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梵锦
送旧人的六月。南方一树一树的凤凰花开的正艳,北方交替上演着疾风骤雨和朗朗晴天。所有的色彩混在一群人的酒杯中,随着砰的一声响后各自离散。
也许相聚的意义注定在别离,不同阶段的学子也面临着不同感受的别离。俺来也采访了高中毕业生、大学毕业生与研究生毕业生若干,想知道他们在人生不同阶段的路口,对“毕业”这件小事,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高中生:不会很怀念高中时光,每一段经历都很难得
@深圳某国际学校高二学生-禾夕:希望学长学姐能够加油,无论最终成绩怎么样,都要让自己满意,问心无愧啊!对于我自己呢,就希望高三能够好好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还是蛮期待体验那种每天起早贪黑拼命学习的状态的。明年毕业的时候,可能我会幻想自己考上理想大学的那一刻。应该不会对高中的苦有什么不满,而是会很期待新生活的开始。
我觉得我不会特别怀念高中时光。每一段不同的学生时期都是很难得的体验,好好把握,认认真真度过,不要混日子。结束之后意味着还有新的未来等着我,新的日子也要全力以赴,没有必要把精力放在怀念从前上。因为人生中的每一段经历对我来说都很棒,不会说感觉现在的生活怎样不好,然后去想念曾经的时光。
高考结束后,学生们的一种仪式感
大学生:本科四年太快,要好好珍惜每一个人
@湖南某高校大四毕业生-松杨:我在本校读研,对毕业没有太大的感受,但最难过的莫过于熟悉的同学们都离开了学校,我一个人坚守在这,有种人去楼空的怅然感。
大学四年有许多难忘和印象深刻的回忆。最终选择读研,直接原因是想拿个文凭,根本原因是想再学点东西,提升自己。同时,我还入选了国家汉办的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即将去非洲做一年的志愿者工作。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是毛主席的原话,对我很有启发。我的专业是国际关系,需要一些具体的感性的经历作为基础,可能会对未来的学习有所帮助。
本科四年太快,有时候决定自己命运走向的那一天自己会把它错误的当做普通一天对待。希望仍在校的学弟学妹们,好好珍惜每一个人,把握住每一次机会。
松杨和朋友们的毕业照
@江苏某高校大四毕业生-Lina:这四年我有太多美好的回忆。我的朋友们,老师们对我的好,都让我难以忘记。所以我觉得自己最深的感受就是对校园的不舍。毕业之后我会继续读研,因为希望自己可以继续深造。现阶段自己的能力还不够,缺乏一定的知识基础,想更加全方面的锻炼自己。
对于仍在校的学弟学妹们,希望各位可以继续努力,争取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Lina与朋友们的毕业合照
研究生:前途和论文比伤春悲秋重要得多
@福建某高校研三毕业生-多肉:对于毕业的第一反应是“终于毕业了”,因为当时选择读研其实是一个跟风的行为。只是因为舍友们都在准备考研,自己也没有找好未来的去处,所以就读研了。在学校里,没有认识很多有趣的人,朋友也不是很多。而且因为一些问题,对学术也没有兴趣,因此在学校的每一天都没有太大收获,也谈不上对读研的学校有真正的感情。
但这三年还是交到了几个好朋友的,越接近离校的日子,反而会更加不舍。不是不舍得那座城市和学校,而是不舍得那里的人,那里有我挂念的人。
@山东某高校研三毕业生-Tina:其实面对毕业,我还蛮惶恐的。现在工作还不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不是特别明确。但是读研的这三年我是不后悔的,本科毕业时候的自己太浅薄了,如果没有这三年的沉淀和读书的话,我想我现在可能依旧是那个有些浮躁的不成熟的人吧。
@福建某高校研二学生-晓羽:我还有一年毕业,但是这些天帮助老师处理答辩的一些工作,和师姐合照,看学长学姐在朋友圈里晒的毕业照,以及走在校园里总能遇到熟悉的穿着学士服的他们,好像我也和他们一起毕业了一样。对我来说,感觉毕业前最艰难的就是论文了吧,感觉答辩的时候老师提出的问题也都挺尖锐的。
明年毕业的时候,我也是希望能和学长学姐一样,和室友一起拍一整套毕业纪念照的。但是我觉得我不会特别怀念研究生这三年,和本科一毕业就工作的同学相比,我的生活确实安逸了些,也略为枯燥了些。每天就是读论文看文献。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渐渐觉得自己不太适合学术。所以准备毕业以后直接工作了。对于这段可能是人生中最后的学生生涯,我会好好珍惜的。
令人焦灼的研究生毕业论文
其实说到底,“毕业”不过是某一人生阶段的终结,和另一新阶段的开始。我们一生都在不停地做着辞旧迎新的功课,昔日的成功与失败,不舍或厌弃,都等待着某个时间一到,统统清零。站在所谓人生转折的路口,或是人生状态改变的时刻,向过去回望的目光必须渐渐转向对新生活洪流的应对中。
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正年轻。那就祝福无论第几次毕业的你,未来的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祝福你走向的,永远是变得更好的明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