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希瑟
为需求设置优先级的目的是为了将需求按照相关的重要性进行排序。
设置优先级是将需求进行排序的举措来决定他们对于权益相关者的重要性。优先级能代表需求的相对价值或者实施的顺序。设置优先级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并且会根据环境变化而发生改变。
需求之间的相互依赖将被界定清楚并且会被用来作为优先级排序的基础。优先级排序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来确保价值的最大化。
1.优先级排序的基础
影响优先级排序的典型因素有:
- 利益:根据变更的目标和主体,需求的实施给利益相关者带来的优势。所提供的利益可代表专门的功能、期望的质量、或者战略目标和商业主体。如果有很多的权益相关者,则每个团队会对利益有不同的解读。这时需要来解决矛盾和协商以致于能达成利益上的一致。
- 惩罚:没有实施某项需求所产生的后果。这包括给需求设置优先级来满足强加给组织的法规或政策要求,这些要求可能优先于其他利益相关者。惩罚也可能是指未实施改善客户体验的要求所带来的负面后果。
- 成本:为了实施需求所花费的努力和资源。关于成本的信息一般来自实施团队或第三方。客户有时会在知道成本之后改变对于需求的优先主次。成本也会跟其他条件一并考虑,比如成本-收益分析。
- 风险:在需求无法满足潜在价值,或无法满足所有价值的时候的几率。这包含很多因素,譬如实施一项需求的困难、或者权益相关者不接受解决方案中的某些部分等。如果解决方案在技术上不可行,那么这个最难解决的需求可能需要把优先级排到前面,以防在知道预计的解决方案无法交付之前耗费太多资源。
- 依存关系:一个需求必须在另一个需求满足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的关系。在有些情况下,只有同时实现相关需求才能达到效率化。这种依存关系可以是条件之外的,包括但不限于其他团队的决定、资金支持、资源可使用性。
- 时间敏感性:有时需求会交代“最好早于...”,因为在此之后需求的实施会失去价值。这也包括上市时间,如果在竞争之前交付功能,则带来的收益将成倍增长。它也可以指仅在一年的特定时间有价值的季节性功能。
- 稳定性:需求会改变,或许因为它需要更多分析或者因为权益相关者还没有完全达成一致。如果需求不稳定,那么将需要降低这项需求的优先级以防止不必要的浪费或者重新工作。
- 法规或政策合规性:为了满足强加在组织上的法规和政策而实施的需求。这些需求需要优于权益相关者的利益。
2.优先级的挑战
优先级排序是对相对价值的一种评估。每个权益相关者的价值是不同的,所以会与矛盾发生。权益相关者对于给任何一种需求设置比较低的优先级觉得困难,所以这也需要适当取舍。
不同种类的需求可能不会全部以相同的方式相应标准,并且可能会出现冲突。利益相关者可能需要权衡优先次序。
3.持续优先
随着环境的变化以及信息越来越多,优先级也会发生迁移。最初,优先级实在更高的抽象级别上完成的。随着需求的进一步细化,优先级将在更细颗粒度级别上进行,并将在必要时纳入其他优先级别的基础。在变更的各个阶段,确定优先级的依据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权益相关者可以最初根据收益来确定优先级。然后,由于技术限制,实施团队可以根据必须重新执行需求的顺序来重新排列需求的优先级。一旦实施团队提供了每个需求的成本,利益相关者就可以再次重新确定优先级。
希瑟,90后海归女博士,在学习中分享,在分享中学习。关注商业及科技前沿趋势,欢迎志同道合者关注收藏,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