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酒酿

作者: 周槿知 | 来源:发表于2018-04-11 17:48 被阅读0次

 

侵权删

  求学他乡,最怀念的还是那一碗桂花酒酿以及做酒酿的人。

  担子上,一盏风灯当头挂着,玻璃方罩内燃着煤油浸的棉纱捻子,暗红的灯火,随担子晃悠。

  担子一头是炉子和锅,一头则装着酒酿钵子和一摞蓝花小瓷碗,还有同样的蓝花瓷调羹。

  夜风吹过,风灯和炉火都是忽闪忽闪的,枯叶起舞,在担子脚边打转转。

  “酒—酿—丸—子—哇—”。声腔颤颤,就像炉膛里摇曳的火苗,有着一份与冬夜、与风烛残年相应和的沧桑的力道……

  这种担子,曾在丰子恺的那些粗黑线条的漫画里铺陈出满纸况味,让人不胜唏嘘。

  老人从不多言语,眼睛也很少往别处看,只默默做自己的事。晶莹润泽的糯米酒酿,珠圆玉润的粒粒水子,点缀着星星点点的黄色桂花,动人的醇香随着热气飘散。

  老人酿酒酿的方法很是独特,据说是祖传的技艺,从不外传的。

  先把糯米洗净蒸熟,再用清水淘成清清爽爽的颗粒状,等沥干了水,就倒入一个大盆里。半温半凉时拌入捣成粉末的酒曲,再一勺一勺挖了,装入一个个比碗稍大一点的紫黑陶钵里,四周抹平实,只在中间留一个锥状的洞,稍许泼上一点温开水。

  拌酒曲时,若水放的太多,形成“跑酿”,最后糯米是空的,不成快,一煮就散。若是发酵过度,糯米也会空了,全是水,酒味过于浓烈;发酵不足,糯米夹生粒,咯牙,甜味不足,酒味也不足。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把那些陶钵一排排摆好,上面搭好遮尘的布帘。若在冬天,就在仓屋下面的炉灶里生火,用炉灰压上一截半燃的柴蔸,能保持一天一夜的温度。

  在几天的等待中,随着渐渐发酵,有一股诱人的甜香不可遮挡地散发出来。陶钵中间那个孔洞会渗满清亮的汁水,映得钵体泛出湿漉漉的幽光……这就是甜酒液,一闻那味道,就感到它的醇润。酒液越渗越多,最后那一大团缠结成饼状的甜酒酿子就浮在酒液中了。

  做酒的糯米也是有讲究的。老人选的是一种叫“白壳糯”,粒形饱满,蒸饭不黏,出酒香醇。

  桂花是自家后院栽的。每到深秋,枝丫间一片金黄,醉人的醇香传出几里路远。到采摘时,把被单铺在树下。微风起处,花落无声,一天下来就能收满好大一堆桂花,洗净蒸透,放太阳下晒干,拌上白糖腌入一口大缸里,就成了糖桂花。无论是做酒还是下酒酿子时放上一点,黄色的桂花在酿汁中起起落落,啜一口,那味道真是轻盈香远唇齿留香呵。

  小街的人都知道老人做的酒酿甜美芳醇,令人陶醉,许多不善饮酒者单独买回甜酒液灌入瓶子里,当做酒水,即使不在年节的日子里亦可自饮自乐。

  到了腊月里,常有人上门来买一些带桂花的酒糟回去来糟鱼糟鸡,糟猪头猪大肠,糟出深红酣畅的色泽,蒸在饭锅里,热气上来,酒香肉香就缠绕其上,未至上桌,已酿醇一室。

  桂花又是一季,风起风落,却无人再来收拾满地的落花,真是可惜了。

相关文章

  • 酒酿桂花元宵

    做法简单的很,小元宵,酒酿,桂花酱,糖,黄桃,依次放到煮锅里,熬到小元宵漂浮就可以了哦! 满屋子的桂花香味!

  • 初秋

    桂花这样香 教我满脑子想着 吃上几块桂花糕 再来一碗甜酒酿

  • 苏州旅行第二站——平江路

    街头随手拍 小吃 桂花酒酿糕(左1) 喜欢...

  • 中秋节的相遇

    常娥奔月了,不知吴刚可在否?桂花酒酿往年醇,今夜似闻桂花香。

  • 桂花糕

    一说起桂花,总让人想到月亮,想着想着,便想到桂花糕,想到桂花藕粉,想到桂花酒酿,想到桂花茶,想到秋天。 弄一碗桂花...

  • 桂花酒酿

    求学他乡,最怀念的还是那一碗桂花酒酿以及做酒酿的人。 担子上,一盏风灯当头挂着,玻璃方罩内燃着煤油浸的棉纱捻子...

  • 桂花糕

    一说起桂花,便让人想到月亮,想着想着,便想到桂花糕,想到桂花藕粉,想到桂花酒酿,想到桂花茶,想到秋天。 秋天的时候...

  • 再游南京

    早上早起,转了站台,才在上午九点半以后到了南京南,有点累。 桂花酒酿和蟹黄小笼包,桂花酒酿很平常,蟹黄小汤包不错,...

  • 南京大牌档

    啊,这个烤鸭太好吃了,就是记忆里最好吃的烤鸭的样子! 桂花拉糕,糯糯的。 酒酿。酒酿不太好吃,最好吃的酒酿是在苏州...

  • 【一叶落】菊酒酿

    【一叶落】菊酒酿 文/林海 菊酒酿。功名忘。 桂花树下鸟禽养。竹篁僻静幽,扶琴弦声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桂花酒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uz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