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复旦大学的MOOC《大数据与信息传播》第一周的作业,此处进行了一定扩充
要探讨这个话题,把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提出的强弱关系搬到线上社交网络中是个很好的办法。格兰诺维特在研究中发现,「弱关系」虽然不如「强关系」稳固,但在传播效率和丰富性上都略强一筹。他还提出了测量关系强度的四个维度:互动频率(互动的次数多为强关系,反之为弱关系),感情力量(感情较深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亲密程度(关系密切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互惠交换(互惠交换多而广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
在我看来,网络人群的互动缘由与互动者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关的。在弱关系的平台上,人群互动的内容往往是公共性或者知识性的话题,互动是为了表明态度,发表见解,同时在和其他人的对话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偏重内容和信息。典型平台有微博,豆瓣和知乎等,它们都比较开放,信息流动快而且广。而在强关系的平台上,人群互动的内容大多和个人生活以及情感有关,互动是为了维持和交流对象的紧密联系,这里的对象往往是亲人,恋人,同学,好朋友,偏重的是关系而不是具体的内容。典型平台有微信,人人网等,信息流动的范围小,通常被局限在小圈子内。
可以举一个微信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格兰诺维特在判断两人的关系是否为强联系的时候,用了一个指标,即朋友圈子的重叠程度。在微信朋友圈里只能看到共同好友的回复这个设定,有隐私方面的考虑,同时也正是围绕朋友圈子的重叠程度来设计的,它就是一种强关系的正反馈。如果两人关系越紧密,则在对方朋友圈里可以看到更多熟人的信息,相应地,两人互动也就会越频繁。而互动频繁正是强联系的一个特征,这样就促进了关系的进一步紧密。相比之下,那些因为工作或饭局偶然认识的好友,即使互相加了微信,在微信朋友圈中也没有足够的动力进行互动,最终只能沦为「点赞之交」。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社会化平台对应着不同关系的互动,在做社会化传播时需要注意到这一点。 在微博上就很适合做大众话题营销,让每个人都能发表看法,而不需要和熟人互动。豆瓣的很多线上活动也都属于此类,通常是让大家就一个有趣的话题来分享自己的经历。而类似点名游戏这种针对强关系的互动则更容易在人人网和QQ空间这种基于熟人圈子的社交平台上传播开来。因此只有挖掘出人群互动对话的深层动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的产品,策划符合平台特性的营销活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