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选自馒头手机摄影作品)
从接触“感性”和“理性”两个词以来,就一直在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到底怎么样才能在两者之间达到平衡。
多年前看到过刘同的一句话“理性的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感性,而在该感性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当时就被这句话触动了,直到现在,还是很喜欢刘同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表达。
之前就说过,我是一个多想症患者,从正面来说就是想问题想得比较多。做每件事情之前,都会结合自己已经掌握的信息综合考虑清楚,然后再做出相应的决定。
这种处事方法确实在成长过程中给我带来比较多的好处,大多数事情都有自己的思考,不会轻易地随大流或者因为一时的冲动酿下未知的恶果。
我就这么在还没有懂得理性为何物的时候就片面地认为自己是个偏理性的人。身边的亲戚家长们经常会说一些我懂事之类的话。其实,我不过是善于隐藏自己的情感和诉求,知道哪些事我能做,哪些事我不能做,这种不同于同龄人的懂事有时候反而会让自己束缚,对那些可以自由自在地做喜欢事情的同龄人心生羡慕。
不过,终究是个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会忍不住去探索未知的事情,会忍不住表达自己青涩懵懂的情感,会忍不住想要和大人去抗争。
然而尴尬就尴尬在自己既做不到理性抑制住冲动的情感,又做不到义无反顾追去想要的,总是在两者之间来回徘徊。那种渴求而不可得的不甘心更痛苦,会一点点侵蚀你的内心,如针扎,如蚁噬。
再后来,慢慢长大了,才发现活着,本身就不是件容易的事,芸芸众生,有多少人能称心如意,顺着自己的心意生活。大多数人都在为了生活苟且。
这个事实反倒让我想开了不少,那些自己理性之后做出的判断终究是对的,有些东西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也得不到。
于是,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在不触犯法律和道德底线的情况下,在不伤害别人和自己的情况下,顺从自己的感性,听从自己的内心,没什么不可以的。喜欢一个人,就勇敢地去告白,哪儿管什么女生应该矜持之类的话;喜欢摄影就报名去学,出生二十来年了,有一个爱好不容易;喜欢写作,就坚持去写,老了再回过头来看自己的文章,一切都该如电影般历历在目吧。
理性这东西,优点在于让人三思而后行,让人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犯下大错。
理性一点,就该知道有些话说出来就收不回去了,伤到别人的心可能就很难暖回来了;
理性一点,就该知道天上掉馅饼这件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别被眼前的丁点儿好处蒙蔽了双眼;
理性一点,就该知道个人情感和道德底线可能是有冲突的,不要因为一时冲动酿下自己难以承担的后果。
可是,生活中见到了太多反而因为过度理性无法好好生活的人。
一方面,过度理性就是丧失人性,全然不顾人的自然情感。
这种理性很容易把自然激发的冲动和热烈消磨殆尽,让人变得冷酷无情。
神话故事里为了成仙成道就灭七情绝六欲的神仙其实是最冷酷无情的。他们,永远不会感受到生命中原来还有那么多珍贵的体验。
而那些神仙一旦脱离管教到人间,遇到爱情,感受到人性的美好之后,倒宁愿放弃神仙的身份。
生命中还有那么多乐趣,还有那么多珍贵的体验,而所有这一切是无法单纯来用理性的尺度来衡量的。
而另一方面,过度理性会让人变得优柔寡断。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案例:病人脑部发生了病变,只剩下理性思维能力,丧失了直觉判断能力,结果就是:无法做出决策。哪怕非常简单的事情都无法做出决策。
你左思右想,怕这怕那,结果就是你喜欢的人被别人追走了,你想要实现的梦想被别人实现了,你想要的生活被别人过上了。
很多时候,我们喜欢一个人,想做一件事,都是首先在生理上产生了冲动,才会想要继续下去。
以前年少不懂事,觉得那种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抑制住自己的情感,都能镇静理智地处理问题的人很厉害,现在想来,反而觉得有些可怕。和这样的人生活,该是有多么强大的内心。
灵小姐说,喜欢那种男生:平时说话幽默风趣甚至有点贱贱的,但是关键时候处理事情来绝不含糊。
嗯,是的,我也喜欢,生活本就该充满乐趣,整天满嘴的大道理,该会多么惹人烦。
说实话,我是在最近才体会到做一个有趣的人是多么有意思,现在想来,以前的自己简直正经的无聊。
在知乎上看到一句话,很是喜欢,“理性的好处,在于更好地认识情感和本质,在不该感情用事的时候很好地把控自己的主观情感。而不在于完全压制甚至泯灭感性的那一部分。”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有理智,可以控制自己的坏情绪。而并不是用理智来抑制自己的感性。
现在,我所认为的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在萌发感性情感的基础上理性地去做事。
人生短暂,只要不妨碍,不伤害自己和他人,尽情表现自己的感性,有何不可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