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23652/67acf7e802bd0977.jpg)
昨晚,睡前翻开新书《格局》,一下就被吴军老师的文字深深吸引住,一个早上,就读了这本书的一大半。
《格局》是硅谷投资人吴军在继《见识》、《态度》后第三部人生进阶作品。这是一本关于“道”的书。在人的一生中,有人追求世俗的功成名就,有人追求内心的云淡风轻,但无疑,每个人追求的都是心中对于“幸福”理解的模样。而在这本书,吴军老师跟我们分享的就是,我们的命运如何走,一定程度是取决每个人的格局。
一个青年人,如果能坚持做到高速率成长、可叠加式进步,即使起点低,即使30岁还不富裕。10年后的成就也是不可限量的。
如果用10个字概括大格局的方法,那就是位置、方向、方法、步伐和节奏。任何人,不论起点高低,只要能认清自己的位置,找准方向。用正确的方法做事,提高进步的速度,同时把握好节奏,几年后就会看到一个格局比今天大很多的自己,一个让自己感到不枉此生的自己。 ——吴军《格局》
以下,我将分享给我启发的几个观点。
机会只垂青主动的人
前几天,我才在知识星球听辉哥(公众号:辉哥奇谭)语音,里面就讲到在中国教育体系下的我们,总是羞于去自我推广。我们都太内敛,害怕在公众场合去公开自己的想法,害怕在陌生人面前去宣传自己及自己的事业,甚至在领导、同事面前都羞于去表达自己。而这样的结果就是:即便我们满身才干,但因为不被看见,我们终究得不到晋升,能力也得不到发挥。相反,那些可能资质平平的人,敢去表达内心的欲望,敢去主动为自己争取机会,反而更容易得到注意,被给予机会,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
《格局》这本书也同样提到这一点:没有主动性的个人,处境会越来越困难。
反观自身以及身边的人事,确实,那些敢于主动出击的人,往往比被动的人更幸运,得到更多贵人的帮助,人生路走得更顺遂。
遇到好的机会,他们并不会因自身能力不足而退却,而是利用机会去展示自我,从中磨炼自我能力;遇到逆境,他们并不会自怨自艾,而是化被动为主动,采取行动去克服困难,变成更强大的自我,然后走出困境。甚者,主动心态的人会觉得命运是握在自我手里,更容易拥有积极的心态,思维更加活跃,行动更具创造力,而这反过来帮助他们更容易得到机会的垂青,贵人的提携。
如吴军老师在书中说的:主动做事的收益或许不会在一两天内显现出来,但是长期坚持下来,主动做事的人就能和其他人拉开距离。到了关键的时候,只有主动做事,奇迹才会发生。
尽人事,仍需听天命
可能有人觉得,认命太消极、太迷信。恰恰相反,不认命才是迷信!所谓不认命,就是以为世界上所有事情自己都能控制,这是一种妄念,是对自己的迷信。事实上,不确定性是我们这个世界固有的特征。世界上有很多我们自己甚至整个人类都无法控制的力量。承认这一点,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
——吴军《格局》
此前,我曾认为:当一个人认命时,便是他衰老的开始,因为他屈服并承认自我的无能;但如今我认为:当一个人认命时,便是他成熟的开始,因为他接受自我有所不能,学会敬畏。
世事并非像解数学题一样只有一个或两个的变量,而是多个显性隐性变量交叉交织。人力能左右的,其实很少。学会承认自己不是无所不能,我们学会在自己可控的部分尽己所能,学会尽人事,听天命。成功了,那是命运的眷顾;失败了,那也无愧于心,没有遗憾。
比才能更重要的事见识,而在见识之上还有运气。认命,知道自己不擅长什么事情,才不会因为利益大诱惑大而去接受。认命,才能清楚知道自我认知边界,才能懂得规避风险,即便是在坏运气来临时,懂得止损,斩断厄运链。
懂得休息,才能更好地生活
吴军老师是著名的硅谷投资人,日常工作一定比我们忙碌得多,但他也提醒我们不要陷入越忙越穷的窘境,不要用战术上的积极躲避战略上的懒惰。当生活、工作陷入无意义、无进步的忙碌中,要懂得停下来,好好休息。
休息的本质是从外界获得信息和能量。无论在热力学中,还是在信息论中,任何不与外界沟通的封闭系统都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也就是变得越来越无序。而破局的关键就是打破封闭系统,引入负熵。在热力学中,我们可以将负熵理解为能量,在信息论中,可以将它理解为信息。无论哪一种,都要先走出封闭的圈子。
——吴军《格局》
懂得休息,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利用休息时间,与各种人交往,则是幸福的重要的来源之一。这样不仅可以消除日常工作产生的疲惫,增加自己的幸福感,还能促使工作更有成效。
对此,我深有同感。在工作后,每年我会给自己两个假期,在假期来临之后,我就会暂时从繁忙的工作抽出,带着旅行箱去全国各地旅行,经常一走就是半个月。在旅途中,寄情于山山水水中,面对天地之大,心也不自觉开阔,工作生活的郁闷一扫而空;认识全国各地的驴友,把酒言欢,相谈甚欢,在觥筹交错间收获双倍的开心,见识不同的人生生活方式。每次旅行,虽然路途奔波身体很累,但身上的能量却因此回归。而当重新回归工作中,我会发现自己更有激情与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