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街的这边看人,我在街的那边看你。
(一)
亲爱的,今年的七天长假,你不能回来和我团聚。这是我们结婚后的第一个假期。你说,下次,下次你一定会回来。我笑而不答。我知道,你很忙。你要站在岗位上帮助别人,看人所看的风景,维持人群拥挤的秩序。人群不断地向你涌来,你没有退却,而是和你的同事们一起组成人墙,在人群之间形成坚固的壁垒,抵御人流冲散,保证更多人的安全。
这里的游客很多,这里的路人也很多。他们说着五湖四海的话,解读这个城市的印记。而你站在那儿看人,听他们诉说迷路的烦恼,解答路线信息。也许,你不自知。你不知不觉地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因为你的善意,你的真诚,你的坚持,使更多人相信,城市,因你而美好。可你摇摇头。你说组长不走,你们也不会走。
既然我选择爱你,那么我也会支持你所热爱的事业。陪伴,就是陪你做你想做的事情。
亲爱的,你在那儿站岗,我就在这儿陪你。和你呼吸同一片天空,我很幸福。
(二)
儿子,我给你包了饺子。你什么时候回来?噢。你不回来啦。成。
放下电话,我很平静。这次,他有任务。
我有一个在路口上班的儿子,离家很近,可他很少回家。每次打电话问他何时回来,他都说在忙。久了,我也就不问了。因为他没有时间接电话。
他小时候和我说,长大了要戴白色帽子,穿反光马甲站在路中间指挥交通。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戴上白色的手套,做帅气的手势。不说话,就能整理好路。真神气!那时候的他以为路是可以像衣服一样折叠的。只要学会马路的术语,他就能掌控这条马路。
后来,他真得学会了马路的术语。他也穿上了黄绿马甲。儿时的梦成为长大后的追求。脚下的路也变成了一生的路。我突然感觉自己变老了。那时,他蹒跚学步的画面还在眼前。而现在,他在教别人走路。
我站在人行道上望着他。眉宇轩昂,步履坚定。
孩子,没有时间回来不打紧,我可以来看你。
(三)
妈妈,我听到爸爸的声音了。他在哪里?
今天,我和妈妈在步行街口拍照。人群里,我恍惚听到了爸爸的声音。
妈妈说,我听错了,爸爸不会在这里。
我仔细地辨别。那的确是爸爸的声音。
我们在人群里找爸爸。爸爸站在道口和人说话。那人不是本地人,是一位游客哥哥。他不知道如何穿过人群,找到出处。我向那人挥挥手,主动带他走出人群。那人问我是谁?我说,我是一个道路志愿者。
我们走时,他想要和我拍照。
我说,能不能加一个人吗?
他同意后,我拉来了爸爸。
爸爸走入了照片里。
我对那位游客哥哥说,谢谢你,你能给我们拍一张全家福吗?
他按下快门时,我真得觉得我们在一起过节。
爸爸,节日快乐。
团圆,人之常情。有人在团聚的时候,有人就在分离。人们总在哀伤分别的小确丧,而忽略了团聚前的小确幸。因为人过度地放大悲伤,而缩小了团聚的圆圈。
团圆,不是一个小圈,而是一个大圈。分离不过是暂时的,团聚才是永恒的。人只要相信团圆,彼此的心就会连在一起。团圆不会因为形式上的缺失,而看不到心意上的想通。
有没有发现,心不是圆的。而是用两只手组成似圆。既然爱不是完整的圆,又何必执着于形式的圆满。
你在街的这边看人,我在街的那边看你。
我们面前是一条街,却无法阻隔我们的心在一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