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当年在学校里读书的时候,老师布置一篇作文,我们都要搜肠挖肚,费尽心思,憋半天才能憋出一篇出来。如今要每日更新,你就算努力搜肠刮肚,坚持一周两周,勉强能行,再不断更新下去,着实有点不容易了。对于这个问题,我在求索各位牛人行家的方法之后,提炼出了两个有效应对策略。这两个策略,一个是坚持的心态,一个是多看、多读、多走、多思的方法。
说到心态问题,你不要觉得人家名家写作都是信手拈来的。人与人有很多共性。就从写作这件事来说,名作家和你也并无太多不同。大家都有写不出来的时候。马尔克斯早期的作品支离破碎,长期的记者生涯和笔耕不辍的文字训练才成就了《百年孤独》。村上春树也曾遭遇低潮,“心中僵硬得写不出东西”,并“为了能写的更久些,”日复一日地坚持长跑。严歌苓在写《陆犯焉识》时,“曾经在深夜对丈夫哭诉‘我已经把才华用尽’,更难受的时候会用头去撞墙”。其实还有很多例子。问题是,这些人都在不断地打磨中,继续耕耘,坚持不辍,一篇篇伟大的作品就是这样在磕磕碰碰、难以为继的状态中,横空出世。所以,写不下去怎么办?从心态上说,很简单,就是继续坚持写。就这么简单。
但很多人可能说,不是不想写,而是没素材了,实在写不出了。怎么办?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多看、多读、多走、多思。关于这“四多”,这里有三个具体方法可供大家参考。
第一,用夏文芳老师的话,就是我们要用心、眼、脑去体悟生活。也就是,用心感受,用眼观察,用脑思考。其实很多生活中发生的事都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日常所见,朋友圈所刷,哪里就不是素材呢?如果善用我们的心、眼、脑,则素材无处不在。日常聊天,微信文章,八卦新闻,喜怒哀乐,处处都是。所以,如果没有好好用心观察,那么完全有可能在你刷手机的时候,大量素材从你眼前溜过,而你却还在为素材烦恼。日常生活是素材的活水之源,只要认真感知,积极思考,素材便能源源不断。且不说当年蒲松龄是怎样在村口辛辛苦苦收集故事的,就说现在互联网、电视剧所提供的素材源,那也简直太多了。关键是,你刷剧是纯属休闲,还是经常会对里面的人情世故进行逻辑剖析,深度思考?所以,只有积极地看与想,素材自会不断来。我就看到了不少由一部电视剧《都挺好》的剧情、角色而生发出来的好文章。
第二,持续阅读。阅读的好处太多了。好看的书,会让你愉悦。而且通过拆解分析别人的好书,你可以知道别人为什么写得好,好在哪里?他的角度、文笔、思维模式都是我们学习的内容。而且,书中的很多内容往往能引起大家的共鸣,激发我们的思考,从而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写作素材。无论是写书评,还是就书中某个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还是就某个话题进行拓展讨论,还是用自己的话对这本书进行归纳总结,与他人分享,这些都可以是我们写文章的素材。就算一时不用,我们也可以通过做笔记的形式把它放入自己的写作素材库,以备自己以后写作时随时选用。这样你可写的内容就很多了。再说,我们个人的生活基本上都在某个相对限定的时空,但是,通过大量阅读,我们所体验到的人生又何止三生三世?所以,只怕写不完,哪里还怕写不出?
第三,旅游。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奥古斯狄尼斯说,世界是一本书,而不旅行的人们只读了其中的一页。万里山川,叠彩秀玲;落霞与孤鹜,长天与秋水;西湖边的倩影,舌尖上的中国。吃喝玩乐,春香秋冬;现实与历史,追求与畏惧;富贵温柔乡,贫穷落魄地;奇乡异俗,风土人情……哪里不能描,何处不能写?这些还不够你写?素材遍地都是啊。
据说,一个学生曾经问季羡林,“做学问可有捷径?我的论文实在憋不出来了。”季羡林呵呵笑了:“论文岂是憋出来的?”然后说了一句,“水喝多了,尿自然就有了。”这句话是话糙理不糙。其实这个“喝水”过程就是用心、眼、脑不断吸收和处理周围的人与事、书里面的文与情、旅程中的见与闻的过程。有了这些输入,何愁没有输出?所谓文思如泉涌,是建立在你不断输入,且有效输入的速度远大于你被掏空的速度的情况下的。而边输入边输出就是一个感悟不断积累,合成,然后再厚积薄发的过程。所以“水”喝多了,用韩寒小说《三重门》里面的一句话来说,就自然会“文思如尿崩”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