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讲师五期丁小莉原创分享第592天20181219
在许多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争吵,基本是有规律可循,而且大部分都可以预见。
孩子做错了事儿,或者说错了话。父母可能会条件反射对此作出批评、侮辱的反应。接着孩子则会以更糟糕的言行来回答。父母继续反击,高声恐吓,或者暴躁地处罚。
比如:一个孩子打碎了一个玻璃杯。父母可能会呵斥他,骂他是个大笨蛋,拿个被子都拿不稳。这是孩子听了不会去反省自己做的不好,而是试图推卸责任,逃避惩罚。如果父母帮他一起处理碎玻璃片,并对他说:杯子很容易碎,而且很难情理。这种和气的语气反而会让孩子在惊讶的同时,产生歉意和赎罪心理。孩子就会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好,并想着下次要如何做好,或者做得让大人放心?
父母批评对孩子没有益处。只能导致气愤和憎恨。而更糟的是如果经常受到批评指责,就会学会谴责自己和别人,学会怀疑自己的价值,轻视别人的价值,学会怀疑别人,导致人格缺陷。
对于培养孩子来说,培养自己的信心需要听到或无意中听到他们的积极评价。对于许多父母来说,指出孩子的错误比指出他们正确要容易得多。但是,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有信心,我们就需要利用每个机会强调他们的积极的一面,避免使用贬低性言辞。至少在孩子出现问题时,作出陈述性回应,而不是反应。(参考书籍《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