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语言的特点

作者: 寻虎 | 来源:发表于2019-01-10 10:56 被阅读174次

序言 

文学语言分广义和狭义。广义就是书面语,网文也好,报刊也好,新闻也好,工作报告也好,基本要求就是清楚明白、语法正确,没有错别字。

这个基本的要求说了很多了,如果掌握不了,就自己朗读,发现问题,进行不断修改,不需要读语法书。读顺溜了,作为书面语,就能过关。

狭义的文学语言,也就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的语言,也是我们要说的语言。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文学语言的4个特点。

文学语言既是形式也是内容,它就是文学作品的全部,讲起来当然很复杂,等于将文学全部说了。语言就是文学本身,去掉了语言,文学作品就是一张空白纸。


1.文学语言的形象性

我们写作为什么总是干巴巴地呢,要么说教,要么抒情,习惯总是牢牢控制我们呢?因为我们不了解,先有形象,后有语言,而不是反过来。我们不能还原到事物原初的状态来描写,而是凭借概念来总结。比如那天我很开心,怎么写呢?我蹦蹦跳跳唱着歌。这是没有形象性的语言,你需要还原到当时,你是怎么做的,然后描写,这就是语言的形象性。

明白这一点,语言就不会抽象,诸如“开心,痛苦,忧郁,孤独”,或者一些科学术语,如“一张方桌”“圆脸蛋,黑眼珠”,而是更形象的比喻。


2.文学语言的音乐性,是文学语言的另外一个基本特征,也是文学语言修辞的根本要求之一。

我们常说画面感,而忽略了音乐感。音乐感和人的生命感受是相连的,人接受外面的世界,最敏感的是眼睛和耳朵。节奏能够使作者的思想表达得更加充分,也能够给听众造成一种强烈的印象。我们知道排比、一唱三和,还有叠字,比如静悄悄、暖洋洋等词汇。这些都是和人的感受有关,能够传达作者的情感。

你可以说暖和,也可以说暖洋洋;你可以写轰轰烈烈,也可以写热气腾腾。但是效果都是不一样的,不是诗词才有差别,散文小说里也有差别。

这些是不是需要抠字眼呢?

不需要,你读了会感觉到节奏韵律,尤其是对名著名作有阅读体验,那么你的感受会更深一点,形成一种讲究声音韵律的习惯。


3.情感性

我们如果要传达悲伤,我们就须选择些表意悲伤的字词句。 声音低沉的字,节奏顿挫的,语调沉重的。

《喧哗与骚动》

可以看到,不仅仅是傻子班吉表达力有限,他是个傻子,同时采用没有什么文采和激烈情感的字词以及短句,给读者一种沉郁哀伤的感觉,还有一种追忆往昔的时间感。这是反应在字里行间的,需要体会的。

如果我们要作出这种效果,就需要写的时候,修改的时候,体味一下,有没有那种感觉出来。斯蒂芬金的草稿出来,第一读者是他夫人,他夫人会经常抽泣,或者击掌欢呼,为什么呢?因为字里行间有了效果。

我们看余华的《活着》

开头比较欢快

在轻松中,才能遇到有趣的人,所以写作手法比较轻快,同时福贵这个人也是比较乐观的,藏不住话的大嘴巴。

末尾。

他采取诗性的语言,将那种生命绵延的感觉传递出来。他也可以用平实的话,全篇基本上都是平实,但是末尾这样写,目的是升华一下,是有用意的。也就是说不同的语言,传递的情感和寓意不同,在必要的时候加深,获得一种冲击的效果(当然不是处处这样用)。


4.文学语言具有阻拒性,也就是陌生化,非自动化。文学语言就是要力避这种语言的“自动化”现象,设法把普通语言,加工成陌生的,对人具有阻拒性的语言。这种语言可能不合语法,打破了某些语言的常规,甚至不太通顺,但是会有不同一般的表现力。 这在施蛰存的新感觉派作品,张爱玲的作品,都会有。国外作品当然也更多了。日本文学注重物哀,也常有一些很有用意的小插曲,达到陌生,但细品味,又有一种忧伤或者禅意,这种风格的语言,五四时期的废名也常用。周作人的散文中也常有刻意冲淡的语言,陌生化,但稍一琢磨,有一种味道蕴含其中。陌生化效果,目的是用陌生的语言达成一种意向性(不是意象),一种新的指向。

5.文学语言的精确性。   

这就是以上四点的总和,文学语言要达到的效果。

文学语言的特点

举我自己的作品例子

比如《铁道口看守员》。我感受比较深的是铁道口。我头脑经常出现铁道口,然后是铁路向远方延伸。这些并非一条铁路,而是很多铁路,在我脑海里浮现。  它们是有意味的。那么我想表现出来。 

于是我慢慢写,让它们一点点清晰;随着思绪,我发现了火车,火车也清晰了,油乎乎地沉默地从树丛中露出来。

然后我看到老人孤独地每天和这些东西相处。 

再然后,我看到火车远去了,空落落地。 

在这个书写过程中,慢慢清晰,并不是我一开始就很清晰。

然后老人何去何从呢?

他爬上了火车向前走,走过池塘,精神抖擞,好像有什么快乐的事情等着他。他进入隧道,蓦然,我发现对面也有一列火车。意味着什么呢?我发现我渐渐清楚了,这是他的归宿,他和他爱的火车相遇了,那是他的儿子。

这个书写过程中,是陌生化的,和日常不一样,有一种梦幻感,同时我尽力将火车的面貌做几次准确描述,来传达情感。分几个章节,来递进老人的感受,每一节他都有变化,什么变化呢?我慢慢搞清楚,他在这每天的孤独生活中,渐渐对死亡有了领悟,比如想起一头小牛吃了有毒的花死了,一辆大火车(大儿子)再也见不着了,然后小火车(小儿子)好几天没见,再见到小火车(小儿子),他百感交集,决定登上小火车往前走,这是无意识地,他要干什么呢?他不知道,我也不知道。走着走着,我明白了(老人也明白了),他要和大火车相遇,这是直面死亡。

我写到这里,才知道我要表达什么。

写作借助语言,也是探索的过程,语言不是工具,而是我们努力靠拢的东西。它是本真的东西,作者要去拥抱它。只是当它是工具,你对它没有感情,它不会替你做事。

语言是高于现实的东西,引领你的东西,人类有了语言,才第一次触摸到世界,我们运用语言,要回到原初状态,回到万事万物还没有名字的时期,事物才会变得新鲜,你的呼吸和心跳才能感受到,你才能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是在活动着的,是一种精神活动,而不是仅仅活着。

文学语言的特点


附录:

我国的“文学”一词最初来源于日本,其基本含义是指用文学写出来的东西。这是个不准确的翻译,应该叫文学作品,文学理论叫文学,一门学问,和古代的诗学,诗论相对应,也就是现代的美学。已经翻译成这样了,没法子。因此本文本该叫“文学作品的语言”。

相关文章

  • 文学语言的特点

    序言 文学语言分广义和狭义。广义就是书面语,网文也好,报刊也好,新闻也好,工作报告也好,基本要求就是清楚明白、语法...

  • 生动的文章都能用好“表情包”

    写文章时,我们经常听到“文学语言”这个词儿。什么是“文学语言”?它的一个特点就是有情感。 生动的文...

  • 文学语言“灵魂三问”

    凹叔教路,提到文学语言“闲话说”。由此引发本人的思考,引申提出对文学语言“灵魂三问”! 什么的语言才是闲?...

  • 朱中原:如何让文学语言变得鲜活、灵动、丰富?

    如何让文学语言变得鲜活、灵动、丰富呢?我以为,文学语言不应丢弃汉语的深厚传统,要善于从现代书面语、地域方言、古代汉...

  • 日常语言和文学语言

    日常语言和文学语言 日常语言是线性的,根据时间顺序来读或者听,否则就会混乱。 文学语言因为是意象的语言(前提是好作...

  • 文学大师贾平凹的文学语言

    我来讲讲文学语言。 我不会正规讲课,无法把握时间。另一点,我的观点只代表我,对于文学语言的认识只是我在写作中的体会...

  • 写作必修课:走出文学语言的迷宫

    文学之雅,源于语言之雅。 文学语言,就是文学作品带给读者的鲜活美感。 文学语言是一个迷宫,正因为是迷宫,才让我们产...

  • 文学语言的源泉

    理论语言学家洪堡特曾经说:“每一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 这句话表明:语言是观察思维(方式)的窗口。思维...

  • 一日一句话(24)

    脑是思考问题掌控理智的,心才是文学语言流淌的深泉

  • 浅谈文学语言的运用

    我们很多人现在都在从事写作,那么写作与创作有什么不同呢?在这里我来与大家分享。 写作,没有创造的成分或者说创造的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学语言的特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yvo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