一步行动是用自己的体系再解读《跃迁》,直到能摸透自己的理念在本书上的映射、并可以践行。
三、我的阅读作品
下面是五次领读直播后所作的笔记,以幕布的形式呈现。
跃迁共读中的收获内容则还在书写之中。接(一)的那句话,既然是为了边际成本递减,而自己的理解速率并不快,那就不如在这里学学司马光的精神,以慢为快吧——换句话,我对跃迁的学习还没到终点,对理解的质量还不满意,所以本栏持续更新经过认真思考后产出的共读收获。
四、意见、建议及致谢
活动进行是很顺利的,然而这也是靠着幸进团队辛苦的劳作和沟通换来的成果,他们克服了重重阻力,最后依然保证了这次领读按期按质进行,在此务必先感谢一下《跃迁》领读的全体运营团队!谢谢你们背后挥洒的汗水~
接下来是永澄老师,作为本次领读的主讲,老师在小E通有如此多常人看来超级烦人的BUG存在之情况下,依旧用自己独有的一套心法克服阻挠完成了全场活动,我由衷地佩服这样的老师;这样的长辈无论做的是什么事业,都令人心生敬畏和信服之情啊。
而后当然还要感谢一下古典老师和他亲笔签名的《跃迁》,以前因为看到《拆掉思维的墙》恶评连连、又没对古典先生有深入了解,对古少侠并不感冒。但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先生平易近人的相貌之后既然也有不凡的洞见,那就应该抛弃别人莫须有的成见,向优秀的思想弯腰致敬。
最后应该再提一提月晓、柠檬佳、Luella三位小姐姐,她们一直是跃迁乃至大部分幸进活动的头部人物,具有很深的发展潜质,这是我心中理想的学习榜样啊。
五、结语
领读活动是差不多收尾了,但是自己的学习还没结束。我宁愿化用易仁老师的一句话作为本感想文的结尾:
没能跃迁的时候就默默积累,相信长周期带来的力量;能跃迁时就千万别客气,在天时地利人和俱全之时出击。
那么,稍作休整后,就收好粮草、策马扬鞭,践行高维度的付出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