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在朋友圈相册里翻到英语职称考试的成绩图,因为时间久了,要翻一会儿。翻着翻着就流连于曾经的点滴了,看看自己曾经做了什么,别人评论了什么。就这样浪费了下午近三小时。原来我的时间是这么流逝的,要做某个事,在过程中又被其他东西吸引了注意力,然后任其沉浸里面。后来提醒自己目的,才抽离出来。应该早干预,早抽身出来的。时刻记得目的,省视有没有偏离方向,及时纠正。
晚上备课,7:30断断续续到11点,一直在做,只是偶尔穿插点其他事,还没备完。备课是无底洞,想控制多少时间做完,看取舍了。但没法应付,内心会不安。至少要把想到了的认真执行出来。现在备课,又推翻了曾经的版本。以前照书上框架上,现在更想按自己思考认可的框架上。有实践就有反思,有反思就有改变。较真而不惜时间代价,才会创造价值。随便应付只会浪费时间。
整理备份大学电脑里的资料时,又看了曾经的两个课程设计作业和实习报告,我知道每一个字都是自己敲出来的,每一个图表都是自己制作的;实习体会写得非常原汁原味,完全来自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看得出曾经做作业很较真。感谢那个不随意的自己,让现在的我看到曾经真实的经历和体验。
所以做事还是要认真、较真,随便对待价值不高,随意而为还浪费时间。(补4.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