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内家心理学》札记学习笔记
学习笔记3——“死的透彻,才能心甘情愿的改变!”

学习笔记3——“死的透彻,才能心甘情愿的改变!”

作者: 静子解忧心理工作室 | 来源:发表于2021-02-21 23:36 被阅读0次

学习内容:【札记】父母篇(25)绝望之处,于之生焉!


我的感想:

其实这段时间通过对父母篇不断的学习,我已经感觉到自己对孩子的心态是有问题的,再加上二月份在青稞听的关于复盘的微课,我也在开始就生活中和孩子发生的各种互动进行了复盘,在这个复盘的过程中,我发现对孩子,或者说是亲子关系我有种执念,就是好像孩子一定要做到一个什么样子我才会满意,而只要孩子达不到我就没有办法面对自己,而这个执念是什么呢?

就是孩子一定要听话,一定要会照顾自己,一定要能把自己的事情,包括学习都自己安排好,总而言之就是什么事自己都可以搞定就好了,而我就只是提供一些相应的帮助,提供他在这个年纪还不能做到的物质等方面的需求,只要孩子是这样的人我就满足了。其实我这样的想法就完全的把孩子当成了一个成年人来看待,是一个不用经历成长,不用经历困难,不用经历学习就自然而然的成为这样的人。这就是我一个很大的幻像,就像老师讲的《西虹市首富》一样,可以不用自己付出努力,天上就掉下馅饼,就如电影中的男主一样一夜之间自己就变成有钱人,而且还是那种很有钱很有钱的。我对的孩子幻想和这个差不多,就是我都不用教育孩子,不用付出努力,不用以身作则孩子就可以自动成为我心目中的那个最优秀的孩子。

而因为我有这样的幻想我就会经常看不见孩子的进步和努力,只是一味的怪孩子怎么还是这个样子,还是没有变成我想要的那个人,也就是我觉得自己其实还是很努力的教育孩子了,但孩子还没有变成我想他变成的那个人,对此我就会很沮丧,就会很愤怒,而我又会把这份愤怒发泄在孩子身上,之后我又会后悔我的所做所为。我一直就这样非理性的循环着,一直找不到为什么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会如此的愤怒,我到底在愤怒什么呢?只是愤怒孩子的作业没有做好,成绩没有考好,其实我真正愤怒的是:我都如此努力的教孩子了,为什么孩子就是没有办法成为我想他成为的那个人。所以为孩子好其实都是借口,就是想要他变成我想要他变成的那个人。

记得在学习【札记】婚姻篇的时候我心中也是很难受,我就一直纠结我们的夫妻关系没有办法和谐美满,我那时很羡慕老师和师母的夫妻关系,我觉得就算我努力一辈子都不可能达到那种境界,但心中又很渴望。所以有一段时间我经常找茬,而因为我经常找茬老公情绪也变的非常不稳定,我们就经常为一些小事吵架,吵完之后我又会很沮丧,觉得这样的夫妻关系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象中的夫妻关系应该是:和谐美满的,当然我的和谐美满是指一直都是和睦的,和谐的,相爱的。就是我会用一个标准答案来把自己框起来,就如我们这样的吵架,闹别扭等都是不正常的。其实这就是我对婚姻的幻想,一个完全不切实际的幻想。后通过婚姻篇的学习,我也在走自己的这个心理过程,当时我没有记录下来,现在也不是记得很清楚,我是怎么走过来的,就是现在我的心中,老公已经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了,是那种在心理会不离不弃的人,那这些条条框框还很重要吗?不重要!还需要一个什么标准吗?也不需要了,我们现在就是踏踏实实好好过日子就好了,(其实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的心路历程没有用文字记录下真的很可惜,现在有好多细节我都忘了。)

和孩子的关系其实我也发现自己是有一个执念和幻想的,我得自己破了这个像,只有破了这个像,我才能正常理智的面对孩子。记得老师很早以前就说过,养孩子没有那么难。那时我是不能理解的,其实当我们破了自己的老鼠圈,回到正常的状态,我们自己也就知道该怎么带孩子了。当然这是有前提的,就是我们自己要有正确的三观才行。作为父母来说塑造自己正确的三观是我们毕生无论如何都要去做的事,这样才是能真正带领孩子的核心。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把力用子自己身上,就是这个原因了。而且我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非理性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其实就是我们的三观出问题了,把非理性和不切实际的幻想破了之后,我们就需要用正确的三观来确立我们的人生道路,这样才不至于又再次沦陷。

原文摘抄:

你得一次又一次的发现自己的这个老鼠圈,发现自己的那个“无效的努力”,发现自己下意识的就想为孩子做的什么,要发现自己无时无刻不存在的这些想法念头!

然后警觉自己的这个冲动,然后要在生活中一次又一次的看到自己的这些“无效的努力”,是如何的把这个家,把孩子一遍又一遍的带进泥潭里,让整个家螺旋向下!

你只有切实有效的看见,自己的努力(我指的是只把焦点放在孩子身上的无效努力,我指的更是潜意识深处的不自觉)是如何一次又一次的忽视了孩子的努力,抹掉了孩子的积极性。

自己的努力是如何的让孩子越来越没有价值,是如何的让孩子的生命之火越来越小的!

如果你是能看到这些的话,如果你的体验是足够深刻的话(当然很多时候是需要被时时提炼,才能体验够深刻的),光这个体验都会阻止你去“爱”你的孩子!

而你的问题却始终是,内在体验的不够,而外在做的又太多!也即是,自苦的不够!

每一个个案,每一个家长,甚至每一个孩子(指大孩子),其实都是这么唤醒的!

看见自己潜意识中的绳索是如何束缚住自己的,一次又一次的!

可能你终其一生都要警觉你的这个绳索(潜意识的力量)!我们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要与自己身上的某个深根蒂固的意识做斗争!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经常说的,你要死透,

死透了就甘心了,死透了就绝望了,绝望了才好,绝望了就会开始放弃自己一直以来那么顽固的自救模式、那么坚韧的思维路径,绝望了那个挣扎就会停下来了,停下喂食自己恐惧的黑洞,而不是对着那个焦虑抱薪救火了。

断开,实际上就是断开这个,断开你一直喂食的那个无意识,那个偏差错乱的非理性的作用力!

你不能再喂食它了!你越喂食它,它就越强大!你只有彻底的不喂食它,只是看着它啃噬你的心灵,你的旧有模式,旧有冲动,才会慢慢的剥落!

等它没有气力了,新生的那个力量,那个信心才会于焉生起。那个真正的、理性的、母性的、让良知起作用的那个力量才会生起来。

你对孩子的爱才会去到正轨上来!你的家才会有序!

而这里需要你死的彻底!然后心甘情愿的,为自己活着,把自己活出价值来,然后你生命的芬芳,自然会吸引你的孩子从趴着的地方慢慢站起来,然后围绕着你的芬芳,自行跳舞!

而这才是母子应该有的秩序!

我的感想:

我喜欢老师说的这句话“心甘情愿的,为自己活着,把自己活出价值来,然后你生命的芬芳,自然会吸引你的孩子从趴着的地方慢慢站起来,然后围绕着你的芬芳,自行跳舞!”

活出我自己,活出我自己的人生和价值。毛主席领导的革命为什么会成功,为什么革命那么辛苦,那么危险,还有那么多人愿意跟随在毛主席的身后闹革命呢?不就是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活出自己的人生和价值吗!人看似自私自利,但其实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是渴望自己是有价值的,是对这个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这就是我们深层潜意识的渴望,要不哪来的“良知”一说呢!王阳明说过,良知是以身俱来的,是我们本来就有的。

内家心理学《【札记】父母篇(25)绝望之处,于之生焉!》学习完!

静    子

2021年2月21日

相关文章

  • 学习笔记3——“死的透彻,才能心甘情愿的改变!”

    学习内容:【札记】父母篇(25)绝望之处,于之生焉! 我的感想: 其实这段时间通过对父母篇不断的学习,我已经感觉到...

  • 精读《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15/100)

    阅读难度:2/10 推荐指数:6/10 阅读时间:3h 阅读目的:学习到底如何正确的记笔记。笔记方式的改变,改变的...

  • 死守计划能否达成目标?

    永远都是那些能把概念理解透彻、区分清楚的人才能清楚地思考,进而改变整个世界—— 学习任何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搞清...

  • 每个学习笔记都值得再学习一次

    再次翻看着,做过的学习笔记,让人更加通透。 有些道理只有通过走过的路才能明白, 有些认知只有通过时间的沉淀才能改变...

  • 死了才能重生

    死透彻了,挺好

  • 2019.01.21

    1比学习:学习金牌销售,整理笔记。 2比改变:改变销售思路,不要让顾客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3比付出:付出就有回报,...

  • 2019.1.19

    1比学习:学习金牌销售,整理笔记。 2比改变:改变销售思路,不要让顾客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3比付出:付出就有回报,...

  • 说服

    0说服他人 撼动人心,是说服他人的关键 1目标 ①打动人心 只有打动人心的说服才能让对方心甘情愿地改变,也才能保证...

  • 学习才能改变

    说到数据分析,是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既熟悉,又陌生。 昨天,死党的老婆到我们公司负责对接屈臣氏渠道事业部面试一个偏...

  • 开始

    学习,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改变,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学习,从行动开始! 改变,从学习开始! 做人,从感恩开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笔记3——“死的透彻,才能心甘情愿的改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yhc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