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明月子述
论语浅述【未完待续】

论语浅述【未完待续】

作者: 南无韦陀菩萨 | 来源:发表于2018-11-01 13:42 被阅读263次
    论语浅述【未完待续】

    一、学习《论语》的要求

    1、《论语》五百章必须要一字不漏地读诵。否则,没办法解持。

    2、五百章要会解释。字词解释要会,还要会白话翻译。

    3、通过学习《论语》,能够对儒家的基本内容、主旨精神要有个了解。因为《论语》就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代表,集中体现。儒家学说的主要思想都在《论语》得到体现。它是根嘛,是儒家学说的根源所在,所以学《论语》必需对这个要有所掌握。

    4、能运用《论语》,就是去行。学《论语》,目的是行《论语》。半部论语走天下,一句子悦益终生。

    二、学习《论语》的方法

    《论语》是一本生活的书,儒家重在现世生活的运用,不回避生活。它关注的是世道人心,佛教则关注的是六道的众生之心。佛教的视野要宽阔一些。所以,它是一部生活的书,在生活中如何去实践,然后获取智慧。孔子本人就是学习《论语》、运用《论语》的集中代表。

    第一步,通过学习,能够了解《论语》。了解它的内容,它是做什么的?这五百章给我们做了说明,从各个方面做了说明。里面贯穿了仁义礼智信,贯穿了忠恕,贯穿了温良恭俭让等,这些儒家的基本内容都在这里体现了。

    第二步,要去实践《论语》,就是行。因为不了解就没法实践,只有了解了才能实践。《论语》开首第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把总纲给我们提出来了,学而时习之。通过学习了解了,就要去实践嘛。在哪里实践?在生活当中实践。刚才讲了,它是一部生活的书。

    通过实践才能得到真知,才能得到智慧嘛。就是在生活当中去实践才能达到合一嘛,合一的境界。什么意思?就是你的所学与生活合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达得到,不实践的话是达不到的。

    正如有人说,只有实践《论语》,才能在生活当中享受《论语》。这话说得很好!这个话是台湾的陈先生提出来的,享受《论语》!这话说得好。因为通过学习、通过实践,它能够合而为一了,当然它就是一种享受嘛。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是一种智慧的享受。因为获得了智慧了嘛,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我们学佛也是这样嘛,就是在生活当中得到一种解脱,得到一种自在嘛。这样才叫会生活。不解脱的话就不叫会生活,只能勉强凑合着生活,因为很烦恼嘛,死又死不了,就凑合着活吧。所以,“学而时习之”,这样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嘛,所以“不亦说乎?”

    我们学习《论语》跟学术性的研究不一样,跟纯学术不一样,因为学术研究行的方面少。它只是形成一种学术建构。当然,这种学术建构对理论发展有好处,但对推广《论语》没好处,没有太大的作用。因为刚才说了,《论语》是生活的书,重在生活当中去实践。这才能显示它的价值。像孔子的一生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以上这两点介绍了学习《论语》的方法。大家要遵循这个方法,要边学边实践,才能有所体会。如果有佛法的基础,应该说实践起来更容易一些。

    三、简介孔子的一生

    《论语》的作者孔子何许人也?

    说孔子是《论语》的作者,也不确切,因为《论语》是孔子去世后,由弟子们编辑的。就是说,孔子的弟子们为了让孔子的学说能够流传下去,不至于忘记。于是,他们共同发起或倡导,然后经过收集、整理就成了《论语》。

    这里面不只是有孔子的话,还有孔子弟子的话。所以说,《论语》是记载以孔子言论为主,兼带一小部分孔子弟子的言论的著作。语,就是言论的意思。论,就是探讨的意思。它的基本含义就是探讨,探讨什么?这个内容就多了,涉及各个方面。他探讨大道,探讨六艺。

    这里面贯穿了克已谦让;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忧患人生。这个是孔子一生的写照。如果用《论语》来提高我们的修养,指导我们的人生的话,这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像克已谦让,这都是千古不朽的名言。如果不克已的话,修养没法提高;如果不谦让的话,也会活得很痛苦。

    学而不厌,就是一个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人生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这个不厌烦不简单,我们很多时候学着学着就不愿学了。所以,要做到学而不厌,不容易!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是孔子一生的写照。诲人不倦,没有疲倦的时候。当然,他的身体有疲倦的时候,但他的心是永远不会疲倦的。所以孟子地说: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一乐也。是一种快乐,乐趣使然。这两句话是不容易做到的。大概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然后,最后一句话:忧患人生。孔子一生充满了忧患,他有很深的忧患意识。如果一个人没有忧患意识的话,他肯定会碰壁的。当然,人和人不一样,有的碰大壁,有的碰小壁,但肯定会碰壁。所以一个人离不开忧患意识。这就是所谓的居安思危。

    但是居安思危的人太少了。一般人在得意的时候就忘形了。得意之后,尾巴就要露出来。露出来就坏了,就要碰壁了。所以,真正要做到这种忧患意识不容易。

    这四句话,十六个字,就是对孔子一生的写照。或者说孔子这一生就贯穿这十六个字,四句话。所以,我们今天学习《论语》,行《论语》,也应该这样去贯彻。这样的话,才能从中得到乐趣,才能享受《论语》。

    这就是孔子人生的写照,我们用十六个字加以描述。下面开始简单介绍孔子的一生。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就是公元前551年,殁于公元前479年。周岁七十又二,虚岁七十又三。民间流传着“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接自己去。”这个话,就是说,这是人生的坎嘛。人家孔子才活七十三岁,你凭什么要活七十四岁呀?这是一个坎。孟子活了八十四岁,也是这样,人家孟老夫子才活八十四岁,你凭什么活八十五啊?又是一个坎。

    “阎王不接自己去”,阎王不接你也自己去了。什么意思?就是不好意思不去了。为什么?两位圣人才活了七十三、八十四,你还好意思再活。这是民间的说法,在中国北方比较流行。

    这是他的生平,他生活在春秋末期。因为周朝灭了商朝,大家都听说过,商朝最后一位天子是殷纣王。周公的父亲,周文王就开始酝酿攻打商朝。《周易》的作者就是周文王。周文王演八卦,孔子后来整理易经。孔子整理六经,其中就有《易经》,周文王所写的。

    后来,由他的儿子周武王,就是周公的哥哥,灭了殷纣王,建立了周朝,所谓的夏商周。那个时候大约是公元前十二世纪,就是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死了,他的儿子周成王还很年幼,所以他就托付于周公,由周公辅助周成王。这是周朝早期的历史。

    周朝建立之后就分封百国。周朝姓姬,得到分封的有他们姬姓本族人,以及有功的大臣,还有商朝殷纣王的部分亲族。所以后称分封百国。封建这个话就是这样来的,叫建国封侯,简称封建。

    人们常说,你这人真封建呀!其实他不知道封建啥意思。后来,这个封建成了贬义词了。其实它原本的意思是,建国封侯或分封建国。

    比如姜子牙就分封到现在山东的淄博,后来叫齐国。周公分到山东的曲阜,后来的鲁国。山东号称的齐鲁大地就是这么来的,简称鲁。

    因为周公要辅佐侄儿周成王,就无法离开前往曲阜,怎么办呢?于是就派自己的长子伯禽去曲阜,代他管理。不是建国封侯吗?就是建立各个诸侯国,实际上伯禽就是鲁国第一代国君。当然,按着顺序他是第二代。现在曲阜的周公庙就是祭祀周公的。那里面有历代鲁国的国君。

    这样几百年过去了,肯定刚开始的几代天子都很努力,也管理的挺好。但慢慢的就不行了,就开始昏头了,忧患意识就没有了。到周平王的时候就迁都洛阳,称为东周。以前叫西周,京都在陕西镐京,就现在的咸阳。那个时候是公元前770年。中国最早有确切文字记载始于哪一年?公示前841年。

    所以,中国历史应该还是比较清楚的。不像印度,历史很不清楚。多亏了佛教,否则印度历史很难还原,很难知识它之前是干什么的。中国历史就不一样,很确切,从公示前841年就开始往下记载了。所以,从有文字记载到现前,将近三千年了,所以,历史是很清楚的。

    往后再慢慢发展,这些诸侯国就开始拥兵自重,不听周朝天子的号令了。这时候,建国封侯这个制度实际上已经徒具虚名了,已经管不了啦。所以各个诸侯国就开始你打我,我打你,就进入春秋五霸的时代。孔子就生活在这个时代,所以,孔子一生都颠沛流离,充满了忧患意识,很不容易。正是因为这样的生活,让孔子获得了生存的智慧,给我们留下了一部不朽的著作《论语》。

    在公元前551年的时候,孔子诞生了!这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圣人之一,还有老子。当然圣人还很多,但这两位是最有名的。讲了孔子诞生前的历史背景,下面我们还要介绍孔子的先祖,他们是怎么到的曲阜。

    其实孔子的祖先是商朝人。商朝最后一位天子殷纣王很荒淫残暴,被狐狸精妲己所迷,挖比干的心嘛,这个太残酷了!比干是纣王的叔叔,就是比干的哥哥是殷纣王的父亲。纣王有个同母哥哥叫微子启,孔子就是微子启的后代。那个时候是公示前十二世纪,到孔子是公元前六世纪,已经过去六百年了,至少是二十代了。

    周朝灭了商朝后,就封微子启在宋国,就在现在的河南地界,就是微子启的封地。它不像后来隋唐元明清这些朝代,只要推翻了谁,那全部都要杀光,过去不那样,都要得到分封,包括比干的后代也得到了分封。在中国历史上,比干是很有名的一个人。因为他是商朝最后一位贤臣。他死了之后,商朝就到了尽头了。他也被称为大家最喜欢的财神。中国有很多财神,文财神就是比干。武财神就是关公。好多人家里文武财福都供,文财神坐着收钱,武财神站着保护钱。所以,比干在历史上是位很有名的人物,比微子启有名。周朝又把比干的后代找到分封,封地都在河南。

    所以,孔子的祖先是微子启,他的老家是在宋国,后来,因为家庭纠纷,被迫离开宋国,展转来到鲁国。就是说孔子的先祖就来到了曲阜,然后又经过几代,就到了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纥是一位级别很低的武将,在他六十八岁的时候才有了孔子,七十一岁时就走了。所以,孔子三岁丧父。

    孔子的母亲颜氏颜徵在。在曲阜,姓孔的多,还有姓颜、姓孟的也多。颜氏与颜回以及其父亲颜路都属于颜家的人。虽然不近,但都属于本家。

    孔子的出生地就在曲阜的尼山。现在尼山还有夫子洞,还有纪念他父亲的庙。所以,在公元前551年的时候,孔子诞生了!他的父亲六十八岁,他的母亲十六岁。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母亲才十九岁就守寡了。

    孔子的母亲是父亲叔梁纥的第二个夫人,他还有个哥哥叫孔孟皮,他叫孔仲尼。【伯】孟仲叔季,是个排行,过去都是这么排的。孟就是指坳大,仲就是指老二,季就是老三。孔孟皮的脚有残疾,是个瘸子。

    父亲去世后,他们失去生活来源,只能依靠母亲颜氏的娘家,就是孔子的外祖父家。他的外祖父是个盲人乐师,专门操办婚丧嫁娶这类事情。孔子从小就跟着外祖父,所以为什么孔子精通音乐,就是在这个时候打下的基础。包括婚丧嫁娶的礼节、仪式,他也很精通,都与他小时候的这个经历密切相关。一直到他十几岁,都是在这种环境中度过的,因为他要生活嘛。所以,孔子的人生其实是很不幸的。

    人生第一不幸,早年丧父,孔子就遇到了。这种不幸对他后来的成长带来了好处。有的人会因此形成残疾心理,但孔子没有。这完全靠他后来的学习修养,弥补了这个缺陷。

    单亲家庭容易有问题的,孔子就克服了这个问题。这个不容易的。所以,现在单亲家庭的教育要好好学习孔子,从他那里获取智慧才行。

    生活的艰辛也为孔子毅志的磨炼带来好处。很不幸,在他十五岁的时候,母亲又去世了。“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母亲去世后,他就毫无牵挂了。那时候,他也能自立了,从此开始走向社会。一边生活,一边学习。真的很不简单!你想,生活在单亲家庭,母亲又那么年轻,把他养大很不容易啊。所以,孔子后来那句话:“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是他的亲身的感受和人生的写照。

    孔子十五岁有志于学,二十多岁就开始开馆收徒讲学了。他这就属于少年老成的那类人物。这是他的人生经历决定的,因为他要靠自己生活。孔子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孔鲤。孔鲤这个名字来历很有意思。因为孔子是大学问家、大教育家、大政治家,主要是大学问家、大教育家。因为他只有三年的从政经历,但也很伟大。当时,鲁国的国君是鲁定公。孔鲤出生的时候,鲁定公送了一条鲤鱼来贺喜。孔子就随口说,那就叫孔鲤吧,名字这么来的。

    但是很不幸,孔鲤也是生活在单亲家庭里。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孔子的夫人去世了,一种是离异了。这个就很难考证了,反正也是单亲家庭。所以,孔子养一儿一女,很不容易,挺艰难的。他还要照顾哥哥一家,因为他哥哥有残疾嘛。这个《论语》上有记载,他把自己的女儿、哥哥的女儿,以及自己的儿媳都张罗着嫁人了。因为孔鲤三十岁就去世了。也是留了一个儿子,就是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孙子。子思后来就跟着曾子学习。

    所以,孔子很不容易的,三代都是单亲家庭。孔鲤去世后,儿媳还很年青,于是孔子征求她的意见,是愿意留下来,还是愿意走。如果愿意走,就给她找个好人家。因为他特别能体会单亲家庭的艰辛,他知道他母亲生活是很艰难的。他母亲三十一岁就去世了。后来就把儿媳当作女儿嫁出去了。所以,孔子是很开通的。他很人性化,很有同情心。这跟他人生经历有关系。我们从《论语》上可以看出来,他嫁女儿和哥哥的女儿,看人、择人的标准是和一般人不一样的。坐过牢的也照嫁不误。大家看《论语》就知道了,有个坐过牢的。所以,他看人的眼光就不一样,很独到。(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所以,孔子的生世和经历在《论语》中都得到了体现。那些话语都是他人生实践的结果。“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是他人生体验之后的感悟。因为这句话,孔子被骂惨了。因为他们不了解,如果了解的话,他们就会认为这句话讲得确实是很对。我们想想,确实是这样,很有道理的。

    孔子的从政经历很短,只有三年。他从五十一岁开始从政,任中都宰。这个宰相当于县令。一年后又升任大司空,主管法律的,相当于现在法院的中层领导。然后一年之后又升为大司寇,就成为法院的院长了。三年三迁。他就只做了三年的官,后来就弃官不做了。为什么呢?因为当时鲁国国君的权利很小,实际上鲁国的三家大夫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掌握了权利。这个《论语》里都有描述。当时国君说话不算数,很窝囊,孔子看不惯,三家大夫很不高兴他,于是,五十四岁那年,他干脆辞职,离开了鲁国,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周游生活。所谓的周游列国,就是那个时候开始的。直到六十八岁,他才回到了鲁国曲阜。

    这期间,他见了几十位国君,没有一个买他的账。因为那个时候,人们都急功近利,接受不了他推行的仁政的思想。他们要立竿见影的方法,要来的快,比如说,我要打败齐国,怎么才能做到?孔子肯定不愿意。意思就是说,你告诉我这个方法,我能赚多少钱。孔子肯定不干嘛。所以,在这十四年当中,他见了很多国君,都无法施展他的理想。所以,十四年之后,他回到鲁国后,就专心教学,整理文化典籍。其实他在周游的路上也是一边走,一边教学。

    他有几十个弟子作为长随众,他走到哪里,这些弟子就跟到哪里。跟释迦佛是一样的,释迦佛的长随众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个人。孔子没那么多,有时几百人,有时几十人,也是个很庞大的队伍了。孔子门下弟子三千,达者七十有二。达者,就是比较通达的人。就是七十二个贤徒。这在当时也很了不起的。

    他开创了个人教育的先河,后来像书院这些都是从那里开始的。因为过去教育都是由国家掌管。孔子的弟子当中,什么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才能都有。七十三岁的时候,孔子就去世了。后来,传承孔子学说的有八家。所以,儒家后来又分成八派。你看,佛教到了中国也是分了很多宗派。因为不同的弟子,从孔子那里得到不同的教授,他有不同的体会,当然就有不同的主张,所以分成了八家。

    在《论语》中涉及到的孔子的弟子就有几十个。从历史书籍查看,他的七十二个弟子都有名字记载,有的记载很简洁,有的稍微详细一点。他主要的弟子记载要详细一些,一些不主要的弟子就记载的很简洁,有的就只有个名字。现在孔庙里都供奉有这七十二位贤人的牌位。

    儒家八派当中最能继承孔子学问的就是曾子这一学派。这一学派曾子传给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又传给了孟子。这都是一百年以后的事了。荀子也属于八派之一。他是子夏的弟子。还有子张,也是八派之一。

    四、孔子学问的来源

    《中庸》里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五点实际上就是孔子学问的来源。这也是我们每个人想拥有学问必然的途径。

    第一个就是博学。“吾非生而知之。”我们不是生而知之者,是学而知之者,所以首先要博学,广泛地学习。要博学,必须要审问。就是要很恭敬地去问别人,问了以后还要审,就是思考。所以,孔子说不耻下问,他老人家就是不耻下问的典范。

    《论语》里也有,“孰谓鲰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谁说孔子懂得礼节呀?这个人啥也不懂,到太庙去的时候,什么都要问,啥也不懂。太庙,就是指的周公庙。这等于是嘲笑孔子。这事儿后来传到孔子的耳里,孔子听了之后就笑了。他说:“是礼也!”这正是礼嘛。什么意思呀?我不懂才问嘛。不懂装懂,这才不合乎礼呢,那是虚伪。所以,这个礼是建立在坦诚的基础上的,建立在诚敬的基础上的。

    慎思,就是问了之后,要有谨慎的思考。审问指有目的地去问,所以问之前要经过思考,我该问什么?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不需要问。所以问之前要有个思考、反省,我哪地方不懂?哪地方懂了?哪地方需要问?哪地方不需要问?这是审问的阶段。

    那么,问了之后,就要慎思,谨慎地思考。很谨慎、很小心,小心地求证嘛。什么叫科学?就是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这才符合科学的态度。所以,慎思就是很谨慎、很小心地去思考,才能领会这里面的精神。它是这个意思。

    明辨。就是慎思了之后,才能确切地辨别真伪。他说这话有没有道理,哪地方有道理?哪地方没道理?你才能够知道。对我的修养是否真正有用,你才能辨别。

    有了明确辨别之后,才能就笃行之。笃,认真。就是认真地去落实、去行动,老老实实去行持,踏踏实实去行持。行了之后,当然就知行合一嘛。王阳明后来提出的知行合一,就是根据这个来的。这是王阳明对这个话的总结。学问这两个字就这么来的。博学之,审问之,故名学问。要想有真正的学问,做到这五句话。

    所以,孔子的学问就是这么来的。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的时候,母亲去世了,他没有牵挂了,所以立志于学习,做学问。经过十五年的学习,“三十而立”。然后,““吾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他一生的描述,实际上就是用这五条来贯穿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用这五个方面来完成了他这一生。

    对我们后人来说,要想做学问,这五个方面是少不了的。这是做学问的途径,是道德修养的途径,或者说是成功的途径。不只是学《论语》,我们学习经论也是这个途径,最后必须要落实在行上,所以孔子才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整个《论语》的总纲,也是孔子一生的体会,都全盘告诉我们了。和盘托出嘛。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就是自在嘛。我为什么得到自在,因为“学而时习之”。大家学习时候也要如此,这样才能得到快乐,才能享受《论语》。

    五、孔子一生的写照

    前面我们讲到,克已谦让、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忧患意识。这是孔子的一生的写照,他的道德修养都是这么来的。这个跟前面讲的学问的五条途径是相辅相承、不可分离的。克已谦让,这里面贯穿了那五个途径。包括其它几项都是贯穿了这五个途径,所以才有这样的结果。

    我们先说“克已谦让”,在《论语》里面讲“克已复礼”,目的就是“归仁”。因为仁的思想是贯穿孔子一生的中心思想,也是儒家所贯穿的思想。

    什么叫仁?“仁者,爱人。”(出自《孟子》)“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出自《中庸》)仁,看表面意思就是两个人。两个什么人呀?无非就是男人和女人,实际上就是涵盖了所有的人。就这个意思。一男一女嘛,就涵盖了所有的人。包含了所有的人,这就是仁。

    因此,“克已复礼”就是先要克已,克服自己的私欲,克服自己的缺点,或者叫消除,或者叫祛除。刚才说了,“礼”必须建立在坦诚的基础上,实际上就是指达到一定的分寸,既不偏左,也不偏右,实际上就是中庸。目的是让自己先立起来,三十而立嘛。自己立稳脚跟才谈得上立人,自立立人。

    克已就是自立,立人就是仁,就是归仁。“克已复礼”就是立已,“归仁”就是立人。只有归了仁,才能去立人。就这个意思。归仁才行仁,行仁就是立人,就是用仁的思想去教育别人,就是已立立人,已达达人。已不达欲达人,这是不可能的。已不立而立人,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克已复礼以归仁,就是立已的过程。用佛教讲的话,就是自觉的过程。佛教讲自觉,孔子讲已立。他就是三十而立了,自己先站稳脚跟了,然后再去完成觉他。就是立人,让别人也立起来。

    谦让,在《论语》里面也是有很多描述的。不要张扬,要温良恭俭让。夫子哪么大的学问从哪里来的呀?“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论语•学而》这是子贡对了老师的评价和赞赏,充满了誉美之词。

    温,温和、平和;良,善良。善良,心才安。恭,就是谦恭、恭敬;俭,就是勤俭;让,谦让。这几句话都表达了谦让的风格。做人要谦虚、低调,忍让,这是修行很重要的途径,也是修忍辱的途径。没有谦让是没法修忍辱的。你骂我两句,我骂你两句。你来我往,没办法修的。所以,谦让是忍辱的基础。谦让也是忠恕。孔子的弟子曾子讲的忠恕。忠恕也是谦让的途径。

    克已谦让,在《论语》里面有很多描述,在孔子那里也有诸多体现。无论是孔子的言语,还上他弟子的言语里面都表达了这种思想。这是孔子一生的写照,也是他完善人格的写照。

    第二点就是讲的学而不厌。这是我们做学问或者是修行的基础,是成功的保障。做不到这点的话,干什么都不行。大家注意,学而不厌,不仅仅指的看书,不能这么狭隘地理解。干什么都是学习,看书是学习,打坐是学习,干活也是学习,待人接物也是学习,泡个茶、端个饭、扫个地也是学习。所以,学习不仅仅指看书,光看书的人是不会快乐的。

    比如,我们看到新闻报道,说有个大学生,还是名牌大学的,不会洗衣服,料理自己的生活。他走到那里,妈妈必须跟着照顾他。有的人衣服脏了,换下来怎么办呢?邮回家去。这个先不说懒惰了,简直就是笨蛋。这个智商真是太低了。他认为学习就是看书,好象洗衣服不是学习。这种人将来有啥用嘛?哪个公司敢用他嘛?

    所以,学习有广泛的含义,不仅仅是看书。就是说,该你做的事,你要愿意去做,要随缘去做,而且要尽可能把它做好,不能厌烦,学而不厌嘛。如果厌烦,心里面就会有障碍。

    这才是真正的学习之道。所以,这个学习是全方位的,包括书本知识的学习,佛教讲的话就是闻思经教的学习。还包括日常生活、为人处事的学习和实践,就是行住坐卧,这些都是学习的场景。我们对这些学习都不要厌烦。如果你能这样去理解、贯彻的话,你会得到快乐。真的会得到快乐的。你也会给别人带来快乐。

    有人看到刚才我说的那个新闻的时候,会有很多反应,有的觉得很奇怪,怎么会这样呢?有的觉得很吃惊,啊!还有这种人!先是惊讶,然后愤怒,最后就是鄙视:哎呀,学迂了!不同人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有不同的反应。就像刚才说的,我的反应就是这个笨蛋。

    所以,对于学而不厌,大家要广泛来看,全方位地去理解。

    第三点,诲人不倦。只有通过“学而不厌”这个途径,才能实现“诲人不倦”这个目的。按照佛教来说,“学而不厌”就是自觉,“诲人不倦”就是觉他。自觉觉他贯穿这个过程。

    “诲人不倦”是最麻烦的事情,所以,孔子在《论语》里面提出了很多这样的主张,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这些主张对现代教育都是有积极意义的。现在很多教育,不管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是填鸭式的,也叫贯输式的教育。孔子的教育就属于启发式教育,因材施教嘛,从《论语》里面就看出来了。不同的人来问,他有不同的回答。这就是因材施教嘛。

    比如,“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还有,“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谏,建议。如果要给父母提建议的话,态度要温婉。如果父母不听的话,不要比父母还厉害。

    我看过一则新闻,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在大街上,抽他父亲的耳光。问她什么理由啊?她说我不自由,我要自由。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向她父亲要民主、要自由。那好吧,你自由去吧,我们不管你了,你还能不能活嘛?活不了嘛,还没长大嘛。在大街上抽父亲十几个耳光,你看严重吧!很多当父母的,看了这个场景,心里是什么味道。哪天我的儿子也这样,我这个日子可怎么过?这个不好讲的,所以要反省一下。现在社会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这种事情在过去是没有的。过去真没有!

    所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是孔子育人方面很重要的体现。我们看《论语》就能明显地感觉到。由此,我们就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对于这种教育方式,在佛教里面,禅宗体现最为深刻,实行的最为彻底,可以说表现的淋漓尽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风格。有的用棒,有的用喝。

    你看,临济一喝,喝得你倒退“三千里”,你的烦恼都无影无踪了。当然也有喝晕的,他可能会说,啥意思嘛?这么没礼貌!你愿意说就说,不愿意说就算了,何必喝我一声,吓人一跳!我有心脏病。

    还有德山棒,德山是四川德阳人。有人来问题了,二话不说,过来!过来干什么?你过来,我跟你说嘛。这人把头伸过去了。然后一棒,把人打晕了。有的人也会有这种反应,你为什么打我,按现在人的说法,你是侵犯人权。有的就给打醒了。哦,原来是这样!明白了!很感谢,又叩头又作揖的。站在一边有不明白的,就会感觉奇怪,被他打了,还感谢他呢?所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

    过去这些手段,在现在不适用了。因为现在讲人权、讲民主,现在打香板都不行了。人家说你侵犯人权。所以,这些方法,一方面是因材施教,一方面还要与时俱进。在民主与人权的社会里,这些东西就不适用了。但是在个别人身上还可以适用,不能普遍适用了。

    正是因为诲人不倦,所以孔门弟子在各个领域都有能手。按现在讲的话,都有高手。比如,子贡,他不但是外交家,还是成功的商人。在孔门当中,最多才多艺的就是子贡。他口才好,是个出色的外交家,凭他的舌头就可以退敌。这样的人不简单啊!一般是做不到的,凭什么要听你的。他多次化解鲁国的危机。齐国来打鲁国了,子贡自动请命出使齐国。他去了之后,经过一番游说,齐国撤兵了。效果就这么好!现在中国有这么个子贡的话,那不得了!纵横捭阖,要把美国玩得团团转。

    同时,他又是个成功的商人。如果现在的话,子贡应该是世界第一富豪。在尊师重道方面,他也是做的最好的。孔子去世了,弟子们自动来守墓三年。他们走了以后,子贡又守了三年,一共六年。表达了他对老师的感情很深厚。

    还有,孔子的活动经费大部分都是子贡提供的。因为孔子教书来者不拒,只要你愿意学,他都愿意教,而且给不给学费都无所谓。你有钱可以给,没有钱就不用给,而且有困难,他还给予帮助。因为他的弟子当中,有的很有钱,有的很贫穷。他就把有钱的拿给没钱的嘛。

    再看子路,他擅长军事,是个军事家,一员武将。后来就做了大将军。还有,子夏擅长文学,公西华擅长礼仪等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才华。孔子根据他们不同的性格进行不同的教育。这个跟孔子因材施教有很大的关系。

    总之,总的特点就是诲人不倦。他把它作为一种快乐,这点是最难的,不容易做到。就像我们讲的的舍利弗的例子。那个人要他的左眼,他把右眼给他了。因为他事先没讲嘛,只说要眼睛。于是,舍利弗就把眼睛给他了。那个人却说,我要的是左眼,你怎么给我右眼呢?舍利弗就烦了,众生真难度啊!舍利弗一念退大乘,一念就成小乘了。这一念生起来就完了!所以,这是不容易的事情。

    当然,我们这里推想,因为没有天生的圣人,这期间孔子肯定也有厌倦的时候,烦的时候,但是,他会不断修正自己,最后达到诲人不倦的程度。释迦佛也是这样嘛,他在做菩萨的时候,肯定也有厌倦的时候,但是通过调整成了佛了。

    所以,我们现在有厌倦的心理也是正常的。比如老师教育学生,唉,这个学生太烦心了!确实有这种特别烦人的学生,教育起来很难的。打又不能打,侵犯人权嘛。现在有规定,不能体罚学生。过去不是这样的,过去是棍棒下面出孝子。什么意思?不打不成器,就是要打。过去父母或者老师教育孩子,该打就是要打,不打不行。

    我们平心而论,适当的打一下还是应该的,因为有些习气、缺点,不用重手法,他改不了。当然,有些不用,说一下就可以了。所以轻重用法要结合起来。

    这是我们讲的诲人不倦,它需要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才能达到这个程度。这里面,我们一定要贯穿克已谦让,才能做到这一步。否则,不可能做到这一步的。

    第三点,我们讲的就是忧患意识、忧患人生。

    我们在讲孔子生平的时候,我们就能看到,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周朝天子已经没有实权,控制不了下面的诸侯国了。诸侯纷争,你打我,我打你。孔子所谓的礼崩乐坏。本来每年都要朝拜天子的,没人去了,门庭冷落。这个礼没有了。我只是举这么个例子,在很多方面已经没有用这些礼了。过去礼和乐都是有规定的,有标准的,什么级别用什么样的礼,什么样的乐。

    现在也有的,也是分级别。比如,什么样的级别坐什么样的车,住多大的房子。办公室要多大,配不配密书,有没有专车,有没有保镖。这都是有规定的,级别不同,有不同的规定。

    但孔子那个时候,好多都越级了。在《论语》里面,孔子痛恨鲁国的三家大夫。他们用的是周朝天子的乐舞,显然是违背了礼制。这个国君都不能用,所以这个事情就严重了,礼崩乐坏。孔子就生活在这个大背景下。

    还有,孔子一生坎坷,充满了深深的忧患。忧患人生是孔子一生很重要的表现。古人有句话说的很好,“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出自《诗经·小雅·小旻》)这句话太好了!凡是做到的人,这一生都相对平安。

    这点曾国藩做的最好。他本来是文官,但被授命平荡太平天国。平定之后,他的权利很大,占据了中国大半的军权。他要挥兵北上,那是很简单的事情。他的幕僚们私下沟通,干脆让我们老师当皇帝,但又不敢说。于是给曾国藩递纸条。曾国藩看了之后,把纸条吃了。什么意思?就是说,以后不能再提了,把这个想法烂在肚子里。大家一看,就没有敢提了。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忧患意识。

    这里面有很多种原因,一方面是他不想这么做,第二是他不想落这个骂名。还有,这里面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因为这个命是前世所定的,没有做皇帝的命,就不能硬当。如果硬来的话,说不定自己的命,甚至全家的命都会不保。所以,太平天国之后,朝廷对他的封赏太多,把他和弟弟曾国荃封为侯爵。于是,他上奏朝廷不要再给加封和赏赐了,用不了这么多,消受不了这个福。功高盖主,结果是什么,历史上有很这样的教训。所以,一方面请求朝廷降低他的待遇,一方面决定解散湘军。因为手里握着这么一支劲旅,皇帝睡不着觉。如果皇帝睡不着觉了,下一步就会让你永远睡觉着。对于这点,曾国藩是非常清楚的。

    他是时刻保持觉醒的人。韩信就不行,没有这个自觉意识,没有这个忧患意识。如果韩信是曾国藩的话,也不会有那种下场。所以,人应该有这种忧患意识。因为人的福报都是有限的。像曾国藩这样的功劳,很多人都充满了嫉妒,还有皇帝的猜嫉,假如他想挥军北上怎么办?所以,他就解散了湘军。

    但是,解散了湘军,他手上就一点军权都没有了,皇帝想怎么整他就怎么整他。于是,他让自己的得意门生李鸿章组建了淮军,有了自保的底气。曾国藩就可以安心睡觉了。皇帝也不敢动他。这是从政的智慧。因为在从政这条路上,风险太大,提着脑袋过日子,跟领军打仗是一个道理。

    所以,不只是在人生当中要有忧患意识,我们修行也时刻要有忧患意识,而应该有更深层的忧患意识。为什么呢?我们刚才讲的是外部环境的逼迫让我们有忧患意识,修行还有一层环境,就是我们内在的烦恼、习气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所以我们要有一个忧患意识。

    我们学习《百法明门论》就知道,我们有很多这种障碍,很多这种心理状态,需要我们去调整,作为我们深层的忧患意识,这样才能焕发我们的觉性,让我们成就。

    所以,我们应该有两层忧患意识,一方面是社会大环境给我们的忧患意识,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觉醒的力量,不要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做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通俗讲就叫夹着尾巴做人。这句话虽然不好听,但是很管用。在任何环境、任何时代都适用,当然并不是让我们做老好人,该坚持的原则要坚持,风骨长存。不讲原则会犯更大的错误,比如,敌人来了,就投降了。这个就不行了。

    还有一层,就是对我们的习气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时时刻刻去转化。

    以上讲的四个方面,就是孔子一生的写照。他为什么这四个方面都做的很好?就是前面讲的从学问的五个途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获得的。所以,我们要成功就要从这五个方面来入手。当然,孔子的这四个写照也是我们要努力学习的。

    六、贯穿孔子一生的宗旨

    《论语》里有: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我们还原这个场景,一天,孔子给学生们开示:“吾道一以贯之。”曾参回答说:“是,是是。”就像当初佛陀拈一枝花微笑。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楞了,啥意思啊?佛给我们花干什么?只有摩诃迦叶笑了。释迦佛就说,好吧,那就送给你吧。孔子也是这样,只有曾子答应了。那些学生都面面相觑,啥意思啊?今天我们老师说什么呢?曾子为什么会说“是”呢?不懂!孔子一看大家都不懂,也没人问,就出去了。孔子走了之后,大家就问曾子:怎么回事啊?今天老师说这话啥意思啊?曾子就说:“我们老师的道、学问呀,就是讲的忠恕之道。”

    忠恕,解释起来简单嘛,但做起来就不简单了。忠,就是尽已所能去做事情。上面是“中”,下面是“心”,意思是做事情要不偏不倚,要真诚。就是要凭自己的良心做事,这叫忠嘛。就是心里有个“中”,不偏左,也不偏右,合乎中道。

    恕,上面是如,下面是心,如其心,什么意思呢?就是推已及人。就是对别人也这样尽心。这个做起来很难,首先我们很难保证我们这颗心就是中的,不偏的,很难免的。不偏就很难做到。

    这是曾子的解释,“一”就是这个意思。其实,我觉得他这个解释并不确切。“忠恕”只是方法。曾子的解释只是方法的运用。按照孔子讲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学习《论语》,了解《论语》,然后行持《论语》,最后达到合一嘛。我们的所学与所行合一。这才是讲道嘛,这才是合道。道就是合一的状态。孔子没有明说的,《论语》里有“夫子罕言性与天命”,就是孔子很少谈性与天命,大部分都是谈得的方法。他告诉你方法嘛,合一了,自然就合乎道了,就合乎那个本性嘛。

    像《金刚经》讲的前面那一段,就是“着衣持钵”“敷座而坐。”那一段,实际释迦佛就是告诉你了,就这样,这就是道。这就是合一嘛。天天这样,天天在道中,难道还有另外一个别的?搞个花样出来才是道呀?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就不是道了。没有神通,就不是道了,简直是胡说八道。他们就用这种平常来演述道。为什么说平常心是道,就这么来的。因为我们平时就看不起这种平常,觉得这个太平凡了。这个人看起来这么平庸,跟我们也没啥差别,肯定嘛,有鼻子有眼的,肯定没啥差别嘛。

    就像善星比丘看佛一样,哎呀,他有啥了不起的,走路也不如我走得快,吃饭有时比我还吃得多,凭什么他是佛呢?我怎么越看越不像佛呢,就是一个老头嘛。我们人呀就是这样,就喜欢奇奇怪怪的东西。现在年轻人都是张扬个性嘛,我的发型就是跟你不一样,这叫潮流,这叫时尚。所以善星比丘记了一大堆佛的缺点,哪天哪天,佛又犯了一个错误,哪天哪天,他又说错一句话,干了一件蠢事。这是人的一种习气。他认识不到,其实道就在平常。

    我们看孔子的一生,他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他很贫穷,又是单亲家庭。人生三不幸,他都有,幼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他好像还不如一般人,而这正是他了不起的地方,一般人早就垮了。就像祥林嫂,见人就说,说一遍又一遍。这正是孔子了不起的地方,克已嘛,他能克服这种不幸。

    孔子一生的历程充满了艰辛,那些话都是他的亲身体会,知行合一嘛。所以,那种合一的状态,一般人是看不到的,只有颜回能懂,不过,子贡能发出这样的感慨,夫子的天命与性呀,不可得而闻也。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就是我们听不到。我们听到的都是讲的方法。那个东西本来是不可说的,离言说相的,本来就是不可得的,可得的是方法。就像我在这里说了半天,你们听到我的声音都是可得的,是一大堆无用的知识。而那个是不可得而闻的。

    这是子贡的感慨,说明他已经意识到了。另外他还表达出一种遗憾,我们怎么能够体会,他那个“一”呢?那个道呢?怎么能合于道呢?他充满了遗憾,没得道。只有颜回做到了。所以,为什么说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他与孔子能够心心相通,心心相印,以心印心,以心传心。曾子体会到的忠恕,只是一种方法。不过,他能体会到这个方法已经不容易了,但他比子贡还差一截。

    毕竟曾子是孔子晚年的学生,小孔子四十六岁,是孔子周游列国后回来收的弟子。曾子的父亲曾晳也是孔子的学生,父子俩都是孔子的学生。曾晳是孔子早年的学生。孔子周游列国回来已经六十八岁,到七十三岁去世,只有五年的时间。曾子实际上只跟了他五年,那时很年轻,才二十多岁。但子贡的年龄很大了,至少也有五十岁左右了。当然是没法比的,他都跟孔子几十年了。因为孔子二十多岁就开始收徒,教学生涯有四十多年,接近五十年的时光。应该说跟释迦佛的教学时间是差不多的。

    所以,子贡就充满了一种遗憾,或者是一种向往。所以,这里面体现的境界就不一样。当然,用“忠恕”这个方法是慢慢可以合道的。《论语》里面讲到的“子绝四: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这是弟子们对孔子境界的总结,是对孔子的评价。就是我们的老师已经没有这四样东西了:意、必、固、我,没有了、消除了。

    意,就是臆测,凭空猜想。勿意,就是不会没有根据地凭空乱想、乱说,不随便臆测别人,不说不合礼的话,不做不合礼的事。这个是很难做到的,我们说的好多话,都是没有根据的话,做的很多事都是不合礼的事。

    必,就是一定、必须。什么是一定、必须的呀?没有必须的,没有一定的。勿必,就是说不坚持已见,不一定非要这样。好多事情不一定非要这样。比如,同样做一件事情,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也可以,不一定非要坚持自己的,不一定非要这样。为什么有的人善于采纳别人建议,这就是勿必的体现。

    固,就是固执,坚持已见。坚持自己的对的,别人的就是错的。这个跟前面是密切相联的。孔子不坚持已见,只要是合理的就采纳。这点其实也是不容易的。因为人有执着,所以很难做到的。

    勿我,就是对我没有固执,不在固执于我。这个就更难做到了,更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这个实际上也是道的体现,是对孔子得道境界的描述。像“忠恕”、“温良恭俭让”、“忠义礼智信”、“智仁勇”这些都是方法,是道的体现。

    仁,是得道的途径,就是得“一”的途径,也是一种体现。我们想得“一”的话,就要克已复已归仁,去达到这个仁。同时,得到这个“一”后才能实现大仁。所以,这个仁既是途径,又是体现。就是“智仁勇”既是途径,又是体现。就是通过克已复礼归仁去合道嘛,去合一嘛。然后,反过来又能体现大仁、大智、大勇。

    这是我们简单对孔子中心思想的描述。其实,在孔子那里都是要合道的。只不过,他因人而异,没有明讲,只是告诉了方法。他让我们去行,只要做到了,自然合道了。所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自然就自在、快乐,要不然就会有烦恼。

    所以,他更多的是给我们讲的方法和一些标准,从而达到这个道。他没有明说。这就要靠个人去领会、行持。还有一句话更能充分说明这点,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句话就非常关键了!如果以我为中心,就不可能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里面哪有一个我呢?有我的话,是绝对做不到的。你会厌倦、会厌烦,唉,太不听话了!太难了!哎呀,算了,算了。哎呀,我要学这么多东西,算了,算了。

    所以,必须要消除以我为中心的习气才能做得到。“默而识之”,非常关键!默,字面意思就是无言、沉默。进一步解释就是静,安静、沉静。识,观察、明了。

    在南宋时有个洪智正觉禅师,是曹洞宗的一代祖师,创立了“默照禅”。与大慧杲禅师同时,大慧杲禅师创立了“话头禅”。洪智禅师的默照禅就是根据这句话来的。

    过去,很多祖师都是大儒出身。就是佛教界的很多大德都是儒学出身。好多都是先学儒学,然后转过来学佛。他就是受这句话的启发。默,就是不说话,就是静虑,进一步分析就是没有妄想。识,观察、观照、反观。默照禅用功方法的特点,就是把心静下来,看着自己的妄想,就像猫跟老鼠的故事。

    其实,我们修行就是玩猫跟老鼠的故事。是不是嘛?我们每个人都在演这么个故事。老鼠在屋里到处跑,猫还在大门口呢,胆子好大。猫过来了,老鼠开始警觉了,不行,要收心了!因为猫过来了,不收心不行啊。所以老鼠开始紧张了。猫一步步逼进,我们的妄想就一步步减少。

    默照禅就这样的,看自己的心,看住,静静地看,看自己的心,观察自己的心。当没有妄想的时候,已经很静了,很静、很静,继续观察,继续反观。当没有妄想,照无所照,有的人就喜欢这种清静。喜欢清静也不对,喜欢清静仍然是法尘嘛,仍然是意识的法尘。修行人很多要犯这个错误,喜欢这个清静,认为这个清静是个大宝贝,会认为,啊,我见性了!坏了!犯错误了。这个清静还是法尘,还要继续反观,不住在这个静上。不住动,也不住静嘛。不能住在这个清静上,还要继续反照、反照,当你照无所照的时候,才能叫见性。

    默照禅就是受了这句话的启发,所以这句话更能体现孔子的境界。这个实际上已经上升到道的境界了。要不然他绝对做不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而识之”是讲怎么用功的,是讲的功夫,讲怎么修养的。但后人因为不学佛,对这句话会解释错误,就是解释不到位。没做过这个功夫,解释不到位,很肤浅的,就是一种文字上的解释,所以,他永远不会有这样的体会的。所以,他就做不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在世间做学问是做不到的,是不可能做到的。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就是你达不到那个境界,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不管你是什么教育家,大教育家也好,还是小教育家也好,没有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只有宗教家才能做到这两句话,因为他有宗教的情怀。要不然做不到的,不管是那个大教育家。

    这一段描述的孔子的中心思想还是在道上,只不过,他更多的讲的是方法,所以“罕言天命与性”。就这个意思。到了后世的《大学》和《中庸》才对这个有了一些描述,等于是一个总结嘛,因为《论语》相当于孔子言行的汇编,是一本语录体的书,显得很松散,所以《大学》和《中庸》把它做了一个总结,也就是给我们列了一个提纲。比如,《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三纲嘛,等于是列了一个提纲。接着,下面还有个八目,这实际上是讲的途径,讲的方法、途径。

    而“默而识之”是具体用功的方法。下面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把“止”作为目标嘛。我们就是要先确定一个目标,就是要“明明德”,就是要“亲民”,就是要“止于至善”。从佛教来讲,我要得道,我要成佛,这就是目标,“知止”嘛。就是知其所止,确立你的目标。所以,要树立志向,佛教讲发愿。我的愿是想成佛,我的愿就是求往生。

    所以,儒家的教育注重少年时期就要孩子立志。立志就是确立目标嘛。少年立志,就从这儿来的。知止而后能定,心就定下来了嘛,因为确定目标了嘛,我就要这样。到最后那个“得”,就是有所收获嘛。这个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八目每一步都要用这个来贯穿、来实现,要不然实现不了的。

    所以,“默而识之”也是一种很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个是途径、方法。而“默而识之”就是它的结果,然后达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一直到平天下。(“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最后实现“明明德、亲民、至善。”这么一个目标。

    所以,孔子是用他的知识与行动给我们演述了合道的情景,他的一言一行都是“一”的体现,就是“道”的体现。这样做就能“随心所欲而不逾距”,那就是道嘛,那就是道的体现。所以说,孔子始终还是以道为中心的,他更多的是身体力行,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嘛,他是这样给我们演述的。他虽然没有像佛教那样给我们留下三藏十二部,只有一部《论语》,但是他已经给我们演述了这个道,就看我们怎么去挖掘了。

    (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浅述【未完待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fxxqtx.html