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古汉语(四续六)

学习古汉语(四续六)

作者: 阿耒 | 来源:发表于2019-01-13 05:03 被阅读0次

    (六) 古汉语中的被动句

      古汉语的被动句有如下几种形式:

    (1)用“于”介绍动作的主动者。如:

    《左传·成公二年》:“xi郤克伤于矢。”(xi郤克:人名。)

    (2)在动词前面加“见”。如:

    《孟子·尽心下》:“盆成括见杀。”(盆成括被杀。)

    有时“见”和“于”可以搭配起来使用。如:《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在动词前面加“为”,或用“为……所”的格式。如:

    《韩非子·五蠹》:“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史记·项羽本纪》:“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先行动就能控制别人,后行动就被别人控制。)

    (4)在动词前面加“被”,这种形式在现代汉语很常见,在古代却是不多见的。如: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讲信用却被怀疑,忠心却被毁谤。”

    (5)在古汉语中,有一些动词,既可以表示主动,也可以表示被动。所以有的被动句,在形式上与主动句没有区别。这种句子,有的称为“意念上的被动句”。如:

    《庄子·胠箧》:“昔者龙逢斩,比干剖。”(从前龙逢被斩首,比干被剖心。)

    《韩非子·五蠹》:“廉贞之行成,而君上之法犯矣。”(廉洁正直的行为做成了,君主的法令就被触犯了。)

    这种句子,是主动还是被动,就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

      (七)古汉语中宾语的位置

    古汉语中宾语的位置多数情况下和现代汉语相同,即在动词后面。但在下面几种条件下,宾语在动词前面。

    (1)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常常放在动词前面。如:

    《诗经·卫风·竹竿》:“岂不尔思,远莫致之。”(难道不想你吗?路远不能让你来。)

    所谓否定句,包括“莫”(没有谁,没有什么)作主语的句子。如:《庄子·逍遥游》:“(鹏)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莫之夭阏:没有什么能阻挡它。)

    如果动词前面有“能”、“敢”、“尝”等著动词或副词,代词宾语还要放到助动词或副词前面。如:贾谊《论积贮疏》:“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未之尝闻:不曾听说过这种事。)

    (2)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前面。如:《左传·成公三年》:“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又谁敢怨:又敢怨谁。)

    《庄子·逍遥游》:“彼且奚适也。”(奚适:到哪里去。)

    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时,也要放在介词前面。如:

    范仲淹《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和谁。)

    其他像“奚为”(为什么)、“何由”(凭什么)等,也都是这样。

    (3)指示代词“是”作宾语,有时放在动词前面。这种情况先秦比较多,在后代仿古的文章中也有。如:

    《诗经·周南·葛覃》:“是刈是镬。”(割它煮它。是:指葛。)

    柳宗元《平淮夷雅·方城》:“是震是拔,大歼厥家。”(震动它,攻下它,大歼敌巢。)

    “是”作介词的宾语时,也有放在介词前面的。如“是以”,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因为这个”、“因此”。

    (4)在有指示代词“是”或“之”复指的情况下,宾语可以放在动词前面。如:

    《左传·僖公五年》:“将虢是灭。”(将要灭亡虢国。)

    《墨子·公输》:“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

    有时还可以在前面加上一个“唯”字,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左传·宣公十二年》:“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这种格式在现代汉语中还有残留。如“唯利是图”、“唯你是问”。

    在古代汉语中,“斯”、“焉”、“于”等词也和“是”、“之”一样,构成宾语提前的格式。但不如“是”和“之”用得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八)古汉语句子成分的省略

      古汉语的一些句子成分常常省略。常见的有这几种:

    (1)主语省略。如:

    《左传·隐公元年》:“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曰武姜”的主语不是“郑武公”,而是郑武公娶的妻子,主语在上文没有出现。)

    《论语·先进》:“‘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这是曾皙和孔子的问答。但“曾皙曰”和“子曰”都省略了。)

    (2)兼语省略。如:《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使”后面的兼语“之”省略。)

    (3)介词的宾语省略。

    《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以”的宾语省略。)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与”的宾语省略。)

    《庄子·秋水》:“十年九涝,而水弗为加益。”(“为”的宾语省略。)

    (4)动词宾语省略(不多见)。

    《荀子·天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病“用作使动,宾语省略。)

    《新序·节士》:“天子不得而臣,诸侯不得而友也。”(“臣”和“友”用作动词,宾语省略。)

      有一点应该注意:我们不要把“省略”的范围弄得太宽。一个句子其中的某个成分在通常情况下是有的(比如“与之+动词”、“以之+动词”、“为之+动词”等在古书中常能见到),只是有时候在句子中不出现,而我们在分析这些句子的时候,又必须把这个成分加上,这才叫做“省略”。而下面的句子就没有省略:

    《史记·项羽本纪》:“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句中几个动词的主语都是“亚父”,一个主语管几个动词,无论是在古代汉语中还是现代汉语中都是正常的,无所谓“省略”。“撞”和“破”共用一个宾语“之”,这也符合古汉语语法。不能说“撞”省略了宾语“之”;如果在“撞”后面加上“之”,反而不合古汉语语法。“置之地”,译成现代汉语要说“把它放在地上”,似乎是“地”前省略了介词“于”。但是,古汉语中(特别是《史记》中),表处所的名词可以直接放在动词或动宾词组后面,不加介词“于”也能分析这个句子,所以就不必说是介词的省略。下面句子也是有省略的:

    《战国策·赵策四》:“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不若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长安君”前的动词“爱”省略。)

    但这是语言运用中的省略,不属于语法范畴,这里就不谈了。

    这节是《古汉语语法简介》部分完结篇。感谢大家阅读。以后将不定期推送文章,继续学习古汉语。

    中华文化虽博大精深,但非学不可明也。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戊戌年腊八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古汉语(四续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ck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