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要读《独居的一年》是因为这本书的作者,约翰·欧文。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表示,欧文是自己的文学偶像之一。我当时非常好奇,文学大师崇拜的偶像,究竟厉害到什么程度。
于是我抱着好奇和探究的心,打开这本《独居的一年》。
封面说,这是一个爱欲与成长的故事。
书中的每个人物都有着错综复杂的情感,想当作家助理的少年艾迪,爱上了作家的妻子,比自己大二十三岁的玛丽恩,此后埃迪倾慕的都是年长的女性。
玛丽恩也爱上了埃迪,因为年少的艾迪长得极像她死去的儿子,蒂莫西。
虽然玛丽恩与埃迪爱得炽热,但也抵挡不了玛丽恩的丧子之痛。在幼小的女儿露丝四岁时,玛丽恩从所有人眼前消失了。
玛丽恩的丈夫,作家特德,在经历丧子之痛后,自甘沉沦,流连于各色已婚妇女的怀抱中。
两人的女儿露丝,在父母破碎的关系中及对哥哥们的想象中,挣扎着长大,也渐渐成为一名作家。
父亲特德自杀,离家出走的母亲自始至终从未出现,哪怕是女儿露丝的婚礼,或是女婿艾伦的葬礼。
直至露丝带着自己的孩子格雷厄姆,独自生活了一年后,才渐渐明白当年父母的心情,也在这独居的一年里,终于遇到了真爱。
而离家出走的母亲玛丽恩,在三十七年后重回旧地,与埃迪再次相逢,时间也会等人,也会为他们暂停。
书中的四人,特德、玛丽恩、埃迪、露丝最后都不约而同成为了作家,他们的故事全都写在自己的小说里,讲述着自己的人生和情感。
不得不说,欧文对人物地刻画,环境地烘托都非常到位,能让村上春树都佩服的人,确实非同凡响。
首先是对于人物地刻画,特别是对玛丽恩地刻画,一位不幸的母亲,承受着丧子的悲痛,害怕再次失去的心理,使得她不敢爱自己的女儿,只能把自己从女儿的生活中抽离。
从玛丽恩出场到消失,到三十七年后再出现,玛丽恩总带着徘徊不散的悲伤,玛丽恩再出现时对埃迪说:“悲伤会传染的,我怕把悲伤传染给你,埃迪。”但是,她已经把悲伤很好地传染给了读者。
欧文从未用重笔去刻画人物,只是在一层一层的感情叠加中,让人物的情感更饱满,饱满到让你觉得这个人物就是活生生地存在,可以马上就与他对话,或是谈场恋爱。
然后是环境地烘托,欧文把全文分为三个章节,1958年夏,1990年秋,1995年秋,他用两个秋天来缅怀那一个夏天发生的故事,用秋天的萧索反衬出夏天的绚烂。
最后他让七十六岁的玛丽恩回归到读者的视线,在玛丽恩见到女儿后,淡然地对女儿露丝说:“不就是埃迪和我嘛。”这句话与四岁的露丝初次撞见玛丽恩与埃迪做爱时说的,一摸一样。
淡漠,漫不经心的口吻下,是跨越三十七年岁月地等候与寻找,当你找到爱的时候,也就找到了自己。
正如欧文自己说的:“我不是分析家,也不是知识分子。在写作中,真正永恒的是故事、角色、欢笑和眼泪。”
欧文就是有这种魅力,让你大笑后,又陷入深深的忧伤。
书中有两首叶芝的诗,《当你老了》出现于露丝的第一任丈夫的葬礼,第二首《他翼求天国的锦缎》出现于露丝的第二次婚礼。可以说具有点睛的作用。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意沉沉
倦坐在炉边,取下这本书来
慢慢读着,追梦当年的眼神
你那柔美的神采与深幽的晕影
多少人爱过你昙花一现的身影
爱过你的美貌,以虚伪或真情,
惟独一人曾爱你那朝圣者的心
爱你哀戚的脸上岁月的留痕
在炉罩边低眉弯腰
忧戚沉思,喃喃而语
爱情是怎样逝去,又怎样步上群山
怎样在繁星之间藏住了脸。
《他翼求天国的锦缎》
假如我有天国的锦绣绸缎
那用金色银色的光线织就
黑夜、白天、黎明和傍晚
湛蓝、灰暗和漆黑的锦缎
我就把那锦缎铺在你脚下
可我,一贫如洗,只有梦
我把我的梦铺在了你脚下
轻点,因为你踏着我的梦
齐帆齐写作课&无戒90天训练营第1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