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看了《头脑特工队》,这不是我第一次看,然而每次看都会有新收获。今天的感受是,当你拒绝了“忧忧”,也就不能坦然的跟“乐乐”相处。
曾经工作的幼儿园有这样一个孩子。他的妈妈对我说:我没有别的要求,只要求我的孩子快乐。然而他的孩子却是班级里最暴躁的那一个,攻击性极强。我见过孩子跟妈妈的相处模式,当孩子表现出快乐时,妈妈会很欣慰的看着孩子,当孩子出现其他情绪时,比如,伤心,担忧,焦虑等等,妈妈就会表现得很暴躁。指责,谩骂,甚至肢体攻击孩子。于是这个孩子把妈妈对待他的方式,用到了跟小朋友的相处中。
婴儿游泳馆,父母和奶奶带着八个月的宝宝走进来。不知是扑面而来的热浪,还是嘈杂的环境的缘故,孩子开始哇哇大哭。奶奶把孩子抱在怀里夸张的摇晃,不停的念念有词,试图让孩子平静下来。好不容易帮孩子换完衣服,套上游泳圈放入水中,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孩子又一次嚎哭起来。奶奶重新开始念念有词,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妈妈拿出饼干,试图让孩子停止哭泣,爸爸在一旁焦虑的一边擦汗一边向旁边侧目的家长解释:我们平时不这样,别的环境也不这样,只是来这儿每次都会哭!
曾经我跟“只允许孩子快乐”的那位妈妈交流过:快乐、伤心、难过、害怕等等,都是孩子的情绪,这些是正常的,是我们一生中都不可回避的,与其只要求孩子快乐,不如引导孩子感受不同的情绪,学会与情绪更好的相处。
而游泳馆那焦虑的三位家长,我也好事的说:孩子是因恐惧而哭泣,新环境让孩子不适应,那就别强迫孩子必须要游泳,把孩子抱起来,允许他哭一会儿把情绪宣泄出来,等心里的恐惧宣泄完了自然就好了。
面对这些“不懂孩子”的家长,我隐隐有一些优越感和对孩子生长环境的遗憾的感觉。认为这些家长不学习不成长,不了解孩子,面对孩子没有更好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谅孩子的感觉。
今天,我忽然想起来我的孩子几个月时,我全职带孩子。带过孩子的家长应该了解,那个月龄段的孩子作息是很没有规律的,我的作息跟着他的时间走,自然也没有规律。甚至有时候按时吃饭都是不容易的。
一整天下来,有时会精疲力尽。到了傍晚他开始“黄昏闹”,除了我之外的其他家人更是抱都不让抱,我不得不抱起他在房间里来回走动,内心极其崩溃。
现在想来,那种崩溃的感觉背后的动力是:我努力学习如何做好妈妈,我做了很多准备,给了你无条件的接纳和爱,给了你我未曾得到过的关注、陪伴、温柔和爱,你却不如我所愿,还在我精疲力尽的时候无限的索取我的关注和抱持,你怎么跟我想的不一样?你为什么不能像我想的一样!
这样看来,我和前面的几位家长内心的感受应该是一样的。我认为我是足够好的妈妈,在照顾你的过程中我成功的自我感动,而你不断的哭泣似乎打破了我的这种自恋,仿佛在说:我不满足!于是我不能给出更多的接纳和抱持的力量,就想通过攻击和诱惑的方式让你停止哭泣,从而维护我的“我是好妈妈”的自恋。
我们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个期待,虽然表现形式和接纳度不一样,但本质都是:我有一个期待,而你与我的期待不一样,于是我或者攻击、或者诱惑、或者焦虑,或者用其他方式不接纳你真实的状态,试图用各种方式来改造你,比如:攻击指责、饼干诱惑、更多的抱你走动。背后都有改造欲。
而孩子天然的对成人隐藏在行为背后的情绪有更强的感知力,于是孩子会需要更多的宣泄情绪的机会!
于是就成就了:我们越追逐孩子快乐,孩子就越表现得与我们的期待相反。
看见真实的孩子还是只看见我们期待中的孩子
当下他就是那个不快乐、有点恐惧、有点焦虑的孩子。妈妈看见自己自恋的需要,透过自己的自恋看到真实的孩子的需求,通常这样做时孩子却能很快的平静下来。
因为不需要背负满足妈妈自恋的责任,只是宣泄自己的情绪,这样就很容易满足。
需求不一定必须满足,但一定要被真实的看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